1.面部危險三角區感染時禁用熱療的主要原因是
A.熱療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重皮下出血、腫脹和疼痛
B.熱療可導致細菌人血,使炎癥擴散,造成顱內感染
C.受傷范圍小,熱療不方便、效果差
D.局部皮膚敏感性差,容易燙傷
E.緩解疼痛后,會掩蓋病情貽誤診斷和治療
1.B【解析】面部危險三角區感染時此處血管豐富,易造成顱內感染和敗血癥。
2.在給病人鼻飼插管時,如果病人出現嗆咳,呼吸困難,正確處理的方法是
A.囑病人深呼吸,喝溫開水
B.休息片刻后囑病人做吞咽動作
C.托起病人頭部,使下頜骨靠近胸骨柄
D.停止操作,取消鼻飼
E.拔出胃管休息,癥狀緩解后再重新插管
2.E【解析】在給病人鼻飼插管時,若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發紺等現象時,表明插入氣管,應該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新插管。
3.忌碘飲食的試驗期是
A.3天
B.7天
C.14天
D.1個月
E.2個月
3.C【解析】忌碘飲食是用來協助測量甲狀腺功能的試驗飲食,試驗期為2周。
4.預防壓瘡時,為緩解對局部的壓迫不宜使用
A.海綿墊
B.氣墊褥
C.海綿褥
D.水褥
E.橡皮氣圈
4.E【解析】預防壓瘡發生應注意保護骨隆突處,使用海綿墊、氣墊等可使身體支撐面積增寬而均勻。而橡膠氣圈無此作用。
5.對老年人運動的要求正確的是
A.老年病人應停止活動
B.老年病人可隨意活動
C.健康老年人可隨意活動
D.健康老年人運動前不用進行評估
E.老年病人根據身體狀況選擇活動
5.E【解析】老年人由于年齡的特殊原因,使其活動受限,選擇適宜的活動及安全的活動是非常重妥的
6.適合采取中凹臥位的病人是
A.腦出血
B.心包積液
C.休克
D.支氣管哮喘
E.虛脫
6.C【解析】中凹臥位包括采用頭胸抬高以增大肺活量,改善缺氧癥狀;下肢抬高,促進靜脈血回流,增加心排血量,有利于緩解休克癥狀。
7.病毒性肝炎病人人院行衛生處置時,衣服的最佳處理方法是
A.包好存放在住院處
B.交家屬帶回家
C.消毒后交病人保管
D.消毒后存放在住院處
E.日光暴曬后存放病室
7.D【解析】肝炎屬于傳染性疾病,對于該類患者的衣物的處置,應該先消毒后保管,放在住院處。如果交給患者本人,會重新感染病毒。
8.對急診科護士的組織和技術管理不包括
A.程序化
B.最優化
C.規律化
D.制度化
E.標準化
8.C【解析】急診科的患者就診經常無規律可循,使得護理組織管理工作不能死板照套某些規律,而是需要根據病室患者的數量和病情程度隨時調整方案。
9.關于潛在健康問題的護理診斷,正確的陳述方式是
A.潛在的……并發癥 與……有關
B.有……并發癥 由……引起
C.有……的危險 與……有關
D.潛在的并發癥 有……危險
E.潛在的并發癥 有……可能
9.D【解析】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名稱應是“潛在并發癥”,由于沒有癥狀和體征,多用“有……危險”的護理診斷的陳述法。
10.病人處于安全的需要最希望
A.有知識、負責任護士的照顧
B.了解有關用藥方面的知識
C.家屬能夠經常來院陪伴
D.盡量不要用藥物治療
E.獲得一個安靜的休養環境
10.B【解析】患者希望了解有關用藥方面的知識,主要是對用藥安全的擔心。因此屬于安全的需要。
11.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脈搏特征是
A.間歇脈
B.絀脈
C.奇脈
D.洪脈
E.絲脈
11.E【解析】絲脈是指當心排出量減少、動脈充盈度降低時,脈搏細弱無力,捫之如細絲,稱絲脈(細脈)。見于大出血、主動脈瓣狹窄和休克、全身衰竭的病人。
12.喉頭有異物,呼吸可呈
A.庫斯莫爾呼吸
B.呼氣性呼吸困難
C.鼾聲呼吸
D.蟬鳴樣呼吸
E.畢奧呼吸
12.D【解析】吸氣性呼吸困難病人表現為吸氣時極度費力,吸氣時間延長,吸氣時出現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明顯凹陷,患者呼吸肌緊張,吸氣時頭向后仰。見于喉、氣管、大支氣管因炎癥、水腫、腫瘤、異物等造成的狹窄,也見于迷走神經、喉上神經、喉返神經麻痹等。聲帶附近發生阻塞,如喉頭水腫或痙攣、咽后壁膿腫、喉頭腫瘤或異物時,空氣進入發生困難,吸氣時出現高調的喘鳴音,稱氣喘樣喘鳴。有時聲音性質類似蟬鳴,稱為蟬鳴樣呼吸。
13.使血壓測量值相對準確的措施不包括
A.被測者坐位時,肱動脈平第4肋軟骨
B.纏袖帶松緊以放人一指為宜
C.重測血壓必須使汞柱降至“0”
D.偏癱患者在健側肢體測量
E.須密切觀察血壓的患者,應固定測量者
13.E【解析】人為測量血壓的影響因素有袖帶寬窄、袖帶松緊、衣袖過緊、手臂高低、放氣速度。
14.插管操作結束后,為證實鼻飼管是否在胃內,錯誤的檢查方法是
A.注入少量空氣,同時聽胃部有無氣過水聲
B.抽吸出胃液
C.注入少量溫開水,同時聽胃部有無氣過水聲
D.鼻飼管末端放入水杯有無氣體溢出
E.抽吸出液體用pH試紙測試
14.C【解析】注入少量溫水是為證實鼻飼管是否通暢。
15.酒精擦浴時,禁擦的部位是
A.側頸、上肢
B.腋窩、腹股溝
C.前胸、腹部
D.臀部、下肢
E.背部、肘窩
15.C【解析】酒精擦浴禁忌擦拭后頸部、心前區、腹部和足底等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16.子宮全切術后3天,病人出現腹脹、便秘,最佳的灌腸方法是
A.清潔灌腸
B.甘油加溫開水灌腸
C.保留灌腸
D.大量不保留灌腸
E.服導瀉藥
16.B【解析】小量不保留灌腸法適用于盆腔手術后腸脹氣,灌腸液用“123溶液”,即50%硫酸鎂30ml,甘油60ml,溫開水90ml。
17.服用后須多飲水的藥物種類是
A.鐵劑
B.止咳糖漿
C.助消化藥
D.健胃藥
E.磺胺類藥
17.E【解析】有些荮物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如復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多飲水則可加速排泄,減少毒副作用。
18.氧氣霧化吸人時,不妥的是
A.病人吸入前漱口
B.藥物用蒸餾水稀釋在5ml以內
C.濕化瓶內不能放水
D.囑病人吸氣時松開出氣口
E.氧流量用6~10L/min
18.D【解析】病人應在吸氣時堵住出氣口。
19.靜脈注射不正確的步驟是
A.在穿刺點上方約6cm處扎止血帶
B.常規消毒皮膚后囑病人握拳
C.針頭與皮膚成20°角進針
D.見回血后即推注藥液
E.注射后用干棉簽按壓拔針
19.D【解析】見回血,證實針頭已入靜脈,可再順靜脈進針少許,松開止血帶,囑病人松拳,固定針頭,緩慢注人藥液。
20.破傷風抗毒素脫敏注射時出現輕微反應的處理是
A.立即停止脫敏注射
B.立即皮下注射鹽酸腎上腺素
C.待反應消退后減量增次注射
D.待反應消退后按原量注射
E.待反應消退后1次注射
20.C【解析】反應輕微,待消退后,酌情增加注射次f數,減少每次注射劑量,以達到順利注入余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