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0年初級護師考試《外科護理學》基礎練習題匯總
第十一章 損傷病人的護理
1、成人雙下肢燒傷面積為
A.40%
B.42%
C.46%
D.50%
E.60%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按照九分法,5.7.13.21(雙臀、雙足、雙小腿、雙大腿),共計46.
2、青年男性,大面積燒傷8小時,已靜脈輸液3000ml,判斷其血容量是否補足的簡便、可靠指標是
A.脈搏
B.血壓
C.呼吸
D.尿量
E.中心靜脈壓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尿量能直接反映有效循環血容量的變化,是休克期血容量是否補足的重要參考指標。
3、頭面部燒傷,應特別警惕是否伴有
A.眼部燒傷
B.呼吸道燒傷
C.消化道燒傷
D.耳部燒傷
E.頸部燒傷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頭面部燒傷,應特別警惕是否伴有呼吸道燒傷。
4、以下最容易引起急性腎衰竭的外傷是
A.挫傷
B.扭傷
C.穿通傷
D.擠壓傷
E.切割傷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最容易引起急性腎衰竭的外傷是擠壓傷。
5、兒童,7歲,其頭面頸部面積占全身面積的
A.4%
B.6%
C.9%
D.14%
E.16%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成人頭面頸的面積占全身面積的9%,7歲兒童的頭面頸面積應當是[9+(12-7)]%。
6、屬于深Ⅱ度燒傷特點的是
A.深達皮下
B.水泡大,壁薄
C.水泡破后,基底紅潤
D.痛覺遲鈍
E.愈后無瘢痕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深Ⅱ度燒傷 傷及真皮層,可有水皰,皰壁較厚、基底蒼白與潮紅相間、稍濕,痛覺遲鈍,有拔毛痛。3~4周愈合,留有瘢痕。
7、淺二度燒傷的深度達
A.表皮
B.真皮淺層
C.真皮深層
D.皮膚全層
E.皮下脂肪層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淺Ⅱ度燒傷 傷及表皮的生發層與真皮淺層,有大小不一的水皰,泡壁較薄、內含黃色澄清液體、基底潮紅濕潤,疼痛劇烈,水腫明顯。
8、燒傷后補充液體分配正確的方法是
A.8h內補充完全天的量
B.8h內補充完全量的一半
C.兩個8h內補充完全天的量
D.三個8h內均勻補完全天的量
E.12h內補充完全天的量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總量的一半應在傷后8小時內輸完。
9、燒傷低血容量性休克常發生在傷后
A.8h以內
B.12h以內
C.24h以內
D.48h以內
E.72h以內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燒傷后48小時內,最大的危險是低血容量性休克,臨床稱為之休克期。
10、對開放性損傷進行清創術的時限,一般不得超過傷后的
A.1~2h
B.3~5h
C.6~8h
D.9~10h
E.11~16h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清創最好在傷后6~8小時內施行,這是手術的最佳時機。
11、適用于處理肉芽過度增生的藥物是
A.2%硝酸銀
B.3%氯化鈉
C.5%氯化鈉
D.0.1%雷佛奴爾
E.3%過氧化氫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肉芽生長過度:創面高于創緣,阻礙周圍上皮生長,應將其剪平,以棉球壓迫止血.或用硝酸銀燒灼后生理鹽水濕敷,數小時后肉芽可復原,再拉攏創緣或植皮。
A3/A4型題
(1~4題共用題干)
患兒,5歲,體重25kg,在家玩耍時不慎打翻水瓶,雙下肢被開水燙傷后皮膚出現大水泡,皮薄,疼痛明顯,水泡破裂后創面為紅色。
1.該患兒的燒傷面積為
A.10%
B.39%
C.41%
D.46%
E.70%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小兒雙下肢燒傷面積計算:46-(12-年齡)。此患兒燒傷面積是39%。
2.燒傷深度為
A.Ⅰ度
B.淺Ⅱ度
C.深Ⅱ度
D.Ⅲ度
E.Ⅳ度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患兒皮膚出現大水泡,皮薄,疼痛明顯,符合淺Ⅱ度的表現。
3.對于該患兒,不正確的急救措施是
A.迅速脫離熱源
B.創面涂抹甲紫
C.用自來水大量沖洗雙下肢
D.大量補液
E.迅速送往醫院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甲紫一般用于全子宮切除時的標記。
4.該患兒燒傷后第一個24小時應補的晶體和膠體液總量約為
A.1450ml
B.1750ml
C.1950ml
D.3750ml
E.3950ml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體重×燒傷面積×1.8=1755,最接近的選項是B。
B型題
A.傷及表面,局部紅腫,無水皰
B.3~5天愈合,不留瘢痕
C.水皰較大、壁薄,創面腫脹發紅
D.水皰較小,創面呈淺紅或紅白相間,劇痛
E.有焦痂,可見樹枝狀栓塞血管
1.淺Ⅱ度燒傷的特點為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淺Ⅱ度燒傷 傷及表皮的生發層與真皮淺層,有大小不一的水皰,泡壁較薄、內含黃色澄清液體、基底潮紅濕潤,疼痛劇烈,水腫明顯。2周左右愈合,有色素沉著,無瘢痕。
2.深Ⅱ度燒傷的特點為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深Ⅱ度燒傷 傷及真皮層,可有水皰,皰壁較厚、基底蒼白與潮紅相間、稍濕,痛覺遲鈍,有拔毛痛。3~4周愈合,留有瘢痕。
3.Ⅲ度燒傷的特點為
參考答案:E
答案解析:Ⅲ度燒傷 傷及皮膚全層,可達皮下、肌肉或骨骼。創面無水皰,痛覺消失,無彈性,干燥如皮革樣或呈蠟白、焦黃,甚至炭化成焦痂,痂下水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