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7題共用材料)
一個春節的凌晨5點左右,一位被汽車撞成重傷的少校軍官被一位好心的老工人用三輪車送到某市醫院急診室。被請出來的值班醫師一見到剛剛蘇醒過來的少校問:“帶錢了嗎?”少校搖了搖頭,又趕緊吃力地說:“我是現役軍人,能報銷……”話未說完又昏迷過去。醫生給當地部隊打電話,未能搞清傷者身份,于是又回原房間睡覺去了。到早晨交接班時,發現少校軍官已死于候診室外長椅上。事后,某報記者走訪了當值醫師,他很委屈地說:“我多倒霉呀!白受了個處分。半夜里,他既沒錢又沒同伴,我怎么能相信他的話呢?醫院里病人住院一分錢不交就溜走的還少嗎?你去試試,不先交錢就給你看病的醫院有哪家?”
25、醫師在接診此類患者時的最佳倫理選擇應該是( )
A、恪守先交錢,然后給予檢查、處置、收入院、搶救的規定
B、先積極搶救,然后再恰當解決收費問題
C、只管搶救,收費是別人的事
D、把棘手患者推給上級醫生
E、以上都不對
答案:B
26、該值班醫師嚴重缺乏的美德是( )
A、克己
B、利人
C、同情
D、正直
E、以上都有
答案:C
27、該值班醫師出現過錯的根源在于( )
A、沒有正確處理好市場經濟帶來的負效應問題
B、沒有正確處理好能不能做與應不應該做的矛盾
C、沒有正確適應醫學模式轉變的要求
D、沒有正確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28~31題共用材料)
一對農村夫婦抱著白喉病患兒來醫院求治,因患兒呼吸困難,面部發紺,生命垂危,醫師決定馬上做氣管切開術,但父母堅決不同意。醫師反復解釋勸導,患兒父母拒絕手術簽字。急診醫師看到患兒病情危急,為及時搶救患兒,毅然對患兒施行了手術,患兒得救,其父母感激不盡。
28、該案例中的醫患關系模式是( )
A、主動-被動型
B、指導-合作型
C、共同參與型
D、并列互補型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9、該案例中,醫師行為的道德價值主要體現了醫德情感的( )
A、感人性
B、職業性
C、理智性
D、主觀性
E、原則性
答案:C
30、該案例中,醫師的行為主要是在行使何種權利( )
A、自主權
B、干涉權
C、治療權
D、診斷權
E、監督權
答案:A
31、該案例中,醫師不得不違背了患者(或監護人)的何種權利,除了( )
A、監督權
B、同意權
C、平等的醫療權
D、自主權
E、自我決定權
答案:A
(32~33題共用材料)
某醫院一產婦急需剖腹產,主治醫師幾次聯系要求手術,手術室護士均以手術臺沒有空而被一再推遲,由于等候時間太長,導致胎死宮內。
32、護理對象的什么權益被侵犯
A、生命健康權
B、求償權
C、自主權
D、知情權
E、人身自由權
答案:A
33、主治醫生和護士沒有遵守護醫關系倫理中的
A、彼此平等
B、團結協作
C、彼此監督
D、相互尊重
E、相互制約
答案:B
(34~35題共用材料)
患者,男,35歲,主訴“舌感異常”到醫院就診,確診為舌癌,入院治療。其病情為病灶尚未轉移。按當時的醫療水平及治療手段,只有早期切除病灶才能挽救患者。醫生把治療意見向患者的家屬作了說明,希望他們向患者做工作,著重說明"病灶盤是潰瘍,因為是惡性的,所以必須切除舌頭的1/3。"患者本人堅決反對手術。醫生為了挽救患者生命,又向患者解釋說,不是切掉舌頭,而是燒灼舌頭的潰瘍部分。患者在這種情況下答應了手術,切掉了舌頭的1/3,術后出現語言障礙,咀嚼、味覺功能減退。患者認為醫生欺騙并坑害了自己,因而憂郁憤懣,在精神和肉體上蒙受了極大的痛苦。后患者上告法院要求賠償,該案例最終經調解并說明醫生手術的目的與動機后,患者撤回了上訴。
34、本案例患者上告法庭,最主要理由是( )
A、醫生手術的動機與目的都是為了救治病人的生命,但效果不好
B、醫生切除1/3舌部雖是本手術的指征,但過多地損害病人和利益
C、醫生手術的動機與手段與病人當時所能承受心理狀態不相一致
D、醫生當時用"只是燒灼舌的潰瘍部分"的隱瞞病情手段來行施手術
E、醫生沒有向病人說明手術后可能出現的后遺癥,病人思想準備不夠
答案:D
35、本案評價醫生的醫學動機與手段哪一點是不相一致的( )
A、醫生的動機是好的,目的是為了救人
B、醫生以"惡性潰瘍"告之患者,目的是消除患者的恐怖心理,動機是正確的
C、切除1/3舌部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舌癌手術后復發,其手術動機也是好的
D、當患者反對手術,醫生用燒灼舌部潰瘍,來隱瞞手術真相,動機是好的
E、以上都是
答案:D
(36~37題共用材料)
晚上7時,劉醫生值班。一農婦懷抱6歲小孩急匆匆來到急診室,請求醫生救她兒子的命。她邊哭邊說,小男孩4點左右從6米多高的地方摔下來,她趕了3個多小時的路程來到這里。經劉醫生檢查,顱骨骨折,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口鼻出血,小便失禁,孩子已處于深度昏迷狀態,情況十分危急。劉醫生立即開出CT檢查單,一旦結果出來,就可行開顱術。但孩子的母親沒錢,CT無法做,手術不能進行。劉醫生只好一邊催其母親去籌錢,一邊給小孩采取一些搶救措施,他只能做到這些。可直到天亮,孩子的母親也未把錢籌來。早7點36分,這個頑強的小生命再也無法抗拒死神的召喚,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36、沒有遵循哪條醫院管理道德的基本原則( )
A、預防為主的原則
B、以人為本原則
C、兩種效益兼顧社會效益優先的原則
D、質量第一原則
E、公平公正原則
答案:C
37、根據此病例醫護人員違反哪條醫德原則( )
A、防病治病
B、救死扶傷
C、實行人道主義
D、全心全意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
E、公正原則
答案:B
(38~43題共用材料)
患者,男,36歲,因右側肢體活動障礙,言語不利1個月入院,診斷為腦出血。入院時患者煩躁、抑郁、沮喪。經搶救和康復治療后患者生活自理,對未來生活有了信心,并能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工作。
38、對患者語言功能恢復有幫助的手段是( )
A、物理治療
B、作業治療
C、語言矯治
D、康復工程
E、心理康復
答案:C
39、患者達到生活自理,對生活充滿信心,醫務人員做到了( )
A、康復治療,并以健康的心理狀態和科學的態度去影響和指導患者
B、藥物治療
C、手術治療
D、保健活動
E、預防保健
答案:A
40、有利于患者重返社會,參加社會工作的是( )
A、教育康復
B、職業康復
C、心理康復
D、康復預防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41、對未成年人能否做人體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道德上對未成年人不能做人體實驗
B、對未成年人沒有傷害的人體實驗可以做
C、只要未成年人同意就可做人體實驗
D、只要監護人同意就能做人體實驗
E、以上都不完整
答案:E
42、關于醫生對此人體實驗的責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醫生做任何人體實驗都必須遵循一定道德原則
B、家屬發現與否和有無糾紛發生,這些與醫生的技術水平沒有關系
C、此人體實驗只要受試者同意,不必取得家屬同意
D、對臨床任何人體實驗應取得受試者(包括監護人)的同意
E、家屬發現情況與醫生發生爭執是有道理的
答案:C
43、關于爭執,下列說法最正確的是( )
A、醫生未違背病人利益第一的原則,不應負道德責任
B、受試者是未成年人,不可以進行人體實驗,所以醫生應負道德責任
C、對未成年人進行人體實驗應得到其監護人的同意,醫生此做法有道德缺陷
D、醫生遵循了人體實驗中知情同意原則,所以醫生無道德責任
E、該實驗是無創傷性的,不必征得監護人的同意
答案:C
(44~45題共用材料)
一小兒,女患者。11歲。患甲狀腺癌,并有頸淋巴結轉移。醫生告訴患兒母親,女孩需做甲狀腺癌根治術,按常規手術后要造成頸部塌陷變形,肩下垂,身體的外觀和功能都要受到一定損害。當患兒母親聽到要造成這些后遺癥后,斷然拒絕治療,帶孩子出院。過了不久,患兒家屬考慮到癌癥將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故再次來到醫院,要求給予治療,并請求醫生盡可能不給孩子留下終身傷殘的痛苦。醫生經過再三考慮,決定打破常規,采用一種新的術式,既收到治療效果,又使女孩子保留外形美觀,功能不受破壞。患者及家屬同意做此手術,盡管這種術式的治療效果當時尚不能肯定。手術進行得很順利,隨訪遠期療效也很好。
44、下面說法,哪一點是錯誤的
A、病人應該在醫師指導下對治療做出負責的決定并與醫師合作執行
B、既要為病人考慮眼前療效,又考慮遠期療效
C、醫生不可以強求病人做不同意做的手術
D、醫生打破常規,采用治療效果不肯定的術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E、醫生為病人著想、勇擔風險是值得贊揚的
答案:D
45、在該事例中,涉及了病人權利的哪一項
A、享有基本的醫療權
B、享有自我決定權
C、享有自我選擇權
D、享有知情同意權
E、以上都是
答案:E
(46~48題共用材料)
某男患者,65歲。患胃癌四年,晚期,已失去手術治療價值,生命垂危。家屬再三懇求醫生,希望能滿足病人心理上的渴求,收他入院。醫生出于"人道",將他破格地收入院。究竟該不該收治這個病人
46、從醫務人員的義務出發,下列除外哪點都是應該收治的
A、醫務人員有診治病人的責任
B、醫務人員有解除病人痛苦的責任
C、醫務人員有無條件忠實于患者利益的責任
D、晚期癌癥,治好無望,不收也是符合醫德要求的
E、對治療無望的臨危病人,應收入醫院進行治療,目的是尊重人的生命價值
答案:D
47、從病人的權利分析,應該收治的理由是
A、解除疾病痛苦是病人的基本需要
B、病人有權享有必要的、合理的、基本的診治護理權利
C、人類的生存權利是平等的,因而醫療保健的享有權也是平等的
D、對待各種疾病的患者,應一視同仁
E、以上都是
答案:E
48、按醫院的職能和任務要求,下列哪點是不對的
A、醫院擔負治病救人的任務,應該收治這個病人
B、醫院治病救人對所有病人都應一視同仁
C、治愈率、床位周轉率是考核醫院效益的指標,因而不能收治晚期癌癥病人
D、病人家屬已同意支持醫藥費,對醫院經濟管理無影響
E、在醫院內,病人有安全感,心理狀態好
答案:C
(49~50題共用材料)
從2002年11月起,國外某研究小組從199名女性體內提取2221顆卵子,并對其中66名女性支付了每人30萬~150萬韓元的酬金。在卵子捐獻過程中雖然預知過度排卵會引起卵巢腫脹等后遺癥,但研究小組并沒向捐卵女性解釋取卵后的副作用。此后的調查還發現,該小組有兩名女研究生的名字出現在卵子捐獻者名錄上,甚至有1名女研究生是在注射了激素并接受了全身麻醉后非自愿捐獻卵子的。
49、該案例中,研究者應怎樣做在道德上是最佳的選擇( )
A、研究者應向受試者說明捐獻卵子的副作用
B、研究者應增加對受試者損傷的賠償
C、研究者應向受試者說明捐卵的副作用,并得到受試者的書面知情同意承諾
D、研究者應向所有受試者支付酬金
E、研究者說服女研究生,而非強迫
答案:C
50、關于研究者應否受到譴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應受到譴責,因為研究者違背了人體實驗的知情同意原則
B、不應受到譴責,因為每個人都有推動醫學發展的義務
C、不應受到譴責,研究者有責任進行科學研究以推動醫學的發展
D、應受到譴責,因為研究者沒有向受試者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
E、不應受到譴責,因為受試者在實驗中得到了足夠多的物質補償
答案:A
(51~53題共用材料)
美國一女患者,患有嚴重的腦綜合征、慢性壓瘡(褥瘡)、心臟病、糖尿病等,對環境沒有感覺,只有原始的腦功能,有自主呼吸,沒有認識、行為能力,且無改善的希望,住院不久即插入鼻飼管以維持生命。她的監護人要求取走鼻飼管,被主管醫師拒絕,監護人向法院起訴要求強迫取走,法院同意并下令取走;但受理上訴的法院否定了這個決定,認為中止喂飼就是殺人。3年后,女患者死亡,她的鼻飼管仍保留著
51、對主管醫師的行為的正確倫理評價是
A、完全正確
B、完全錯誤
C、基本上錯誤,侵犯了患者家屬自主權
D、基本上正確,但應弄清患者本人意愿,徹底維護患者權益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52、主管醫師拒絕患者監護人的請求,其理由是:醫療行為必須體現
A、醫乃仁術
B、生命神圣
C、不傷害原則
D、尊重患者自主原則
E、以上都是
答案:E
53、從醫學倫理學角度說,此案例反映出的突出問題應除外
A、臨床醫學決策同時也是倫理判斷
B、醫學上可能做的,不一定在倫理上是應該做的
C、市場經濟對醫學實踐的正、負效應并存
D、生命神圣論與生命質量論的沖突
E、傳統醫德規范與現代醫德觀念的矛盾
答案:C
(54~57題共用材料)
某大醫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于為兩位病人進行角膜移植,而又一時找不到現成的供體角膜,所以在太平間“盜取”了一病死者的尸體角膜用于移植,獲得成功。此事后被死者家屬發現,以未經本人生前及死者家屬知情同意,嚴重損害了死者及其家屬的權益為由,將該醫生告上了法庭。經調查得知: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的兩位病人與該醫師無特殊關系;死者生前與該醫師無利害沖突;該醫師也未由此謀取分文私利,只是不了解有關要求。
54、該醫師的行為出現了動機與目的、手段與效果嚴重背離的問題,其主觀上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對患者知情同意權的無知
B、對醫學創新的期望值很高
C、想以此改變人們的陳舊觀念
D、想為科室創收作貢獻
E、以上都不對
答案:A
55、若評價該醫師行為不道德,依據是( )
A、動機、目的惡,手段、效果善
B、動機、目的惡,手段、效果惡
C、動機、目的善,手段、效果惡
D、動機、目的善,手段惡、效果差
E、動機、目的善,手段惡、效果善
答案:D
56、確認該醫師醫德善惡應使用的具體標準是( )
A、是否有利于接受角膜移植術的兩位病人
B、是否有利于維護死者及其家屬的正當權益
C、是否有利于促進眼科醫學的發展
D、是否有利于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
E、是否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持
答案:B
57、對該醫師的正確醫德評價應為( )
A、符合醫德要求
B、不符合醫德要求
C、說不清
D、不能進行醫德評判
E、以上都不對
答案: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