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病人由于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口及鼻腔和氣管的分泌物不能咽下或自行排出,引起呼吸不暢,出現(xiàn)低氧血癥,腦組織缺氧,不利于腦功能的恢復,應及時行氣管切開術,來解除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礙,有利于清除呼吸道泌物,保護呼吸道通暢,現(xiàn)將氣管切開術的護理體會介紹一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昏迷病人氣管切開23例,男15例,女8例,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6.6歲。
2 術后護理
2.1 將患者安置于安靜、清潔、空氣新鮮的隔離病室內,室溫保持在22℃,濕度保持在60%,用無菌生理鹽水紗布覆蓋氣管套管口處。每日四次空氣消毒,兩次含氯消毒液地面消毒。
2.2 手術之初患者一般取側臥位,在病人氣管內有痰或聽到痰鳴音時,給予翻身、叩背,有利于氣管內分泌物排出。
2.3 酌情霧化吸入,每1~2小時向氣管套管內滴入生理鹽水、a-糜蛋白酶及敏感抗生素等配制液,以稀釋痰液及局部清洗。
2.4 為預防口腔細菌下移,每天兩次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拭口腔。
2.5 隨時清除氣道中的痰液,掌握正確的吸痰的方法。
2.5.1 吸痰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手套。
2.5.2 吸痰管應選用質地柔軟的硅膠管,一根管只能用一次。
2.5.3 每次吸痰前應先用生理鹽水試吸,應用電動吸引器負壓不應超過133kpa.
2.5.4 吸痰時動作要輕柔,左右旋轉吸痰管將痰液吸出,每次吸痰時間不應超過15秒,以免損傷氣管壁粘膜,吸痰管插入深度以刺激輕咳為宜,因為咳嗽反射有利于深部痰液的咳出。
2.5.5 先吸氣管內分泌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分泌物,如無特殊二次吸痰,時間相隔半小時以上為宜,過頻或過長時間吸痰均會影響通氣功能,造成缺氧或窒息。
2.6 預防感染
氣管內套管每天取出清潔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術后一周氣管切口形成竇道之后可拔出更換消毒。術區(qū)的紗布應保持清潔干燥,每日更換,用碘伏消毒切口,換藥時注意觀察切口有無滲,周圍有無感染。
3 注意觀察氣管切開術后并發(fā)
3.1 脫管
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脫管是非常緊急而嚴重的情況,如不能及時處理,將迅速引起窒息,停止呼吸。
3.2 出血
可由氣管切開時止血不徹底或導管壓迫、刺激、吸痰粗暴等損傷氣管壁造成,一旦發(fā)生大出血時,應立即行氣管插管壓迫止血。
3.3 皮下氣腫
為氣管切開術比較常見并發(fā)癥,氣腫部位多發(fā)生于頸部,當發(fā)生皮下氣腫時,應注意觀察進展情況,對癥處理。
3.4 感染
為氣管切開常見并發(fā)癥,與病室內空氣消毒情況,吸痰操作的污染等有關。
4 結論
在實際工作中,要有整體護理觀念,重視基礎護理,不可厚此薄彼,要定時測量體溫、脈搏、血壓、呼吸,注意皮膚護理,防止壓瘡,掌握正確的氣管吸痰方法,嚴格氣管套管護理,注意濕化氣道,加強切口換藥及觀察,防止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