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頭痛的辯證施護:
①病室設施應安靜、整潔、空氣新鮮、避免對流風,風寒頭痛者,病室應溫暖,惡風嚴重可用屏風遮擋;風熱頭痛者室溫不宜過高,光線應柔和;風濕頭痛者病室應溫暖、干燥。
②注意觀察頭痛的性質,一般發病較急,痛勢較劇,疼痛的性質隨病因之不同而異,風邪偏勝多表現為掣痛;風熱多為脹痛;濕熱偏勝則為重痛。疼痛可隨外感之解除而消失。
③外感頭痛常兼有惡寒發熱,應定時測量體溫,觀察體溫與頭痛的關系。一般患者經治療后體溫逐漸下降,頭痛也應隨之緩解;如果身熱已退,表證已除,而頭痛不見減輕,或身熱持續不退,頭痛如裂,甚至神識不清,應視為危癥重癥。
④患者可有納谷不馨、惡心、痞滿、便溏或便秘等、癥狀,一般可隨外感的解除而好轉。如嘔吐劇烈,噴射而出,頭痛嚴重,頸項強直,是病情惡化一表現,應提高警惕,盡早診斷。
⑤如果患者頭痛較重,發熱,身痛等全身癥狀明顯時,應臥床休息。若經治療后外邪已逐漸疏散,可酌情到永外活動,并根據頭痛的情況和其它伴發癥狀的輕重適當安排患者的活動量,注意預防因勞累而加重病情或復感外邪。
⑥患者常因頭痛而情緒急躁,要解釋病情,讓患者了解情緒失常,尤其是惱怒憂傷,均可使頭痛加重,勸其安心靜養。
⑦外感頭痛患者多用疏散外邪的中藥,一般以濕熱服為好,服藥后稍加衣被,并進適當的熱飲料,助其微微汗出。
⑧針刺療效較好,常用的穴位有太陽、風池、合谷、大椎等。前額痛加刺印堂、攢竹、內庭;偏頭痛加刺頭維、外關、列缺、足臨泣;枕后頭痛加刺天柱、后溪、涌泉。
⑨推拿按摩印堂、頭維、百會、風池、太陽、魚腰等穴位,對外感頭痛和一般頭痛有明顯療效。
⑩風寒頭痛者,用白附子、肉桂、川芎、細辛等分,研細末調糊狀,外敷太陽穴24小時,效果較好。
編輯推薦: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