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補充生理需要量時液體的張力為()
A、2/3張
B、1/5~1/4張
C、等張
D、1/3張
E、1/2張
標準答案: b
解 析:供給小兒生理需要量時,實際用量應除去口服部分,用1/4-1/5張含鈉液補充。
12、 按計劃免疫程序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應接種()
A、流腦疫苗
B、麻疹疫苗
C、脊椎灰質炎疫苗
D、乙肝疫苗
E、白百破疫苗
標準答案: d
解 析:流腦疫苗適合于6個月以上嬰兒接種;麻疹疫苗初種年齡為8個月以上易感兒;脊椎灰質炎疫苗初種年齡為2個月以上嬰兒;白百破疫苗初種年齡為3個月以上嬰兒;只有乙肝疫苗為出生后24小時內初種。
13、 新生兒腦壓的正常值為()
A、30~80mmH2O
B、30~80cmH2O
C、40~90mmH2O
D、40~90cmH2O
E、70~100mmH2O
標準答案: a
解 析:新生兒腦脊液總量為50ml,壓力為30-80mmH2O。
14、 足月兒補充鐵劑的時間是()
A、15天
B、1個月
C、2個月
D、3個月
E、4個月
標準答案: e
解 析:為預防貧血的發(fā)生,強調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預防,嬰兒應提倡母乳喂養(yǎng),并及時添加輔食,早產兒從2個月開始補充鐵劑,足月兒從4個月開始。
15、 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時,最早顯示療效的是()
A、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增多
B、網織紅細胞增多
C、血清鐵增多
D、口唇色澤開始變紅
E、血小板增多
標準答案: b
解 析:鐵劑治療后2-3天網織紅細胞開始上升,5-7天達高峰,2-3周后下降。
16、 川崎病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為()
A、發(fā)熱
B、皮疹
C、淋巴結腫大
D、心血管癥狀
E、球結膜充血
標準答案: a
解 析: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的臨床特點為急性發(fā)熱、皮膚粘膜病損和淋巴結腫大。其中發(fā)熱是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體溫可高達38-40℃以上,呈稽留熱或弛張熱,持續(xù)1-2周,抗生素治療無效。
17、 正常2歲的小兒,此時的平均體重約為出生時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標準答案: d
解 析:小兒出生時體重平均為3kg,3個月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1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2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4倍。
18、 麻疹并發(fā)肺炎時應隔離至()
A、出疹后5天
B、出疹后10天
C、出疹后14天
D、出疹后21天
E、肺炎痊愈為止
標準答案: b
解 析:麻疹患兒,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傳染性,如合并肺炎傳染性可延長至出疹后10天。
19、 肛表測量小兒體溫所需時間為()
A、5分鐘
B、2分鐘
C、4分鐘
D、1分鐘
E、3分鐘
標準答案: e
解 析:為小兒測量體溫時,常用腋下體溫計,測溫時間為7-10分鐘,當患兒體溫過高或過低時,可用肛表測量直腸溫度,肛表測量時間為3分鐘。
20、 正常嬰兒每日尿量為()
A、200-250ml
B、300-350ml
C、400-500ml
D、600-700ml
E、700-800ml
標準答案: c
解 析:新生兒尿量每小時為1-3ml/kg,正常嬰兒每日尿量為400-500ml,幼兒500-600ml,學齡前小兒600-800ml,學齡期兒童800-1400ml。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