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力異常病人的護理
產程曲線異常
潛伏期:指從臨產規律宮縮開始至宮口擴張3cm
活躍期:指從宮口擴張3cm開始至宮口開全
潛伏期延長:初產婦潛伏期正常需8小時,最大時限16小時,超過16小時稱潛伏期延長
活躍期延長:初產婦活躍期正常約需4小時,最大時限8小時,超過8小時稱活躍期延長
活躍期停滯:指進入活躍期后,宮口不再擴張達2小時以上
第二產程延長:指第二產程初產婦超過2小時,經產婦超過1小時尚未分娩
第二產程停滯:指第二產程中胎頭下降無進展達1小時
胎頭下降延緩:指活躍期晚期及第二產程胎頭下降速度<1cm/h
胎頭下降停滯:指活躍期晚期胎頭停留在原處不下降達1小時以上
滯產或急產:總產程超過24小時為滯產;總產程不足3小時為
● 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的治療原則:加強子宮收縮,人工破膜、靜脈滴注縮宮素。
● 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的治療原則:可酌情應用鎮靜劑,但在子宮收縮恢復為協調性之前嚴禁應用催產素。
● 有急產史的產婦,預產期前1~2周不宜外出,提前住院待產。
● 若急產來不及消毒即新生兒墜地者,新生兒應肌內注射維生素K,破傷風抗毒素和抗生素。
● 強直性子宮收縮:及時給予宮縮抑制劑,若屬梗阻性原因,應立即行剖宮產術。
● 縮宮素的靜脈使用:將縮宮素2.5U加于5%葡萄糖液500ml內,從4~5滴/分開始靜脈滴注并觀察反應,根據宮縮的強弱進行調節,通常不超過40滴/分。宮縮間隔2~3分鐘,持續40~60秒。若出現10分鐘內宮縮超過5次、宮縮持續1分鐘以上或胎心率有變化,應立即停止滴注。
● 最常見的產力異常是子宮收縮乏力。
1.某產婦,28歲,妊娠40周,規律宮縮11小時。肛查:宮口開大8cm,診斷為
A.正常活躍期
B.潛伏期延長
C.活躍期延長
D.正常第二產程
E.第一產程延長
2.某產婦,30歲,臨產后子宮收縮具有正常的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但持續時間短、間隔時間長、強度弱,診斷為宮縮乏力,下述哪種情況不可能導致宮縮乏力
A.頭盆不稱
B.過度緊張
C.子宮壁過度膨脹
D.恰當地應用宮縮藥
E.大量應用鎮靜藥
3.關于協調性宮縮乏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子宮收縮極性倒置
B.產程常延長
C.不易發生胎盤滯留
D.不宜靜脈滴注催產素
E.子宮中段收縮比宮底強
4.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正確的是
A.子宮收縮有正常節律性、極性及對稱性,僅收縮力弱
B.產婦自覺持續性腹痛,無間歇
C.對胎兒影響嚴重
D.不宜靜脈滴注縮宮素
E.結束分娩后不需觀察會陰墊的出血量
5.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的處理原則是
A.肌內注射哌替啶
B.定時肛查
C.行人工破膜
D.靜脈滴注縮宮素,加強宮縮
E.子宮按摩
6.初產婦,孕40周,臨產10小時,產婦煩躁不安,呼痛不已,查子宮收縮強,間歇時不放松,胎心140次/分,宮口開大1cm,S-2,此時首選的處理是
A.肥皂水灌腸
B.人工破膜
C.靜脈滴注小劑量縮宮素
D.肌肉注射哌替啶
E.立即行剖宮產術
7.產婦,26歲,在產程中,宮口開大2cm,出現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最恰當的處理措施是
A.鎮靜劑
B.靜滴催產素
C.人工破膜
D.順其自然,直至分娩
E.剖宮產
(8~10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妊娠39周,有規則宮縮17小時,宮口開大2cm,胎頭下降緩慢,胎心音正常。診斷子宮收縮乏力。
8.為預防產后出血,胎兒娩出后
A.立即給予導尿術
B.立即靜脈注射縮宮素
C.安置中凹位
D.嚴密觀察血壓
E.吸氧保暖
9.為預防產后出血,胎盤娩出前應注意
A.產婦生命體征
B.產婦情緒變化
C.不過早牽拉臍帶
D.禁止使用縮宮素
E.補充能量水分
10.為預防產后出血.胎盤娩出后不妥的護理措施是
A.按摩子宮底
B.觀察宮底高度和硬度
C.避免膀胱充盈
D.停止縮宮素改輸血
E.檢查胎盤胎膜的完整性
參考答案:1-10 ADBAA EBBCD
了解2020護考證書領取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成績查詢時間 ※ 執業護士合格標準 ※ 證書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