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醫院今天將舉行臨床研究護士聘任大會,滬上首批13名研究護士將進入13個藥物試驗專業科室工作,他們包括肝病科、腎病科、骨傷科、消化內科、中醫外科等,研究護士將在藥物臨床試驗中發揮重要的協調作用。
過去十年全球新藥層出不窮,中國也承擔了大量的藥物臨床試驗,對研究型護士的需求日益強烈。“以往臨床試驗多由醫生完成,他們要收集化驗單,做好隨訪。但臨床試驗越來越多,醫生難以負荷一些細瑣的工作,研究護士就此誕生。”曙光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主任元唯安告訴記者,“研究護士”簡單說就是輔助研究者完成臨床試驗、提高臨床試驗質量的護士。
近年來,我國新藥倍增,承擔了許多國內外新藥的藥物臨床試驗。業內估計,我國每年約進行10萬個臨床試驗,并且數量每年增加。一些“研究護士”已零星出現在國內的部分醫院他們在護理工作之余兼職研究護士,但由于編制、待遇,以及考核體系沒有建成,所以沒有定崗。
業內分析,依據我國藥物臨床試驗快速發展的趨勢,今后對研究護士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這主要基于確保臨床試驗質量的要求,因為醫護間的交接和醫生工作繁忙等原因,容易產生一定的差錯率。
根據曙光醫院對研究護士的崗位設計,他們將成為整個研究體系的溝通紐帶,從前期了解方案、采集標本、發放藥品、幫助受試者了解知情同意相關內容、安排隨訪、做好溝通協調工作,直至資料整理、歸檔等,他們的工作將貫穿于整個藥物臨床試驗過程,使醫生從瑣碎的具體事務中解放出來,把精力放在試驗方案制訂和數據分析研究上。醫院認為,對兩者職能的重新安排將有利于提升試驗質量,而參加試驗的患者也將獲得更完整、一致和細節化的服務。
元唯安稱,在研究護士運作一段時期后,醫院將實時評估藥物臨床試驗的質量水平,通過比較研究觀察研究護士崗位設立的效果,以及需要改進之處。業內有觀點認為,未來我國的藥物臨床試驗將越來越多,相應的規范與標準也將升級,出于確保試驗質量的考慮,中國或將與日本一樣,將研究護士這一崗位設置作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點資格的“強制要求”。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