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二產程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一)第二產程的臨床表現
宮口開全后,行人工破膜。
胎頭撥露
胎頭著冠
胎體娩出
(二)第二產程的臨床進展及處理
1.監測胎心,每5~10分鐘聽一次,必要時用胎兒監護儀觀察胎心率及其基線變異。
2.指導產婦屏氣:宮口開全后,指導產婦正確運用腹壓。
3.接產準備:初產婦宮口開全、經產婦宮口擴張4cm且宮縮規律有力時,作好接產準備工作。
4.接產
(1)會陰撕裂的誘因:會陰水腫、會陰過緊缺乏彈力、恥骨弓過低、胎兒過大、胎兒娩出過快等作出正確判斷。
(2)接產要領:協助胎頭俯屈,胎頭以最小徑線在宮縮間歇時緩慢地通過陰道口,正確娩出胎肩,注意保持好會陰。
(3)接產步驟:胎頭撥露,保護會陰。宮縮時向上內方托壓,同時左手輕下壓胎頭枕部。當胎頭枕部在恥骨弓下露出時,左手協助胎頭仰伸。胎頭娩出后,擠出口鼻內的粘液和羊水,協助胎頭復位及外旋轉,使胎兒雙肩徑與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
(4)會陰切開指征:會陰過緊或胎兒過大,母兒有病理情況急需結束分娩者。
(5)會陰切開術:會陰后斜切開術及會陰正中切開術。
六、第三產程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一)第三產程的臨床表現
胎盤剝離征象有:
1.宮底升高達臍上;
2.陰道口外露的臍帶延長;
3.陰道少量流血;
4.輕壓子宮下段,宮體上升而外露的臍帶不再回縮。
胎盤剝離及排出方式有兩種:
(1)胎兒面娩出式:胎盤胎兒面先排出;
(2)母體面娩出式:胎盤母體面先排出。
(二)第三產程的臨床處理
1.新生兒處理
(1)清理呼吸道:新生兒吸痰管或導尿管吸除咽部及鼻腔的粘液和羊水。
(2)阿普加評分及其意義:心率、呼吸、肌張力、喉反射及皮膚顏色5項體征為依據。4~7分,需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用藥等;4分以下缺氧嚴重,氣管內插管并給氧。
(3)處理臍帶:
(4)處理新生兒:標明新生兒性別、體重、出生時間、母親姓名和床號的手腕帶和包被。
2.協助胎盤娩出
3.檢查胎盤胎膜
4.檢查軟產道
5.預防產后出血:既往有產后出血史或宮縮乏力的產婦,可在胎頭或胎肩娩出時,催產素10單位加于25%葡萄糖液20ml內靜注。
6.觀察產后一般情況:應在產室觀察產婦2小時,子宮收縮、子宮底高度、膀胱充盈否、陰道流血量、會陰陰道有無血腫等,并應測量血壓、脈搏。
7.手取胎盤術:取出的胎盤仔細檢查是否完整。
練習題:
1.當決定從陰道手術助產時,為了確診胎方位,應從哪條鹵縫結合囟門檢查來做依據(C)
A.冠狀縫 B.人字縫 C.矢狀縫 D.額縫 E.顳縫
1.產程中胎心監護,下列哪項是錯誤的(D)
A.聽胎心應在宮縮間歇期,宮縮剛結束時進行 B.潛伏期應每小時聽胎心一次
C.活躍期每30分鐘聽胎心一次 D.第二產程應每15分鐘聽胎心一次 E.每次聽胎心應聽1分鐘
2.關于分娩機轉的含義,下列哪項是錯誤的(B)
A.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外旋轉等動作都貫穿于下降過程中
B.胎頭進入骨盆入口時以枕下前囟徑銜接
C.俯屈是胎頭下降至骨盆彎曲處即骨盆底時受肛提肌的阻力而發生的
D.內旋轉是胎頭最低的枕部在盆底受肛提肌收縮力而被推向母體前方即小囟門被推移至恥骨的下方
E.仰伸是在枕骨下部(粗隆)到達恥骨聯合下緣時發生的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