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輔助檢查
1.胃鏡及活檢檢查是確診消化性潰瘍,評定潰瘍的活動程度、有無惡變以及療效評定的最佳方法,并能通過活檢管道取活體組織作病理檢查。
2,X線鋇餐檢查多采用氣一鋇雙重造影,發現龕影是診斷潰瘍的直接證據。
3.幽門螺桿菌檢查
4.胃液分析:胃潰瘍病人胃酸分泌正常或稍低,十二指腸潰瘍胃酸分泌過多。
5.大便隱血試驗活動期消化性潰瘍常有少量滲血,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但應注意排除假陽性。
四、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消除病因,控制癥狀,促進愈合,預防復發。
(一)一般治療:生活要有規律,工作宜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飲食原則是強調進餐要定時,避免辛辣、濃茶等刺激性食物和飲料。服用非甾體類藥物者,應立即停用,以消除病因。
(二)藥物治療
1.抑制胃酸的藥物
(1)抗酸藥:中和胃酸,碳酸氫鈉、碳酸鈣、氫氧化鋁餐后1小時服用水劑搖均、片劑嚼碎,避免與奶制品同服等。
(2)H2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使壁細胞胃酸分泌減少,常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
(3)質子泵抑制劑(H+—K+—ATP酶抑制劑)PPI:具有最強有力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有奧美拉唑(洛賽克)、蘭素拉唑(達克普隆)、潘托拉唑;能使潰瘍愈合快,療程短,不良反應少。
2.加強胃黏膜保護作用的藥物
(1)鉍劑:膠體次枸櫞酸鉍(CBS)能與潰瘍面滲出的蛋白質相結合,形成保護膜,并可殺滅幽門螺桿菌。此藥可使大便變黑,鉍有積蓄作用,不能長期服用,防止中毒。餐前0.5小時服用。
(2)硫糖鋁:作用與CBS相同,能引起便秘,腎衰者不宜服用。餐前1小時給藥
(3)前列腺素E:具有保護胃壁細胞、預防或減少潰瘍復發的作用。
3.根除幽門螺桿菌Hp藥物臨床上采用聯合用藥的方法。用膠體鉍劑或質子泵阻滯劑與阿莫西林二聯合用,或再加用甲硝唑三聯合用,療程7天。
五、護理診斷
(一)疼痛上腹痛,與消化道黏膜潰瘍有關。
(二)營養不良低于機體需要量,與疼痛導致攝人量減少、消化吸收障礙有關
(三)知識缺乏缺乏潰瘍病防治的知識。
(四)焦慮與疼痛癥狀反復出現、病程遷延不愈有關。
(五)潛在并發癥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
六、護理措施
(一)休息
(二)飲食護理
宜選用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食物。急性活動期應少食多餐,以牛奶、稀飯、面條等偏堿性食物為宜。避免過飽胃竇部擴張增加促胃液素的分泌。忌食辛辣、過冷、油炸、濃茶等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三)心理護理
不良的心理因素可誘發和加重病情,而消化性潰瘍的病人因疼痛刺激或并發出血,易產生緊張、焦慮不良情緒,使胃黏膜保護因素減弱,損害因素增加,使病情加重,故應為病人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減少不良刺激;同時多與病人交談,使病人了解本病的誘發因素、疾病過程和治療效果,增強治療信心,克服焦慮、緊張心理。
(四)疼痛護理
對病人解釋疼痛的原因及機制,按疼痛特點指導緩解疼痛的方法,可采用局部熱敷和針灸止痛等;夜間疼痛時,可指導病人加服制酸藥。
(五)藥物治療的護理(見上紅字)
(六)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應定時測量生命體征,密切觀察面色變化、腹痛部位、性質、時間與飲食、氣候、藥物、情緒等的關系;同時應注意觀察嘔吐物、糞便的量、性狀和顏色,以利及時發現和處理出血、穿孔、梗阻、癌變等并發癥。
1.大出血當出現大出血時應囑病人臥床休息,并立即配合醫生進行搶救,給予緊急輸血、補充血容量、吸氧、止血等處理。
2.穿孔若出現穿孔應早期發現病情,立即給予禁食、禁水、胃腸減壓、靜脈輸液等處理,爭取在穿孔后6—8小時內明確診斷,及早手術。
3.幽門梗阻如發生幽門梗阻,嚴重者應立即禁食,給予胃腸減壓、靜脈輸液和補充電解質,以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必要時可每晚睡前用3%鹽水作胃灌洗,準確記錄出入水量。完全性梗阻,需手術治療時,應立即配合做好術前準備。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