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影響抗原抗體反應的環境因素包括電解質、溫度和酸堿度。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抗原抗體反應必須在合適的pH環境中進行,蛋白質具有兩性電離性質,因此每種蛋白質都有固定的等電點。抗原抗體反應一般在pH6~9之間進行,有補體參與的反應pH為7.2~7.4,pH過高或過低都將影響抗原與抗體反應。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抗原抗體結合的特異性是指抗原表位與抗體超變區結合的特異性。在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時,生成結合物的量與反應物的濃度有關。只有當抗原抗體分子比例合適時抗原抗體充分結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稱為抗原抗體反應的等價帶。抗原抗體是一種非共價的結合。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用已知抗原或抗體來檢測相對應的抗體或抗原是由于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一對一反應)。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時,生成結合物的量與反應物的濃度有關。只有當抗原抗體分子比例合適時抗原抗體充分結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稱為抗原抗體反應的等價帶;若抗原或抗體極度過剩則無沉淀形成,稱為帶現象,抗體過量時,稱為前帶,抗原過量時,稱為后帶。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一定范圍內,溫度升高可加速分子運動,抗原與抗體碰撞機會增多,使反應加速。一般為15~40℃為宜,常用的抗原抗體反應溫度為37℃,溫度如高于56℃,可導致已結合的抗原抗體再解離,甚至變性或破壞。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時,生成結合物的量與反應物的濃度有關。只有當抗原抗體分子比例合適時抗原抗體充分結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稱為抗原抗體反應的等價帶;若抗原或抗體極度過剩則無沉淀形成,稱為帶現象,抗體過量時,稱為前帶,抗原過量時,稱為后帶。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包括:特異性、可逆性、比例性、階段性。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抗原抗體反應具有可逆性,抗原抗體結合后還可以解離,解離后抗體的活性和特異性不變。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抗原抗體反應中,常用0.85%NaCl或各種緩沖液作為抗原及抗體的稀釋液。
1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淋巴細胞轉化試驗使用絲裂原物質刺激淋巴細胞轉化,與抗原抗體反應關系不大。
1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抗原抗體結合的特異性是指抗原表位與抗體超變區結合的特異性。是兩者在化學結構和空間構型上呈互補關系所決定的。
1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抗原與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后,雖由親水膠體變為疏水膠體,此過程需電解質參加,常用0.85%NaCl或各種緩沖液作為抗原及抗體的稀釋液。抗原抗體反應一般在pH6~9之間進行,有補體參與的反應pH為7.2~7.4,pH過高或過低都將影響抗原與抗體反應。抗原抗體一般為15~40℃,常用的抗原抗體反應溫度為37℃,溫度如高于56℃,可導致已結合的抗原抗體再解離,甚至變性或破壞。
1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抗原抗體反應具有比例性,即比例合適反應效果最好,故抗體的合適濃度是與抗原相對而言的。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多數天然的抗原分子具有多種抗原決定簇,每一種決定簇可激活具有相應抗原受體的B細胞產生針對某一抗原決定簇的抗體。
1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抗原的理化性狀、分子量、抗原決定簇的種類及數目均可影響反應結果。顆粒性抗原出現凝集反應,可溶性抗原出現沉淀反應,單價抗原與相應抗體結合不出現沉淀現象。
1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影響抗原抗體反應的因素是反應物自身因素、電解質、溫度、酸堿度。
1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時,生成結合物的量與反應物的濃度有關。只有當抗原抗體分子比例合適時抗原抗體充分結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稱為抗原抗體反應的等價帶;若抗原或抗體極度過剩則無沉淀形成,稱為帶現象,抗體過量時,稱為前帶,抗原過量時,稱為后帶。
1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抗原抗體是一種非共價的結合,不形成共價鍵,需要四種分子間引力參與:①靜電引力;②范德華引力;③氫鍵結合力;④疏水作用力。
2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抗原與抗體能夠特異性結合是基于抗原決定簇(表位)和抗體超變區分子間的結構互補性與親和性。
2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多數天然抗原具有不止一種抗原決定簇,與另一物質可能有共同抗原。
2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抗體是球蛋白,多數抗原也是蛋白質,它們溶解在水中皆為膠體溶液,不會發生自然沉淀。若溶液pH偏高,蛋白質分子帶負電荷,周圍出現極化的水分子,形成水化層,而當抗原抗體的結合,使表面電荷減少或消失,電子云也消失,水化層變薄,蛋白質由親水膠體轉化為疏水膠體。若繼續加入電解質則形成可見的抗原抗體復合物。
2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抗原抗體反應存在多價優勢,如IgG為2價,親和力為單價的103倍,IgM為5~10價,親和力為單價的107倍。
2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抗原抗體反應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抗原與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的階段,此階段反應快,僅需幾秒至幾分鐘,但不出現可見反應;第二階段為可見反應階段,此階段反應慢,往往需要數分鐘至數小時。在血清學反應中,以上兩階段往往不能嚴格分開,且受反應條件(如溫度、pH、電解質、抗原抗體比例等)的影響。
2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免疫學技術中的親和層析法就是利用抗原抗體反應可逆性這個原理來純化抗原或抗體。
2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抗原與抗體能夠特異性結合是基于抗原決定簇(表位)和抗體超變區分子間的結構互補性與親和性。這種特性是由抗原、抗體分子空間構型所決定的。
2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疏水作用力:水溶液中兩個疏水基團相互接觸,由于對水分子的排斥而趨向聚集的力。當抗原表位和抗體超變區靠近時,相互間正負極性消失,周圍親水層也立即消失,從而排斥兩者間的水分子,使抗原抗體進一步吸引和結合。疏水作用力是這些結合力中最強的,因而對維系抗原抗體結合作用最大。
2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可逆性:抗原抗體結合是分子表面的非共價結合,故形成的復合物是不牢固的。抗原抗體的結合是一種動態平衡過程,抗原抗體復合物的解離取決于抗體對相應抗原的親和力及反應條件(如離子強度、pH等)。免疫學技術中的親和層析法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來純化抗原或抗體。
2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時,生成結合物的量與反應物的濃度有關。只有當抗原抗體分子比例合適時抗原抗體充分結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稱為抗原抗體反應的等價帶;若抗原或抗體極度過剩則無沉淀形成,稱為帶現象,抗體過量時,稱為前帶,抗原過量時,稱為后帶。
3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抗原抗體結合的特異性是指抗原表位與抗體超變區結合的特異性。是兩者在化學結構和空間構型上呈互補關系所決定的。
二、B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只有當抗原抗體分子比例合適時抗原抗體充分結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稱為抗原抗體反應的等價帶;若抗原或抗體極度過剩則無沉淀形成,稱為帶現象,抗體過量時,稱為前帶,抗原過量時,稱為后帶。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抗體過量時稱為前帶;抗原過量時稱為后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