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解析 |
答案部分
一、A2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是最有效的斷流手術。賁門周圍血管可分為四組:
(1)冠狀靜脈:包括胃支、食管支以及高位食管支。
(2)胃短靜脈:一般為3~4支,伴胃短動脈行走。
(3)胃后靜脈。
(4)左膈下靜脈。
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即徹底切斷上述靜脈,包括高位食管支或同時存在的異位高位食管支,同時結扎切斷與靜脈伴行的同名動脈,才能徹底阻斷門奇靜脈之問的反常血流。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交通支擴張由于正常的肝內門靜脈通路受阻,所以門靜脈系與腔靜脈系之間存在的四個交通支可大量開放,擴張、扭曲形成靜脈曲張。其中最具臨床意義的是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張靜脈。此處的靜脈壓力差最大,肝硬化患者胃酸反流可腐蝕食管下段黏膜,如因堅硬粗糙食物的機械損傷以及咳嗽、嘔吐、用力排便等使腹內壓增高,可能導致曲張靜脈的破裂引發致命性的大出血。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即徹底切斷上述靜脈,包括高位食管支或同時存在的異位高位食管支,同時結扎切斷與靜脈伴行的同名動脈,才能徹底阻斷門奇靜脈之問的反常血流。
二、A3/A4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Ⅰ型:下腔靜脈隔膜為主的局限性狹窄或阻塞型(約占57%)。此型系高位下腔靜脈隔膜樣阻塞或纖維性阻塞,肝靜脈未被累及,但是,肝靜脈開口位于下腔靜脈阻塞的遠側。因此,除下腔靜脈有阻塞外,肝靜脈回流亦受阻。此型在日本相當多見。下腔靜脈阻塞的遠側,血流淤滯,可繼發血栓形成。若血栓延伸,即可堵塞肝靜脈開口和主干。
、蛐停簭浡元M窄或阻塞型(約占38%)。下腔靜脈彌漫性狹窄或阻塞,肝后段下腔靜脈節段性或彌漫性阻塞,合并左肝靜脈或右肝靜脈閉塞,甚至肝靜脈主干全部閉塞。亞洲和遠東地區所見者多屬此型。
、笮停焊戊o脈阻塞型(約占5%)。肝靜脈主干或開口阻塞,下腔靜脈通暢。此型多發生在西歐和北美地區。常表現為肝靜脈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靜脈炎。有學者觀察到,隨著病程的延長,肝靜脈出口附近的下腔靜脈繼發血栓形成。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BCS大多有腹痛、肝臟腫大壓痛和腹水三聯征,慢性患者有肝大、門體側支循環和腹水三聯征。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對于單純下腔靜脈膜性阻塞或短段下腔靜脈狹窄同時不伴有肝靜脈阻塞的病人,首先采用Seldinger介入技術應用球囊導管擴張和必要的內支撐架安置術,當應用介入方法破膜失敗、復發、隔膜下有血栓繁衍的病例,可采用手術直視破膜、直視下病變隔膜切除術或聯合應用經右房破膜與經股靜脈會師式破膜、擴張和內支架置入術。
三、綜合題
1、
【正確答案】 ABCDE
【正確答案】 E
【正確答案】 ABCD
【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病因:①胃、十二指腸潰瘍:占40%~50%,其中3/4是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部位一般位于十二指腸球部后壁或胃小彎,多數為動脈出血;②門脈高壓癥:約占20%。肝硬化引起門脈高壓癥多伴有食管下段和胃底黏膜下層的靜脈曲張。黏膜因靜脈曲張而變薄,易被粗糙食物損傷或反流胃液腐蝕導致出血;③應激性潰瘍或急性糜爛性胃炎:約占20%,多與休克、嚴重感染、嚴重燒傷(Curling潰瘍)、嚴重腦外傷(Cushing潰瘍)或大手術有關;④胃癌:由于癌組織缺血性壞死,表面發生糜爛或潰瘍,侵蝕血管而引起大出血;⑤肝內局限性感染、肝腫瘤、肝外傷(膽道出血):肝內局限性慢性感染可引起肝內小膽管擴張合并多發性膿腫,膿腫直接破裂入門靜脈或肝動脈分支,以致大量血液涌入膽道,再進入十二指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