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過去認為60~75歲為TKR最佳年齡,現在這個年齡限制因假體設計及固定效果的進展已經放寬,高齡或更年輕的患者也被認為可以行TKR。手術的主要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改善功能。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膝關節關節僵硬是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骨性關節炎是膝關節工人關節置換的適應癥,不是并發癥。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目前人工關節的類型,包括關節表面置換、半關節置換、全關節置換和腫瘤假體。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適應證包括各種類型的非感染性關節炎及繼發性骨性關節炎造成的髖關節嚴重的疼痛及功能喪失是首選適應證。包括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創傷性關節炎等。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髖關節假體理論上計算使用時間約為25-30年。
7、
【正確答案】 C
8、
【正確答案】 A
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腓總神經損傷,多見于膝外翻和高度屈曲攣縮的膝關節置換,正確的手術方法和術后護理康復是避免神經損傷的重要方面,出現腓總神經癥狀后,應立即將膝關節屈曲20°-30°,松解敷料。可使用物理治療以助于神經恢復。詳細查找損傷原因,必要時行手術探查。
1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人工關節翻修的原因有假體松動、磨損、位置不良、感染病、骨折等多種原因,但是假體松動是主要原因。
二、A2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脛骨上段腫瘤性脛骨上端骨切除術后,膝部穩定結構被破壞,故行鉸鏈旋轉式人工膝關節置換為好。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繼發較嚴重膝內翻時,膝部穩定結構正常,故行踝型人工膝關節置換為好。
三、A3/A4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嚴重而典型的外傷史;后脫位時患肢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并有彈性固定;傷側股骨粗隆上移,臀部膨隆,有時能捫及股骨頭。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X線檢查可了解脫位情況,是否合并髖臼后緣骨折等。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盡早在腰麻(青壯年)或全麻(老年、小兒)下手法復位。手法有:Allis法(提拉法)、 Bigelow法(旋轉法)、 Stimson法(懸垂法)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