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原則是補充足夠的鐵,直到恢復正常鐵貯存量,以及去除引起缺鐵的病因。其中,病因治療相當重要。因為缺鐵性貧血是一種綜合征,不能只顧補鐵而忽略其基礎疾病的治療。故答案是A。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注射鐵劑臨床應用于以下幾種情況:口服鐵劑后胃腸道反應嚴重而不能耐受者;口服鐵劑而不能奏效者,如脂肪瀉、萎縮性胃炎等有胃腸道鐵吸收障礙者,及胃大部切除術后;需要迅速糾正缺鐵,如妊娠后期嚴重貧血者;嚴重消化道疾患,口服鐵劑可能加強原發病者,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局限性腸炎;不易控制的慢性出血者,其失鐵量超過腸道所能吸收的鐵量。故答案是A。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因為老年患者胃液分泌減少,胃腸黏膜吸收減少,可適當增加口服鐵劑劑量。故答案是C。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注射鐵劑期間,不宜同時口服鐵劑,以免發生毒性反應。故答案是C。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口服鐵劑與抗酸藥如碳酸氫鈉、磷酸鹽類及含鞣酸的藥物或飲料同用,易產生沉淀而影響吸收。本品與西咪替丁、去鐵胺、二巰丙醇、胰酶、胰脂肪酶等同用,可影響鐵的吸收;與維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但也易致胃腸道反應。故答案是A。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與鐵劑合用,可影響四環素類藥、氟喹諾酮類、青霉胺及鋅劑的吸收。與維生素C同服,可增加鐵劑的吸收。故答案是D。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巨幼細胞性貧血的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原則:①治療基礎疾病,去除病因;②糾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調習慣,加強營養知識教育;③補充葉酸、VitB12等造血原料。
2.藥物治療原則:①對于葉酸缺乏性巨幼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即可,不需維持治療;②對于惡性貧血或胃全部切除的維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細胞貧血者需終生維生素B12維持。
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巨幼細胞性貧血的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原則:①治療基礎疾病,去除病因;②糾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調習慣,加強營養知識教育;③補充葉酸、VitB12等造血原料。
2.藥物治療原則:①對于葉酸缺乏性巨幼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即可,不需維持治療;②對于惡性貧血或胃全部切除的維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細胞貧血者需終生維生素B12維持。故答案是A。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惡性貧血患者主要是無法從食物中吸收維生素B12或維生素B12缺乏,這樣的患者每個月都要注射維生素B12,直到去世。維生素B12的半衰期長,需要36年的時間才能將儲存體內的維生素B12全部代謝。當患者體內維生素B12缺乏,就會引起惡性貧血復發。盡管惡性貧血在老年人中多發,卻是由內因子缺乏引起的。即使增加營養,增加維生素B12的攝入,但不被人體吸收,也沒有作用。該患者并不缺乏葉酸,只是不能很好地利用葉酸,在有維生素B12存在的情況下,才能被代謝成甲基葉酸。故答案是D。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葉酸藥物相互作用:①維生素C與葉酸同服,可抑制葉酸在胃腸中的吸收,大量的維生素C會加速葉酸的排出,所以,攝取維生素C在2g以上的人必須增加葉酸的量;②正使用苯妥英鈉(抗癲癇藥),或是服用雌激素、磺胺類藥物、苯巴比妥(安眠藥與鎮靜劑)、阿司匹林時,應該增加葉酸的攝取量。故答案是D。
1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葉酸藥物相互作用:①甲氧喋啶,乙胺嘧啶等對二氫葉酸還原酶有較強的親和力,能阻止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中止葉酸的治療作用;②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的藥物如甲氨蝶呤,甲氧芐啶和干擾葉酸吸收的藥物如某些抗驚厥藥,口服避孕藥都能降低葉酸的血漿濃度,嚴重時能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這是由這兩種藥物在細胞內代謝有最后的共同通路所造成的。故答案是A。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抗胸腺球蛋白(ATG)屬于免疫抑制劑,其機制可能主要通過去除抑制性T淋巴細胞對骨髓造血的抑制,也有認為尚有免疫刺激作用,通過產生較多造血調節因子促進肝細胞增殖,此外可能對造血干細胞本身還有直接刺激作用。用于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
1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慢性或輕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以雄激素治療為主。雄激素為治療慢性再障的首選藥物。故答案是B。
1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雄激素對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的療效,但用藥劑量大,持續時間長。丙酸睪酮肌注多次后局部常發生硬塊,宜多處輪換注射。
1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免疫抑制劑適用于年齡大于40歲或無合適供髓者的嚴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環孢素(CsA)由于應用方便、安全,更常用;其機制主要通過阻斷IL-2受體表達來阻止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激活和增殖,抑制產生IL-2和γ干擾素。故答案是C。
1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鐵劑藥物相互作用:口服鐵劑與制酸藥如碳酸氫鈉、磷酸鹽類及含鞣酸的藥物或飲料同用,易產生沉淀而影響吸收。本品與西咪替丁、去鐵胺、二巰丙醇、胰酶、胰脂肪酶等同用,可影響鐵的吸收;與鐵劑合用,可影響四環素類藥、氟喹諾酮類、青霉胺及鋅劑的吸收。與維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但也易致胃腸道反應。
1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注射鐵劑臨床應用于以下幾種情況:口服鐵劑后胃腸道反應嚴重而不能耐受者;口服鐵劑而不能奏效者,如脂肪瀉、萎縮性胃炎等有胃腸道鐵吸收障礙者,及胃大部切除術后;需要迅速糾正缺鐵,如妊娠后期嚴重貧血者;嚴重消化道疾患,口服鐵劑可能加強原發病者,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局限性腸炎;不易控制的慢性出血,失鐵量超過腸道所能吸收的鐵量。肌內注射鐵劑在注射完總量后就應停用。肌內注射鐵劑反應較多。右旋糖酐鐵注射后,除注射部位局部疼痛或色素沉著、皮膚瘙癢外,全身反應輕者有面部潮紅、頭痛、頭昏;重者有肌肉及關節酸痛、惡心、嘔吐、眩暈、寒戰及發熱;更嚴重者有呼吸困難、氣促、胸前壓迫感、心動過速、低血壓、心臟停搏、大量出汗以至過敏性休克,幼兒常可致死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