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收膏:清膏中加入規定量的煉糖或煉蜜,不斷攪拌,繼續加熱,除去液面的泡沫,并熬煉至規定的標準即可。除另有規定外,加煉蜜和糖或轉化糖的用量一般不超過清膏量的3倍。收膏時相對密度一般在1.40左右。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酒劑在貯存期間允許有少量搖之易散的沉淀。乙醇含量檢查,須符合各品種項下的規定。甲醇量、總固體、裝量及微生物限度檢查,應符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制劑通則的有關規定。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煉糖方法:取蔗糖加入適量水及0.1%枸櫞酸或酒石酸,加熱溶解保持微沸,煉至“滴水成珠”,轉化率達40%-50%,即得。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流浸膏劑的含義與特點:流浸膏劑系指飲片用適宜的溶劑提取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劑,調整濃度至規定標準的制劑。除另有規定外,流浸膏劑每1ml相當于原飲片1g。流浸膏劑大多以不同濃度的乙醇為溶劑;少數以水為溶劑,但成品中應酌情加入20%-25%的乙醇作防腐劑。流浸膏劑一般用作配制酊劑、合劑、糖漿劑或其他制劑的中間體。
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糖漿劑的含義與特點:糖漿劑系指含有藥物、飲片提取物或芳香物質的濃蔗糖水溶液。除另有規定外,中藥糖漿劑中含蔗糖量應不低于45%(g/ml)。蔗糖的近飽和水溶液稱為單糖漿,其蔗糖濃度為85%(g/ml)或64.71%(g/g)。因糖漿劑含有糖或芳香性矯味劑,可掩蓋藥物的苦昧或其他不良氣味,深受兒童患者歡迎。
6、
【正確答案】 A
【解析】單糖漿為蔗糖的近飽和水溶液,濃度為85%(g/ml)或64.71%(g/g)。
7、
【正確答案】 B
【解析】流浸膏劑大多用滲漉法制備,制備過程中,需測定含乙醇量,若有效成分明確者,還需同時測定其含量。
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冷浸法、熱浸法、滲漉法、回流熱浸法四種。
9、
【正確答案】 B
【解析】中藥流浸膏劑每1ml相當于原藥材1g。
1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合劑系指飲片用水或其他溶劑,采用適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內服液體制劑。單劑量灌裝者又稱“口服液”。中藥合劑與口服液是在湯劑的基礎上改進和發展而成的,具有濃度高、吸收快、服用劑量較小、可大量生產等特點。但合劑的組方固定,不能隨證加減。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除另有規定外,流浸膏劑每1ml相當于原飲片1g。
1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清膏中加入規定量的煉糖或煉蜜,不斷攪拌,繼續加熱,除去液面的泡沫,并熬煉至規定的標準即可。除另有規定外,加煉蜜和糖或轉化糖的用量一般不超過清膏量的3倍。收膏時相對密度一般在1.40左右。
1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流浸膏劑大多以不同濃度的乙醇為溶劑;少數以水為溶劑,但成品中應酌情加入20%~25%的乙醇作防腐劑。流浸膏劑一般用作配制酊劑、合劑、糖漿劑或其他制劑的中間體。
流浸膏劑大多用滲漉法制備。飲片適當粉碎后以適宜濃度的乙醇為溶劑依法滲漉,滲漉所用溶劑量一般為飲片量的4~8倍。
流浸膏劑應置遮光容器內密封,置陰涼處貯存。
1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茶劑一般應在80℃以下干燥,含揮發性成分較多者應在60℃以下干燥,不宜加熱干燥的應選用適宜的方法進行干燥。
1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吸附澄清法系指在中藥水提濃縮液中加入絮凝劑,使高分子雜質絮凝沉降的精制方法。常用絮凝劑有殼聚糖、101果汁澄清劑等,能吸附除去藥液中蛋白質、淀粉、樹膠、果膠等高分子雜質。
1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精制:采用適宜方法對浸提液進行純化處理,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濃度,減少服用量,改善制劑的穩定性。常用方法有乙醇沉淀法、吸附澄清法或高速離心法等,
還可根據制備需要采用膜濾過技術、大孔吸附樹脂吸附分離等技術,以減少服用劑量、提高澄清度。
1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茶劑應作水分及微生物限度檢查,按照《中國藥典》(一部)附錄制劑通則的規定進行檢查,除另有規定外,不含糖塊狀茶劑、袋裝茶劑、煎煮茶劑中水分不得過12.0%,含糖塊狀茶劑中水分不得過3.0%。
1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合劑是指飲片用水或其他溶劑,采用適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內服液體制劑。單劑量灌裝者又稱“口服液”。
1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藥合劑與口服液的制備工藝流程為浸提→精制→濃縮→配液→分裝→滅菌。
2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酒劑在貯存期間允許有少量搖之易散的沉淀。乙醇含量檢查,須符合各品種項下的規定。甲醇量、總固體、裝量及微生物限度檢查,應符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制劑通則的有關規定。
二、B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煎膏劑的制備工藝流程為:煎煮→濃縮→收膏→分裝→成品。①煎煮:飲片一般以煎煮法浸提。飲片加水煎煮2—3次,每次2—3小時,濾取煎液備用。若為新鮮果類,則宜洗凈后壓榨取汁,果渣加水煎煮,煎液與果汁合并備用。貴重細料藥也可粉碎成細粉待收膏后加入。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酊劑的制法
(1)溶解法:將處方中藥物直接加入規定濃度的乙醇溶解至需要量,即得。此法適用于化學藥物或中藥提純品酊劑的制備。如復方樟腦酊的制備。
(2)稀釋法:以藥物流浸膏或浸膏為原料,加入規定濃度的乙醇稀釋至需要量,靜置,必要時濾過,即得。如遠志酊的制備。
(3)浸漬法:以規定濃度的乙醇為溶劑,按浸漬法操作,收集浸漬液,靜置24小時,濾過,添加規定濃度的乙醇至全量,即得。如十滴水的制備。
(4)滲漉法:以規定濃度的乙醇為溶劑,按滲漉法操作。收集滲漉液至規定體積后,靜置,濾過,即得。若為毒劇藥料,收集滲漉液后應測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再加適量溶劑調整至規定標準。如顛茄酊的制備。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糖漿劑
藥液中加入蔗糖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①熱溶法:將蔗糖加入一定量煮沸的蒸餾水中,繼續加熱使溶解,濾過,再加人其他可溶性藥物并攪拌溶解,濾過,自濾器上加蒸餾水至規定體積,即得。本法適用于單糖漿及對熱穩定的藥物糖漿的制備。加熱可使蔗糖易于溶解,且可殺滅微生物,利于保存。但加熱時間不宜過長,否則轉化糖含量增加,成品顏色加深。
②冷溶法:將蔗糖加入蒸餾水或藥物溶液中,在室溫下充分攪拌,待完全溶解后濾過,即得。此法適用于對熱不穩定或揮發性藥物糖漿的制備。所得成品含轉化糖較少,色澤較淺,但因糖的溶解時間較長,生產過程中易污染微生物,故較少應用。
③混合法:在含藥溶液中加入單糖漿,充分混勻后,加蒸餾水至規定量,靜置,濾過,即得。中藥糖漿劑多用此法制備。藥物的酊劑、流浸膏劑、醑劑等含乙醇的藥液,與單糖漿混合時常產生渾濁,可加適量甘油助溶或滑石粉助濾。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①塊狀茶劑:將處方中的飲片粉碎成粗末或碎片,以面粉糊為黏合劑混勻;也可將部分飲片提取物制成稠膏為黏合劑,與其余藥物的粗末混勻,制成適宜的軟材或顆粒,以模具或壓茶機壓制成型,低溫干燥,即得。
②袋裝茶劑:可分為全生藥型與半生藥型兩種。全生藥型系將處方中各組分粉碎成粗末,經干燥、滅菌后分裝入濾袋,即得。半生藥型系將處方中一部分飲片粉碎成粗末,另一部分飲片煎汁,濃縮成浸膏后吸收到中藥粗末中,經干燥、滅菌后,分裝入濾袋,即得。
③煎煮茶劑:將飲片加工制成片、塊、段、絲或粗末后,分裝入袋,即得。供煎煮后取汁服用。
茶劑一般應在80℃以下干燥,含揮發性成分較多者應在60℃以下干燥,不宜加熱干燥的應選用適宜的方法進行干燥。茶劑應密閉貯存,含揮發性及易吸濕藥物的茶劑應密封貯存。
3、
【正確答案】 C
【正確答案】 A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浸出藥劑按所用浸提溶劑的不同分為:①水浸出劑型,如湯劑、中藥合劑等;②含醇浸出劑型,如酒劑、酊劑、流浸膏劑等;③含糖浸出劑型,如糖漿劑、煎膏劑等。
4、
【正確答案】 D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浸膏劑根據干燥程度的不同,分為稠浸膏與干浸膏。稠浸膏為半固體狀,含水量為15%~20%;干浸膏為粉末狀,含水量約為5%。
5、
【正確答案】 D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稠浸膏為半固體狀,含水量為15%~20%;干浸膏為粉末狀,含水量約為5%。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