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軟膏劑中基質的凈化與滅菌
油脂性基質應先加熱熔融,趁熱濾過,除去雜質,再經150℃干熱空氣滅菌1小時并除去水分。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涂膜劑系指飲片經適宜方法提取或溶解,與成膜材料制成的供外用涂抹,能形成薄膜的黏稠液體制劑。涂膜劑常用乙醇等易揮發的有機溶劑為溶劑;涂膜劑的成膜材料等輔料應無毒,無刺激性。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縮甲乙醛、聚乙烯醇縮丁醛等,一般宜加入增塑劑、保濕劑等。涂膜劑應密封貯存。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供制備黑膏藥的飲片應適當碎斷,按各品種項下規定的方法加食用植物油炸枯。含揮發性成分的飲片、礦物藥以及貴重藥應研成細粉,于攤涂前加入,溫度應不超過60℃。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黑膏藥的制法分為藥料提取→煉油→下丹收膏→去“火毒”→攤涂等過程。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膏體:為凝膠膏劑的主要部分,由基質和藥物構成,應有適當的黏性,能與皮膚緊密接觸以發揮治療作用。基質的性能決定了凝膠膏劑的黏著性、舒適性、物理穩定性等特征。凝膠膏劑基質一般是由黏合劑、保濕劑、賦形劑(無機填充劑、透皮促進劑、軟化劑及其他附加劑)等物質組成的。其中常用基質有聚丙烯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明膠、甘油和微粉硅膠等。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凝膠膏劑系指藥物提取物或化學藥物與適宜的親水性基質混勻后,涂布于背襯材料上制成的貼膏劑。凝膠膏劑具有以下特點:①載藥量大,尤其適于中藥浸膏;②與皮膚生物相容性好,透氣,耐汗,無致敏、刺激性;③藥物釋放性能好,能提高皮膚的水化作用,有利于藥物透皮吸收;④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反復貼敷,仍能保持原有黏性。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水溶性基質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水溶性物質組成。高分子物質溶解后形成凝膠,則屬凝膠劑,如羧甲基纖維素鈉、明膠等,目前最常用的水溶性基質主要是聚乙二醇類。水溶性基質易涂展,能吸收組織滲出液,一般釋放藥物較快,無油膩性,易洗除,對皮膚、黏膜無刺激性,可用于糜爛創面及腔道黏膜。其缺點是潤滑作用較差。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W/O型乳劑基質
(1)多價皂:由二、三價金屬如鈣、鎂、鋅、鋁的氧化物與脂肪酸作用形成的多價皂。
(2)脂肪酸山梨坦類:商品名為司盤類。
(3)蜂蠟、膽甾醇、硬脂醇。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O/W型乳劑基質
(1)一價皂:在配制軟膏中用鈉、鉀、銨的氫氧化物或三乙醇胺等有機堿與脂肪酸(如硬脂酸)作用形成的新生皂。
(2)脂肪醇硫酸(酯)鈉類:常用十二烷基硫酸(酯)鈉。
(3)聚山梨酯類:商品名為吐溫類。
(4)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類:①平平加O②柔軟劑SG③乳化劑OP。
1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軟膏劑應均勻,細膩,具有適當的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膚或黏膜上并無刺激性。軟膏劑應無酸敗、變色、變硬、融化、油水分離等變質現象。裝量、微生物限度等檢查,應符合《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有關項下規定。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橡皮膏劑的常用基質:(1)橡膠(2)增黏劑(3)軟化劑(4)填充劑。
1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暖臍膏
[處方]當歸80g 白芷80g 烏藥80g 小茴香80g 八角茴香80g 木香40g 香附80g 乳香20g 母丁香20g 沒藥20g 肉桂20g 沉香20g 麝香3g
[制法]以上十三味,乳香、母丁香、沒藥、肉桂、沉香粉碎成細粉,與麝香配研,過篩,混勻,其余當歸等七味酌予碎斷,與食用植物油4800g 同置鍋內炸枯,去渣,濾過,煉至滴水成珠;另取紅丹1500~2100g,加入油內攪勻,收膏,將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上述粉末,攪勻,分攤于布或紙上,即得。
1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乳化法:將油溶性組分混合加熱熔化,另將水溶性組分加熱至與油相溫度相近(約80%)時,兩液混合,邊加邊攪拌,待乳化完全,直至冷凝。大量生產,在兩相混合后溫度降至約30℃時,再通過乳勻機或膠體磨,使產品更細膩均勻。主要用于乳膏劑的制備。
1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通常,藥物分子量愈大,經皮吸收愈慢,故經皮吸收制劑宜選用相對分子量較小、藥理作用強的藥物。
1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涂膜劑系指飲片經適宜方法提取或溶解,與成膜材料制成的供外用涂抹,能形成薄膜的黏稠液體制劑。
1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軟膏劑中藥物的處理及加入基質中的方法
(1)可溶性藥物、水溶性藥物與水溶性基質混合時,可直接將藥物水溶液加入基質中;與油脂性基質混合時,一般應先用少量水溶解藥物,以羊毛脂吸收,再與其余基質混勻;油溶性藥物可直接溶解在熔化的油脂性基質中。
(2)不溶性固體藥物應先制成細粉、極細粉,先與少量基質研勻,再逐漸加入其余基質并研勻,或將藥物細粉加到不斷攪拌下的熔融基質中,繼續攪拌至冷凝。
(3)中藥提取液可濃縮至稠浸膏,再與基質混合。
(4)共熔成分如樟腦、薄荷腦、麝香草酚等并存時,可先研磨使共熔后,再與冷至40℃左右的基質混勻。
(5)揮發性或熱敏性藥物應在熔融基質降溫至40℃左右,再與藥物混合均勻。
1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O/W型乳劑基質的軟膏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劑(HLB值為8~16),以及保濕劑、防腐劑等附加劑組成;W/O型乳劑基質的軟膏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劑(HLB值為3~8),以及防腐劑等附加劑組成,由于外相為油相,不需添加保濕劑。
18、
【正確答案】 D
【解析】常用分子量在300~6000的聚乙二醇以適當比例相混合。可制成稠度適宜的基質。
19、
【正確答案】 D
【解析】一般O/W型乳劑基質中藥物的釋放和穿透較其他基質快。蜂蠟、羊毛脂,硅油、植物油都屬于油脂性基質,所以選項中乳劑型基質的釋藥穿透吸收最好。
20、
【正確答案】 E
【解析】硅油,其黏度隨分子量增大而增加。疏水性強,與羊毛脂、硬脂酸、聚山梨酯等均能混合。
21、
【正確答案】 C
【解析】羊毛脂又稱無水羊毛脂,為淡棕黃色黏稠半固體,熔點36~42℃,因含膽甾醇、異膽甾醇與羥基膽甾醇及其酯而有較大的吸水性,可吸水150%、甘油140%、70%的乙醇40%。除此之外,羊毛脂還具有軟膏劑的共同特點,即藥物的穿透性好、涂展性好、熔點也比較適宜。
2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去"火毒":膏藥若直接應用,常對局部產生刺激,輕者出現紅斑、瘙癢,重者發泡、潰瘍,這種刺激反應俗稱"火毒"。所謂"火毒",可能是在高溫時氧化及分解生成的具刺激性的低分子產物,如醛、酮、脂肪酸等。在水中浸泡或陰涼處久貯可以除去。
2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下丹收膏:系指在煉成的油液中加入紅丹,反應生成脂肪酸鉛鹽的過程。下丹時油溫應在320℃左右,以保證與油充分反應,藥油由棕褐色進而成為黑色的稠膏狀物。為檢查膏藥的老、嫩程度,可取少量滴于水中,數秒鐘后取出。膏黏手,表示太嫩;膏不粘手,又稠度適當,表示合格;膏發脆,表示過老。
2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攤涂:取膏藥團塊置適宜的容器中,在水浴上熔融,加入可溶性或揮發性的藥物,如乳香、沒藥、冰片、樟腦等可先研成細粉,等膏熬成,攤涂前加入已熔化的膏藥中混勻;貴重飲片,如麝香等可研成細粉,待膏藥攤涂后撒布于表面,攪勻。用竹簽蘸取規定量的膏藥,攤于紙或布等裱背材料上,包裝,置陰涼處貯藏。
2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藥物透皮吸收過程
藥物的透皮吸收包括釋放、穿透及吸收三個階段。釋放系指藥物從基質中脫離并擴散到皮膚或黏膜表面;穿透系指藥物通過表皮進入真皮、皮下組織,對局部起作用;吸收系指藥物透過皮膚或黏膜通過血管或淋巴管進人體循環而產生全身作用。
2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油脂性基質
油脂性基質包括油脂類、類脂類及烴類等,其特點是潤滑、無刺激性,并能封閉皮膚表面,減少水分蒸發,促進皮膚的水合作用,故對皮膚的保護及軟化作用比其他基質強。但油膩性及疏水性大,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滲出較多的創面。
1.油脂類
油脂類基質系動、植物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常用的有豚脂、植物油、氫化植物油等,其中植物油常與熔點較高的蠟類熔合制成稠度適宜的基質。
2.類脂類
類脂類基質系高級脂肪酸與高級醇的酯類。常用品種有:①羊毛脂:又稱無水羊毛脂,為淡棕黃色黏稠半固體,熔點36℃~42℃,因含膽甾醇、異膽甾醇與羥基膽甾醇及其酯而有較大的吸水性,可吸水150%、甘油140%、70%的乙醇40%。②蜂蠟:又稱黃蠟。白(蜂)蠟系由黃蠟漂白精制而成,主要成分為棕櫚酸蜂蠟醇酯。因含少量的游離高級醇而有乳化作用,熔點為62℃~67℃,可作為輔助乳化劑。常用于調節軟膏的稠度。此外,還有蟲白蠟、鯨蠟。
3.烴類
烴類基質系石油分餾得到的烴的混合物,大部分為飽和烴類,其性質穩定,很少與主藥發生作用,不易被皮膚吸收,適用于保護性軟膏。常用的品種有:①凡士林:系液體與固體烴類形成的半固體混合物,有黃、白兩種。白凡士林由黃凡士林漂白而得。化學性質穩定,能與大多數藥物配伍。熔點為38℃~60℃,具有適宜的稠度和涂展性,能與蜂蠟、脂肪、植物油(除蓖麻油外)熔合。吸水性較低(約吸收5%水分),故不適宜用于有多量滲出液的傷患處。與適量的羊毛脂或膽甾醇合用,可增加其吸水性。②固體石蠟和液狀石蠟:常用于調節軟膏劑的稠度。
4.硅酮類
硅酮類基質為有機硅氧化物的聚合物,俗稱硅油。常用二甲聚硅與甲苯聚硅,其黏度隨相對分子質量增大而增加。疏水性強,與羊毛脂、硬脂酸、聚山梨酯等均能混合。本品對皮膚無刺激性,潤滑而易于涂布,不污染衣物。與油脂性基質合用制成防護性軟膏,用于防止水性物質及酸、堿液等刺激或腐蝕。
27、
【正確答案】 E
【解析】軟膏劑多用于慢性皮膚病,對皮膚、黏膜起保護、潤滑和局部治療作用,急性損傷的皮膚不能使用軟膏劑。
28、
【正確答案】 C
【解析】制黑膏藥時。取膏藥團塊置適宜的容器中,在水浴上熔融,加入可溶性或揮發性的藥材,如麝香等可研成細粉,待膏藥攤涂后撒布于表面,攪勻。用竹簽蘸取規定量的膏藥,攤于紙或布等裱褙材料上,折合包裝,置陰涼處貯藏。
二、B
1、
【正確答案】 C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外用膏劑系指藥物與適宜的基質制成專供外用的半固體或近似固體的一類制劑。具有保護、潤滑、局部治療等作用,也可透過皮膚和黏膜發揮全身作用。此外,還有經皮給藥系統(簡稱TDS),或經皮治療系統(簡稱TTS)。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軟膏劑的制法
(1)研和法:系將藥物細粉用少量基質研勻或用適宜液體研磨成細糊狀,再遞加其余基質研勻的制備方法。
(2)熔和法:系將基質先加熱熔化,再將藥物分次逐漸加入,邊加邊攪拌,直至冷凝的制備方法。
(3)乳化法:將油溶性組分混合加熱熔化,另將水溶性組分加熱至與油相溫度相近(約80%)時,兩液混合,邊加邊攪拌,待乳化完全,直至冷凝。大量生產,在兩相混合后溫度降至約30℃時,再通過乳勻機或膠體磨,使產品更細膩均勻。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軟膠囊(膠丸)的制備:1.壓制法,2.滴制法。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橡膠膏劑系指提取物或化學藥物與橡膠等基質混勻后,涂布于背襯材料上制成的貼膏劑。分為不含藥的如橡皮膏(即膠布)和含藥的橡皮膏(如傷濕止痛膏)兩種。
橡膠膏劑黏著力強,用時無需加熱軟化,使用攜帶方便,不污染衣物。可保護傷口、防止皮膚皸裂,治療風濕痛等疾病。橡膠膏劑膏層薄,容納藥物量少,維持時間較短。
橡膠膏劑的組成包括:①膏料層,由藥物和基質組成,為橡膠膏劑的主要部分;②背襯材料,一般采用漂白細布;③膏面覆蓋物,多用硬質紗布、塑料薄膜及玻璃紙等,以避免膏片互相黏著及防止揮發性成分的揮散。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眼膏劑系指由飲片提取物、飲片制成的直接用于眼部發揮治療作用的半固體制劑。眼膏劑的基質應均勻、細膩、無刺激性,并易涂布于眼部,便于藥物分散和吸收。不溶性飲片應用適宜的方法制成極細粉,基質在配制前應濾過并干熱滅菌。除另有規定外,每個容器的裝量應不超過5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