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是指在基層、偏遠地區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衛生醫學服務的人員,一開始被稱為“赤腳醫生”。他們在外表區分度并不高,因為本身鄉村醫生就是“半農半醫”。最多的時候,全國范圍內有著超過150萬名的鄉村醫生,我們當中的不少人,就是在他們的庇護下才能健康成長。但近一段時間內卻有不和諧聲音出現,最令他們痛心甚至恐懼的就是2020年鄉村醫生會被取締的說法。河南小編表示,鄉村醫生作為醫師行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他們更不會被取締!
每個村莊或鄉鎮之中,都有數量不等的鄉村醫生存在,在過去交通不便與經濟落后的的時代背景之下,他們就是廣大基層患者健康的希望。鄉村醫生們之所以受人尊敬,并不是因為他們的醫術水平有多高明,而是因為他們的醫德仁心。能看好的病不會含糊,看不好的病也不會耽誤。在接觸過的鄉村醫生當中,曾聽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嚴重牛皮癬的病人,在豫東周口某鄉村衛生室看病,檢查過后,鄉村醫生直接說:“趕快去大醫院瞧瞧吧,這個病太厲害了。鄉里鄉親的不說啥虛話,我水平有限,給你拿點消炎止癢的藥,別耽誤了。”看,這就是樸實的鄉村醫生。
那么為什么會有消息說2020年將取締鄉村醫生呢?那是因為別有用心之人,對于政策規定別有用心的解讀。小編了解到,沒有任何政策明確表示將在2020年解聘、取締鄉村醫師,現在不會,將來也不可能。那么這樣的說法是為何會被以訛傳訛呢?那是因為某些單位借助鄉醫的國家政策,進行過度的、別有用心的延伸解讀。比如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中規定:用10年的時間,爭取使鄉村醫生總體具備中專及以上學歷,逐步使其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但是卻被一些單位錯誤解讀為2020年以后,就取締、解聘不具備以上條件的鄉村醫生,以達到宣傳牟利的目的。而對于相關政策不了解、不清晰的人士就開始人心惶惶,其實大可不必。
各省市地區相關部門的政策也粉碎這類的說法,以河南省為例,鄉村醫生可以通過進修學習來參加考核,每五年一次,合格就可以繼續執業。所以不用擔心被解聘。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國家對于醫師的要求制度也在不斷完善,早在前兩年便出臺了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的相關規定。為廣大鄉村醫生提供了轉正的良好途徑,并在編制、養老、待遇方面給與了極大福利,所以說到底鄉村醫生不是被取消,而是自身轉型的需要。
有很多人認為此舉也在無形中提高了醫師的準入門檻,小編指出這是必要的。因為基層的醫藥服務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對醫生醫術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前文提到的故事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特別是像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這類有處方權的醫師,是需要直接對患者負責的,所以安全性、有效性是一定要考慮在內的,也必須要保證患者得到一定水平的診療服務,因此提高鄉村醫生的醫術水平與綜合素質是必須的、也是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