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稱為關節脫位。部分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稱為半脫位。全身各大關節中以肩、肘關節脫位最常見,髖關節次之,膝、腕關節脫位較少見。其一般癥狀為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特殊表現為畸形、彈性固定、關節空虛。
問題索引:
1.顳下頜關節脫位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2.肩關節脫位分型中最常見的是什么?
3.肘關節后脫位的機制?
4.髖關節脫位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具體解答:
1.以下關于顳下頜關節脫位描述正確的是
A.急性前脫位病人不能閉口,前牙開,下頜中線偏向健側,后牙早接觸
B.急性前脫位雙側脫位時病人語言流暢,唾液外流,面部下1/2變長。
C.復發性脫位病人不敢張大口,不可自行手法復位
D.陳舊性脫位臨床表現與復發性脫位相似
E.陳舊性脫位顳下頜關節和咀嚼肌疼痛明顯,不能進行開閉口運動
【答案】A
【解析】急性前脫位雙側脫位時語言不清,面部下1/3變長。復發性脫位復位較容易,病人可自行手法復位。陳舊性脫位臨床表現與急性前脫位相似,顳下頜關節和咀嚼肌無明顯疼痛,下頜有一定的活動度,可進行開閉口運動。
2.肩關節脫位中最常見的是
A.前脫位
B.后脫位
C.下脫位
D.盂下脫位
E.中心脫位
【答案】A
【解析】肩關節脫位分為前脫位、后脫位、下脫位、盂下脫位四型,其中以前脫位最為常見。
3.肘關節后脫位機制,下列不正確的是
A.肘關節的前半部關節囊通常是撕裂的
B.病人跌倒時上臂屈曲,手背著地,使尺、橈骨近端脫向肱骨遠端的后方
C.患側副韌帶可能損傷
D.肱肌有不同程度的撕裂
E.重度向后移位,可有正中神經與尺神經過度牽拉損傷
【答案】B
【解析】病人跌倒時上臂伸直,手掌著地,暴力傳遞至尺、橈骨近端,尺骨鷹嘴突處產生杠桿作用,使尺、橈骨近端脫向肱骨遠端的后方。
4.以下關于髖關節脫位描述正確的是
A.髖關節脫位以前脫位最常見
B.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外展、內收畸形
C.髖關節疼痛明顯,無功能障礙
D.坐骨神經損傷后不可恢復
E.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答案】E
【解析】髖關節脫位分為前、后脫位和中心脫位三種類型,以后脫位最常見,占85%~90%。髖關節脫位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髖關節有明顯的疼痛,功能障礙。部分病例坐骨神經損傷表現,大都為挫傷,2~3個月后會自行恢復。
來源:醫學教育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