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定義
1.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
(1)健康教育的核心:幫助人們建立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
(2)“知-信-行”:知識是基礎,信念是動力,行為是目標。
2.健康促進是指一切能促使行為和生活條件向有益于健康改變的教育與環境支持的綜合體。
教育:指健康教育;
環境:包括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和自然的環境;
支持:即指政策、立法、財政、組織、社會開發等各個系統。
3.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區別與聯系
(1)健康教育要求人們自身的改變而自覺采取有益于健康的為和生活方式。健康促進是在組織、政策、經濟、法律上提供支持環境,它對行為改變帶有約束性。
(2)健康教育的對象針對個體和人群,側重于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健康促進涉及整個人群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側重于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因素的改變。
(3)健康教育是健康促進的核心,健康教育必須有健康促進支持。
(4)健康促進融合客觀支持與主觀參與于一體。健康促進包括健康教育和環境支持,健康教育是個人與群體的知識、信念和行為的改變。
練習題:
1.健康教育的實質是
A.衛生宣傳
B.預防疾病
C.促進健康
D.提高生活質量
E.一種干預
【答案】E
【解析】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行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健康教育的實質是一種干預。
2.關于衛生宣傳與健康教育的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衛生宣傳是健康教育的核心
B.衛生宣傳比健康教育更能體現衛生事業的性質
C.健康教育是衛生宣傳在功能和內容上的拓展和深化
D.健康教育是衛生宣傳的重要內容和手段
E.健康教育要實現行為目標,不必依靠衛生宣傳
【答案】C
【解析】衛生宣傳一般指衛生知識的單向傳播,其傳受對象比較泛化,缺乏針對性,與健康教育相比,衛生宣傳側重于改變人們的知識結構和態度,不著重信息的反饋和效果。健康教育是雙向傳播,對象明確,針對性強,注重反饋信息,著眼于教育對象的行為改變,因此,健康教育是衛生宣傳在功能上的拓展,內容上的深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