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藥
大綱要求:
氯丙嗪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氟哌啶醇、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藥理作用特點
精神分裂癥:以思維、情感、行為之間不協調,精神活動與現實脫離為主要特征的一類常見的精神病。
Ⅰ型:以幻覺、妄想、思維混亂等陽性癥狀為主。
Ⅱ型:情感淡漠、意志缺失、主動性缺乏等陰性癥狀為主。中華考試網
腦內DA系統功能亢進學說:
精神分裂癥是由于中樞DA系統功能亢進所致。
腦內多巴胺通路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冬眠靈)
【藥動學特點】
體內過程:首先出現的是鎮靜作用,1~3周之后才出現抗精神病作用;肌注吸收迅速,但刺激性較大;脂溶性高,腦內濃度可達血漿濃度的10倍;易蓄積在脂肪組織,停藥后數周后仍然能從尿液中檢出其代謝產物;個體差異大。
氯丙嗪:非特異性受體阻斷劑,缺乏選擇性
D2受體
α腎上腺素受體
M膽堿受體
H1受體
5-HT2受體
【藥理作用】
1.中樞神經系統
1)抗精神病作用
作用特點:正常人服用之后可引起鎮靜作用,出現在安靜的環境之下易入睡,但易被喚醒,醒后神志清楚。與巴比妥類藥不同,加大劑量也不引起麻醉;
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之后,在不過分抑制情況下,可迅速控制興奮躁動,減少或消除幻覺、妄想,使思維活動及行為趨于正常,產生良好的抗精神病作用。主要用于控制Ⅰ型精神病。
作用機制:
鎮靜作用是阻斷α受體有關。多次用藥之后易引起耐藥性。
2)鎮吐作用
小劑量:阻斷CTZ的D2受體
大劑量:直接抑制嘔吐中樞
*對前庭刺激引起的暈動病無效
3)對體溫調節的影響
抑制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調節失靈
特點:可↓體溫,也可↑體溫(與外界環境溫度有關)
4)加強中樞抑制藥物的作用
2.植物神經系統
1)α腎上腺素受體阻斷作用——腎上腺素翻轉作用
2)阻斷M 膽堿受體—— 阿托品樣作用
視力模糊、口干、便秘、無汗、眼內壓升高
3.內分泌系統作用
阻斷結節----漏斗通路的D2受體
↓催乳素釋放抑制因子 → 催乳素↑
↓促性腺釋放激素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垂體生長激素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