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藥物治療
艾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acquiredimmunedeftciencysyndrome,AIDS),是一種免疫缺陷疾病。
一、病原體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umallimmun 。deficiencyvirus ,HIV)感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 。T4 細胞在人體免疫防御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T4 細胞受損是艾滋病發病的關鍵。
二、傳播途徑
艾滋病及 HIV 攜帶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眼淚、骨髓液、尿液、母乳等,以及腦、皮膚、淋巴結、骨髓等組織內均存在著 HIV。一般感染源以血液 、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等為主,極少通過唾液或蚊蟲叮咬傳播,但并非完全沒有。WHO 公布的有關艾滋病傳染途徑為 ①性行為;②應用血液與血液制品 ;③吸毒;④母嬰傳播。
三、艾滋病的臨床表現
1.臨床表現
HIV 侵人人體之后,經過一段潛伏期才能發病,20 世紀 80 年代初認為:潛伏期為 3 個月~1 年,以后認為是 5~8 年,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發現少數 HIV 感染者潛伏期已超過 10 年。艾滋病的潛伏期長短因人而異 ,與本人免疫功能,以及 HIV 株的種類、強度、數量、感染途徑,機體感染 HIV 后的營養、健康狀態等有密切關系。
(一)艾滋病的分期
有關艾滋病臨床分期方法較多,我國采用的 HIV 感染臨床分類為①急性感染期、②無癥狀艾滋病感染期、③完全型艾滋病或進行期三期。
(二)艾滋病的基本特征大量患者為無癥狀的病毒攜帶者,為該病的防治帶來極大的困難。
(1)中度以上細胞免疫缺陷包括 CD4 淋巴細胞耗竭,T 淋巴細胞功能下降,外周血淋巴細胞顯著減少等。
(2)B 淋巴細胞功能失調:多克隆性高蛋白血癥、循環免疫復合物形成和自身抗體形成。
(3)自然殺傷細胞(NK 細胞)活性下降。
(4)發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感染,尤其是卡氏肺囊蟲肺炎。發生率為 64%。
(5)發生惡性腫瘤如卡波西肉瘤,以同性戀者發生率最高。
(三)兒童艾滋病
兒童艾滋病的癥狀及診斷依據依據 1988 年 WHO 的艾滋病報告中有如下指標:①體重減輕或非正常的生長減慢;
②慢性腹瀉、持續性或間歇性發熱 1 個月以上;③全身性淋巴結腫大;④口腔念珠菌感染(真菌感染);⑤有進行性癡呆癥(奇怪的破壞行為);⑥持續咳嗽 1 個月以上;⑦確認其母親已感染 HIV。
2.艾滋病的機會性感染
1.卡氏肺囊蟲性肺炎
2.隱孢子蟲腹瀉
3.白色念珠菌感染
4.皰疹病毒感染
5.巨細胞病毒感染
6.弓形體病
7.結核桿菌及鳥型分枝桿菌病
8.卡氏肉瘤
治療與合理用藥
一、艾滋病的基本治療
1.支持療法盡可能改善艾滋病患者的進行性消耗。
2.免疫調節劑治療
(1)白細胞介素 2(IL-2)
(2)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3)靈桿菌素脂多糖
(4)干擾素(IFN)
3 藥物聯合治療(雞尾酒療法。cocktailtherapy)或高活性抗逆轉錄酶病毒聯合療法 P188艾滋病的治療依賴于四類藥 :①核苷酸類 HIV 逆轉錄酶抑制劑(NRTI),上市藥品有地丹諾辛、扎西他濱、司他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韋、泰諾福韋酯、恩曲他濱 ;②非核苷酸類 HIV 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上市藥品有奈韋拉平、依法韋侖、地拉韋定 ;③HIV 蛋白酶抑制劑 (PI),是近年上市的一類抗 HIV 藥,繼 1995 年第一個藥 沙奎那韋(SQV)問世后,1996 年后又研制了利托那韋(RDV)、茚地那韋(IDV)、奈非那韋(NDV)、安普那韋(APV)、洛匹那韋(LPV)、替潘那韋(TPV)、替拉那韋(TLV),TPV 能降低經其他制劑治療失敗的 HIV—RNA 攜載量,升高 CD4 細胞計數;④HIV 整合酶抑制劑
近年來,進入抑制劑又將問世,上市藥品有恩夫韋替。目前臨床尚未確切證實哪一種藥物可以根除 HIV 感染,但合并用藥可減少病毒的復制,改善免疫狀態,延長壽命或提高生活質量。
二、抗艾滋病藥聯合治療的目的包括 :
(1)減少 HIV 一 1 病毒載量和減低血漿 HIV—RNA 水平。
(2)增加機體免疫 T 淋巴細胞(CD4)數量。
(3)調整產生耐藥性患者的抗病毒治療。
(4)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
(5)延長患者的生命和提高生活質量。抗 HIV 感染的首選和替代藥物聯合應用方案
三、抗艾滋病藥的合理應用與藥學監護
1.如前所述,對艾滋病的藥物治療必須采用高活性抗逆轉錄酶病毒聯合療 法(HAART),以增進療效,減少病毒的耐藥性。
2.在應用核苷酸類 HIV 逆轉錄酶抑制劑治療時,對抗病毒治療失敗者,病毒反彈緣于患者的依從性差和產生耐藥性,應及時用其他 NRTI 更換,為選擇適宜替代藥,宜確定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是由哪種藥所致。
3.鑒于對胎兒的安全性數據尚不充分 ,NRTI 和 PI,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慎用;對兒童不推薦應用;對過敏者禁用;對肝、腎、心功能不全者 慎用;有肝臟毒性,可引起 AST、ALT、乳酸脫氫酶升高;腎功能不全者 慎用;晚期腎病(肌酐清除率<30ml/min)和肝功能嚴重不全者禁用。
4.大部分 NRTI 與有腎毒性藥物并用,加強臨床和實驗室上監測
5.NRTI 治療中應密切觀察體征。避免與氯霉素、順鉑、氨苯砜、乙硫異煙胺、格魯米特、肼屈嗪、異煙肼、甲硝唑、呋哺妥因、苯妥英鈉、利巴韋林、長春新堿等并用
6.齊多夫定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導致輕度貧血,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
7.鑒于有耐藥性的變異毒株出現得極為迅速, 單一應用 PI 易產生耐藥性,宜與 NRTI、NNRTI 或另一種 PI 聯合應用
8.應用 PI 每日須飲水 1500 毫升以上此外,PI 對泌尿道或腎結石者慎用;對輕、中度肝病慎用。對嚴重肝病禁止單獨應用或與 NRTI 聯用,可發生肝炎或黃疸
9.利托那韋等須在監護下治療
10.服用利托那韋、洛匹那韋的患者有發生胰腺炎甚至死亡的危險
11.PI 不宜與免疫抑制劑、抗組胺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抗真菌藥、鈣通道阻止劑、抗抑郁藥、口服避孕藥聯用。另利福噴汀、利福平也不宜聯用
12.PI 相互間具有交叉耐藥性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