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生馬錢子:內服0.3~0.6g,孕婦禁用;運動員慎用;有毒成分能經皮膚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積涂敷。
62.吳茱萸:小毒,2~5g。
63.鉤藤、苦杏仁、徐長卿、生大黃、番瀉葉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壞的飲片,煎煮時宜后下。
64.雷丸、蘄蛇、羚羊角、三七、川貝、琥珀、鹿茸、紫河車、沉香、金錢白花蛇等宜先研成粉末,沖服。
65.一般炮制品的絕對含水量應控制在7%~13%,貯存環境的相對濕度應控制在35%~75%。
66.蛤蚧與花椒、吳茱萸或蓽澄茄同貯。
67.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是藥物治療的前提。安全是合理用藥首要考慮的原則。
68.更衣丸、麻仁丸、消渴丸、四神丸、十全大補丸、人參養榮丸等用米湯作為藥引送服。
69.治療風寒濕痹證的大活絡丸、尪痹沖劑、天麻丸、人參再造丸等均含有附子,而止咳化痰的川貝枇杷露、蛇膽川貝液、通宣理肺丸等分別含有川貝、半夏,依據配伍禁忌原則,上述兩組不宜同用。
70.大活絡丸與天麻丸合用,兩者均含附子。合用后,毒性藥物“增量”,加大患者產生不良反應的危險性。
71.含鹽酸麻黃堿的中成藥品種有良園枇杷葉膏、痰咳清片、鎮咳寧糖漿、安嗽糖漿、蘇菲咳糖漿、舒肺糖漿、散痰寧糖漿、天一止咳糖漿、消咳寧片。
72.新癀片所含的西藥組分是吲哚美辛。
73.含有甘草、人參、鹿茸等成分的中成藥如培元通腦膠囊、益心通脈顆粒、活血通脈片,與降糖藥二甲雙胍、消渴丸、阿卡波糖和胰島素產生拮抗作用,導致 降糖效果降低。
74.嬰幼兒患者合理應用中藥的原則:(1)用藥及時,用量宜輕;(2)宜用輕清之品;(3)宜佐健脾和胃之品;(4)宜佐涼肝定驚之品;(5)不宜濫用滋補之品。
75.香加皮的不良反應表現主要為心律失常,中毒后多表現為血壓先升而后下降。
76.雷公藤的不良反應表現主要為急性腎衰。
77.細辛中的揮發油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最終可因呼吸中樞完全麻痹而致死。
78.苦杏仁的不良反應表現重者出現昏迷、驚厥、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79.罌粟殼不良反應表現為瞳孔極度縮小呈針尖樣,血壓下降。
80.珍菊降壓片的不良反應有胰腺炎、低鉀血癥、低氯血癥、低鈉血癥。珍菊降壓片所含的西藥成分是氫氯噻嗪。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執業藥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