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最佳選擇題 |
第 2 頁:配伍選擇題 |
第 3 頁:綜合分析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四、X型題(多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有2個或2個以上正確,少選或多選均不得分)。
91.北豆根的性狀特征為
A.呈細長圓柱形,彎曲,有分枝
B.表面多有細根,外皮易剝落
C.質韌,不易折斷,斷面不整齊
D.木質部放射狀排列,中心有髓
E.氣微,味苦
【答案】ABCD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根及根莖類中藥——北豆根的性狀鑒別”。北豆根藥材呈細長圓柱形,彎曲,有分枝,長可達50cm,直徑0.3~0.8cm。表面黃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彎曲的細根,并可見突起的根痕及縱皺紋,外皮易剝落。質韌,不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纖維細,木部淡黃色,呈放射狀排列,中心有髓。氣微,味苦。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E。
92.團螵蛸的性狀特征有
A.略呈圓柱形或半球形,由多層膜狀薄片疊成
B.上面帶狀隆起不明顯,底面平坦或有凹溝
C.體輕,質松而鈿
D.橫斷面可見外層為海綿狀物
E.氣微腥,味淡或微咸
【答案】ABCD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動物類中藥——桑螵蛸的性狀鑒別”。團螵蛸(又稱軟螺蛸)略呈圓柱形或半球形,由多層膜狀薄片疊成,長2.5~4cm,寬2~3cm。表面淺黃褐色,上面帶狀隆起不明顯,底面平坦或有凹溝。體輕,質松而韌,橫斷面可見外層為海綿狀物,內層為許多放射狀排列的小室,室內各有一細小橢圓形的卵,深棕色,有光澤。氣微腥,味淡或微咸。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E。
93.礦物類中藥的性狀鑒別除對礦物的形狀、大小顏色、質地、氣味進行鑒別外,還應注意檢查其
A.硬度、相對密度、條痕色
B.透明度
C.斷口、有無磁性
D.化學組成
E.光澤、解理
【答案】ABC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礦物類中藥的性狀鑒別”。礦物類中藥的性狀鑒別除對礦物的形狀、大小顏色、質地、氣味進行鑒別外,還應注意檢對其硬度、相對密度、條痕色、透明度、光澤、解理、斷口、有無磁性。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E。
94.在高等動物的膽汁中,膽汁酸是一類24個碳原子的膽烷酸的衍生物,存在于動物膽汁中,膽汁酸的結構特點為
A.是甾類化合物,具甾體母核
B.17位連有β-戊酸側鏈
C.為三萜類化合物
D.17位有不飽和內酯環
E.多與甘氨酸或;撬嵋怎0锋I結合,并以鈉鹽形式存在
【答案】AB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膽汁酸的結構特點”,在高等動物膽汁中發現的膽汁酸通常是24個碳原子的膽烷酸的衍生物。天然膽汁酸是膽烷酸的衍生物,在動物的膽汁中它們通常與甘氨酸或牛磺酸的氨基以酰胺鍵結合成甘氨膽汁酸或牛磺膽汁酸,并以鈉鹽形式存在。所以,選項E的敘述是正確的。膽烷酸的結構中有甾體母核,其中B/C環稠合皆為反式,C/D環稠合也多為反式,而A/B環稠合有順反兩種異構體形式。所以,選項A的敘述是正確的。母核上的C-10位和C-13位碳的角甲基皆為β-取向,C-17位上連接的戊酸側鏈也是β-取向。所以,選項B的敘述是正確的。膽汁酸的結構中多有羥基存在,羥基結合點往往在C-3、C-7和C-12位上,羥基的取向既有α型也有β型。有時在母核上也可見到雙鍵、羰基等基團的存在。甾體母核A/B環為順式稠合時稱為正系,若為反式稠合則為別系,如膽酸為正系,別膽酸則為別系。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E。
95.綠原酸具有如下哪些性質
A.酸性
B.堿性
C.易溶于熱水、甲醇、丙酮,微溶于乙酸乙酯
D.易溶于乙醚、氯仿等
E.分子結構中有酯鍵,易被堿水解
【答案】AC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綠原酸的理化性質”。綠原酸的理化性質有:①性狀:針狀結晶(水),熔點208℃,-35.2°(甲醇)。②酸性:呈較強的酸性,能使石蕊試紙變紅,可與碳酸氫鈉形成有機酸鹽。③溶解性:可溶于水,易溶于熱水、乙醇、丙酮等親水性溶劑,微溶于乙酸乙酯,難溶于乙醚、三氯甲烷、苯等有機溶劑。④化學性質:分子結構中含酯鍵,在堿性水溶液中易被水解。在提取分離過程中應避免被堿分解。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CE。
96.蛤蚧和金錢白花蛇的共同點有
A.含蛋白質、脂肪及鳥嘌呤核苷
C.脊索動物門
E.除去內臟的干燥動物體、
【答案】CD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常用動物類中藥——蛤蚧和金錢白花蛇的共同點”:
(1)蛤階為脊索動物門爬行綱壁虎科動物蛤蚧除去內臟的干燥體,主產于廣西龍津、大新、白色、容縣等地。云南、廣東、福建等省亦產。廣西、江蘇等省區已人工養殖。
(2)金錢白花蛇為脊索動物門爬行綱眼鏡蛇科動物銀環蛇的幼蛇除去內臟的干燥體。主產于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江西、浙江亦產。廣東、江西等省有養殖。
從上面敘述可以看出,蛤蚧和金錢白花蛇的共同點有:①均來源于脊索動物門;②均為除去內臟的干燥體;③主產地兩者都有廣西。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DE。
97.苷鍵的裂解反應可使苷鍵斷裂,其目的在于了解
A.苷類的苷元結構
B.所連接的糖的種類
C.所連接的糖的組成
D.苷元與糖的連接方式
E.糖與糖的連接方式
【答案】ABCD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苷鍵的裂解”。苷鍵裂解反應是研究多糖和苷類的重要反應。通過裂解反應使苷鍵切斷,其目的在于了解組成苷類的苷元結構及所連接的糖的種類和組成,決定苷元與糖以及糖與糖之間的連接方式。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E。
98.軟膏劑的基質應具備的條件有
A.能與藥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并能吸收分泌液
B.具有適宜的稠度、黏著性,無刺激性
C.不妨礙皮膚的正常功能與傷口愈合
D.應與藥物結合牢固
E.不與藥物產生配伍禁忌
【答案】ABC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軟膏劑基質的選用”。軟膏劑基質的選用,應根據醫療要求、藥物性質及皮膚患處的生理病理狀況來決定。理想基質應具備:①具有適宜的稠度、黏著性和涂展性,能與藥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②為藥物的良好載體,有利于藥物的釋放和吸收;③性質穩定,與藥物無配伍禁忌。④不妨礙皮膚的正常功能與傷口的愈合,且無刺激性。⑤易洗除,不污染衣物。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E。
99.不和大多數生物堿沉淀試劑發生沉淀反應的是
A.苦參堿
B.偽麻黃堿
C.麻黃堿
D.小檗堿
E.烏頭堿
【答案】BC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麻黃生物堿的鑒別反應”。麻黃堿和偽麻黃堿不與一般生物堿沉淀試劑發生沉淀反應。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C。
100.用溫和酸水解法可使強心苷中哪些苷鍵開裂
A.苷元與α-去氧糖之間的苷鍵
B.α-去氧糖和α-去氧糖之間的苷鍵
C.α-去氧糖與α-羥基糖之間的苷鍵
D.苷元與α-羥基糖之間的苷鍵
E.α-羥基糖和α-羥基糖之間的苷鍵
【答案】AB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強心苷的溫和酸水解”。溫和酸水解:用稀酸如0.02~0.05mol/L的鹽酸或硫酸,在含水醇中經短時間加熱回流,可使I型強心苷水解為苷元和糖。因為苷元和α-去氧糖之間、α-去氧糖與α-去氧糖之間的糖苷鍵極易被酸水解,在此條件下即可斷裂。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
101.固體分散體中載體對藥物的作用是
A.增加藥物的比表面積
B.加快了藥物的溶出速率
C.確保藥物的高度分散性
D.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E.水溶性載體可改善藥物的潤濕性
【答案】ABCD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固體分散技術”。固體分散技術使藥物高度分散于固體基質中,增加了藥物的比表面積,加快了藥物的溶出速率,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E。
102.膠劑按原料來源可分為
A.皮膠類
B.骨膠類
C.甲膠類
D.筋膠類
E.角膠類
【答案】ABC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膠劑的分類'按原料來源,膠劑分為:①皮膠類:以動物皮為原料,如以驢皮、豬皮為原料制成的阿膠與新阿膠,以牛皮為原料制成的黃明膠。②骨膠類:以動物骨骼等為原料,如狗骨膠、鹿骨膠。③甲膠類:以動物甲殼等為原料,如龜甲膠、鱉甲膠。④甲膠類:以動物骨化的角為原料,如鹿角膠。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E。
103.下列哪些可作為氣霧劑的拋射劑
A.環己烷
B.正丁醇
C.正丁烷
D.氮氣
E.二氧化碳
【答案】CD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氣霧劑的拋射劑”。氣霧劑的拋射劑分為三類:①氟氯烷烴類,現已禁用。較有應用前景的有四氟乙烷、七氟丙烷等。②碳氫化合物及惰性氣體,如丙烷、異丁烷、正丁烷、氮氣、二氧化碳等。③二甲醚,為一種無色氣體。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DE。
104.制備固體分散體常用的水溶性載體材料有
【答案】CD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固體分散體的常用載體”。制備固體分散體常用的載體材料有水溶性、難溶性和腸溶性三種。①水溶性載體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二醇類、聚乙烯吡咯烷酮類)、表面活性劑、有機酸及糖類(如山梨醇、蔗糖)等。②難溶性載體材料:纖維素(如乙基纖維素)、聚丙烯樹脂類等。③腸溶性載體材料:纖維素類(如醋酸纖維素酞酸酯)、聚丙烯樹脂類(如II號、III號丙烯酸樹脂)等。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D。
105.云連的主產地為
A.四川
B.西藏
C.云南
D.廣西
E.河南
【答案】BC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常用根及根莖類中藥——云連的主產地”。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以上三種依次習稱“味連”“雅連”“云連”。
①味連:主產于重慶石柱縣,四川洪雅、峨眉等地。湖北、陜西、甘肅等地亦產。主要為栽培品,野生已不多見。為商品黃連的主要來源。
、谘胚B:主產于四川洪雅、峨嵋等地,為栽培品,極少野生。
、墼七B:主產于云南德欽、碧江及西藏東南部,原系野生,現有栽培。
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C。
106.藻類的特征包括
A.含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
B.生活方式為自養
C.絕大多數為水生
D.—般不含色素
E.光合作用產物相同
【答案】ABC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藻類的特征”。藻類植物含有各種不同的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生活方式為自養,絕大多數是水生的。不同的藻類因含特殊的色素,使藻體顯不同的顏色。各種藻類的光合作用產物及貯藏養分不同。藻類常含多聚糖、糖醇、糖酸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膽堿、蛋白質、甾醇以及碘、鉀、鈣、鐵等無機元素。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E。
107.下列化合物屬于雙糖類的有
A.D-葡萄糖
B.L-鼠李糖
C.蕓香糖
D.D-半乳糖
E.槐糖
【答案】C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黃酮苷中糖的分類”。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多以苷類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種類、數量、連接位置及連接方式不同,可以組成各種各樣的黃酮苷類。組成黃酮苷的糖類主要有:①單糖類: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及D-葡萄糖醛酸等;②雙糖類:槐糖、龍膽二糖、蕓香糖、新橙皮糖、刺槐二糖等;③三糖類:龍膽三糖、槐三糖等;④酰化糖類:2-乙酰葡萄糖、咖啡酰基葡萄糖等。所以,選項C、E均屬于雙糖類,選項A、B、D均屬于單糖類。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E。
108.用于區別甾體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方法有
A.泡沫試驗
B.芳香醛-硫酸反應
C.三氯乙酸反應
D.五氯化銻試驗
E.Liebermann-Burchard反應
【答案】C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皂苷的顯色反應”。
、俅佐-濃硫(Liebeimarm-Bur-chard)反應:將樣品溶于醋酐中,加入濃硫酸醋酐(1∶20)數滴,呈黃—紅—藍—紫—綠等顏色變化。此反應可以區分三萜皂苷和留體皂苷,前者最后呈紅色或紫色,后者最終呈藍綠色。
、谌纫宜岱磻簩⒑趔w皂苷樣品的氯仿溶液滴在濾紙上,加一滴三氯乙酸試液,加熱至60℃,生成紅色漸變為紫色。在同樣條件下,三萜皂苷必須加熱至100℃才能顯色,也生成紅色漸變為紫色,可用于紙層析。
、鄯枷闳-硫酸或高氯酸反應:在使用芳香醛的顯色反應中,以香草醛最為普遍,其顯色靈敏,常作為甾體皂苷的顯色劑。除香草醛外,還有對-二甲氨基苯甲醛。
、芪迓然R反應:將皂苷樣品溶于三氯甲烷或醇后,點于濾紙上,噴以20%五氯化銻的
三氯甲烷溶液(不應含乙醇和水),干燥后60℃~70℃加熱,顯藍色、灰藍色或灰紫
色斑點。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E。
109.膽汁酸的顯色反應有
A.Legal反應
B.Pettenkofer反應
C.Keller-Kiliani反應
D.Gregory Pascoe反應
E.Hammarsten反應
【答案】BD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膽汁酸的鑒別”。膽汁酸的顯色反應有:
①Pettenkofer反應:是根據蔗糖在濃硫酸作用下生成羥甲基糠醛,后者與膽汁酸縮合生成紫色物質的原理而進行的,所有的膽汁酸皆呈陽性反應。
②Gregory Paseoe反應:取1ml膽汁加6ml45%硫酸及1ml 0.3%糠醛,密塞振搖后在65℃水浴中放置30分鐘,溶液顯藍色。
、跦ammarsten反應:用20%的鉻酸溶液溶解少量樣品,溫熱,膽酸顯紫色,鵝去氧膽酸不顯色。
、茜摅w母核的顯色反應,亦適用于膽汁酸的鑒別。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DE。
110.鞣質的通性為
A.具有還原性,易氧化
B.能和蛋白質或生物堿生成難溶于水的沉淀
C.能與三氯化鐵反應呈藍黑色或綠黑色,與鐵氰化鉀反應呈深紅色
D.能與重金屬鹽如醋酸鉛反應產生沉淀
E.易溶于極性溶劑
【試題客案】ABCD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鞣質的理化性質”。鞣質的理化性質有:
、傩誀睿瑚焚|多為無定形粉末,分子量在500~3000,呈米黃色、棕色、褐色等,具有吸濕性。
②溶解性:鞣質具有較強的極性,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親水性溶劑,也可溶于乙酸乙酯,難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等親脂性溶劑。
、圻原性:鞣質是多元酚類化合物,易被氧化,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能還原多倫試劑和費林試劑。
、芘c蛋白質作用.:鞣質可與蛋白質結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復合物沉淀。實驗室一般使用明膠進行鑒別、提取和除去鞣質。
⑤與三氯化鐵作用:鞣質的水溶液可與三氯化鐵作用呈藍黑色或綠黑色,通常用以作為鞣質的鑒別反應。
、夼c重金屬作用:鞣質的水溶液能與乙酸鉛、乙酸銅、氯化亞錫等重金屬鹽產生沉淀。這一性質通常用于鞣質的提取分離或除去中藥提取液中的鞣質。
、吲c生物堿作用:鞣質為多元酚類化合物,具有酸性,可與生物堿結合生成難溶于水的沉淀。常作為生物堿的沉淀反應試劑。
⑧與鐵氰化鉀的氨溶液作用:鞣質的水溶液與鐵氰化鉀氨溶液反應呈深紅色,并很快變成棕色。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E。
111.藥材軟化程度的檢查方法包括
A.彎曲法
B.指掐法
C.穿刺法
D.手捏法
E.劈裂法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軟化程度的檢查方法”。藥材在水處理過程中,要檢查其軟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習慣稱“看水性”“看水頭”,常用檢查法有彎曲法、指掐法、穿刺法、手捏法。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
112.礦物中水的存在形式是
A.吸附水或自由水
B.結晶水
C.結構水
D.分子水
E.水原子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礦物中水的存在形式”。水在礦物中的存在形式可分為:①吸附水或自由水:水分子不加入礦物的品格構造。②結晶水:水以分子形式參加礦物的品格構造,如石膏(CaS04·2H20)、膽礬(CuS04、5H20)等。③結構水:水以H+或0H_等離子形式參加礦物的品格構造,如滑石Mg3(Si4Oi0)(0H)2等。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
113.川烏炮制的基本過程
A.凈川烏分檔,用水浸泡至內無干心
B.凈川烏分檔,用水浸漂至有麻舌感
C.用水煮或蒸至內無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
D.用甘草、干姜煮至內無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
E.煮或蒸后取出,晾至六成干時或悶潤后切厚片干燥
【答案】ACE
【解析】本題考查的要點是“川烏的炮制方法”。川烏炮制的過程是取川烏,用水浸泡至內無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時,或蒸6~8小時,至取個大及實心者切開無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而成。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E。
114.浸漬法的應用特點為
A.通常用不同濃度的乙醇或白酒作溶劑
B.適用于黏性藥物制劑的提取
C.適用于價格低廉的芳香藥材的浸提
D.能直接制得高濃度的制劑
E.適用于含新鮮的易于膨脹藥物制劑的提取
【答案】ABCE
【解析】本題考查的要點是“浸漬法”。浸漬法是取適當粉碎的飲片,置有蓋容器中,加入規定濃度的適量乙醇,密蓋,攪拌或振搖,浸漬3~5天或規定的時間,傾取上清液,再加入溶劑適量,依法浸漬至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合并浸出液,加溶劑至規定體積后,靜置24小時,濾過,即得。此法適用于樹脂類藥材、新鮮及易于膨脹的藥材及價格低廉的芳香性藥材等制備酊劑。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E。
115.眼膏劑最常用的基質是
A.聚乙二醇
B.二甲基硅油
C.羊毛脂
D.凡士林
E.液體石蠟
【答案】CDE
【解析】本題考查的要點是“眼膏”。眼膏劑系指藥物與適宜基質制成的供眼用的無菌軟膏劑。眼膏劑常用的基質由凡士林8份,液體石蠟、羊毛脂各1份混合制成,可根據氣溫適當增減液體石蠟用量。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DE。
116.影響化學反應速度的因素敘述正確的是
A.溫度升高,反應速度加快
B.—級降解反應中,藥物濃度與反應速度成正比
C.pH值越高制劑穩定性越強
D.固體吸濕后結塊、潮解
E.光線照射可能發生氧化反應
【答案】ABDE
【解析】本題考查的要點是“藥物化學降解影響因素”。一級降解反應的速度與制劑中藥物濃度成正比。溫度升高,通常反應速度加快。液體制劑只有在某一特定的pH值范圍內比較穩定,易水解的藥物制成液體制劑應采取適當的措施延緩其水解,或將其制成固體制劑。光可提供化學反應所必需的化學能。制劑成分的變化反應均可因光線照射而發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DE。
117.金釵石斛的性狀特征有
A.扁圓柱形
B.表面金黃色或黃中帶綠色
C.有深縱溝
D.斷面較平坦而疏松
E.氣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全草類中藥——石斛的性狀特征”。金釵石斛呈扁圓柱形,長20~40cm,直徑0.4~0.6cm,節間長2.5~3cm。表面金黃色或黃中帶綠色,有深縱溝。質硬而脆,斷面較平坦而疏松。氣微,味苦。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
118.藥用部分是動物干燥全體的藥材有
A.全蝎
B.斑蝥
C.蜈蚣
D.鱉甲
E.蛤蚧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常用動物類中藥的加工”。
①全蝎:為節肢動物門蛛形綱鉗蝎科動物東亞鉗蝎的干燥體,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鹽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撈出,置通風處,陰干,所以全蝎的藥用部分是全蝎的干燥全體。
②斑蝥:為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或黃黑小斑蝥的干燥體,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時捕捉,悶死或燙死,曬干,所以斑蝥的藥用部分是斑蝥的干燥全體。
③蜈蚣:為節肢動物門多足綱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體,所以蜈蚣的藥用部分是蜈蚣的干燥全體。
、荀M甲:為脊索動物門爬行綱鱉科動物鱉的背甲,所以鱉甲的藥用部分是鱉甲的干燥全體。
、莞蝌唬簽榧顾鲃游镩T爬行綱壁虎科動物蛤蚧除去內臟的干燥體,所以蛤蚧的藥用部分不是蛤蚧的干燥全體。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
119.以下為銀柴胡的性狀特征的是
A.呈類圓柱形,偶有分枝,長15~40cm,直徑0.5~2.5cm
B.表面淺棕黃色至淺棕色,有扭曲的皺紋即支根痕,多具孔穴狀或盤狀,習稱“砂眼”,從砂眼處折斷可見棕色裂隙中有細砂散出
C.根頭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狀突起的芽苞、莖或根莖的殘基,習稱“珍珠盤”
D.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黃、白色相間的放射狀紋理
E.氣微,味甘
【答案】ABCDE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常用根及根莖類中藥——銀柴胡的性狀鑒別”。銀柴胡藥材的性狀特征為:呈類圓柱形,偶有分枝,長15~40cm,直徑0.5~2.5cm。表面淺棕黃色至淺棕色,有扭曲的皺紋即支根痕,多具孔穴狀或盤狀,習稱“砂眼”,從砂眼處折斷可見棕色裂隙中有細砂散出。根頭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狀突起的芽苞、莖或根莖的殘基,習稱“珍珠盤”。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黃、白色相間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甘。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E。
120.來源于豆科植物的藥材有
A.葛根
B.黃芪
C.甘草
D.苦參
E.北豆根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常用根及根莖類中藥的來源”。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干燥根。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莖?鄥槎箍浦参锟鄥⒌母稍锔1倍垢鶠榉兰嚎浦参矧鸶鸬母稍锔o,不是來源于豆科植物。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