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炎對患者的影響
對小兒智力有影響嗎? 結核性腦膜炎是小兒結核病中一種最嚴重的疾病,是全身性結核的一部分,是結核桿菌經血液循環進入腦組織所引起。
結核性腦膜炎早期表現為患兒精神狀態改變,如原來比較安靜的小兒變得煩躁好哭,或者本來活潑的小兒變得精神呆滯,不喜歡游戲。還可有低熱、食欲減退、嘔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現,年長兒可自訴頭痛。如果病情嚴重,小兒頭痛呈持續性并加重,嘔吐加重并可變為噴射性,逐漸出現喜睡,還可出現抽搐,抽搐停止后小兒神志清醒。病情進一步加重則出現昏迷,頻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癱瘓。還可出現呼吸不規則,部分病人死亡。
結核性腦膜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規則,可出現腦積水、腦出血、肢體癱瘓、癲癇、失明、智力低下等嚴重后遺癥。
預防結核性腦膜炎最基本方法是防止小兒受到結核菌感染,對小兒要做好預防接種,出生后即接種卡介苗,每隔3~4年復種,并避免接觸結核病人。當小兒出現反復低熱、咳嗽不易治愈時,應到醫院拍胸片,如確定為肺結核應徹底治療,以防向腦部擴散。如果小兒出現長期低熱,精神狀態發生改變,持續頭痛、嘔吐應到醫院檢查腦脊液,如果確診為結核性腦膜炎,要徹底、正規地治療,減少后遺癥的發生。
化膿性腦膜炎會影響小兒智力嗎?
化膿性腦膜炎是小兒常見的,由各種化膿性細菌引起的腦膜炎癥。以發熱、頭痛、嘔吐、煩躁等癥狀為主要表現。神經系統檢查和腦脊液檢查異常。由于小兒抵抗力較弱,血腦屏障發育未完善,細菌易進入大腦神經系統。一般為身體其他部位感染引起敗血癥,細菌進入大腦所致。部分由于中耳炎、頭部外傷后感染,細菌直接進入腦膜所致。
兒童時期起病急,高熱可達39℃以上,小兒常訴劇烈頭痛,精神差,乏力,食欲減退,嘔吐頻繁。起病時小兒神志清醒,病情進展可發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語雜亂,不能正確辨別方向,抽風,昏迷。病情嚴重者在發病后24小時內就出現抽風及昏迷。如果未及時治療,病情進展,小兒頸部僵硬,頭向后仰,背部僵硬,小兒整個身體向背后彎曲似“弓”樣,醫學上稱角弓反張。小兒還可出現呼吸不規則,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部分小兒皮膚有出血點。
較小的病兒由于囟門還沒有閉合,骨縫可以裂開,所以癥狀出現晚,先有發熱和呼吸道感染或腹瀉癥狀,以后出現嗜睡、煩躁、易受驚嚇、尖聲哭叫、眼球固定,有時用手打頭,搖頭,往往到出現驚厥時才引起家長注意。
由于病變可引起腦膜粘連和腦實質的損害,因此可以出現顱神經麻痹、失明、聽力障礙、肢體癱瘓、癲癇及智力減退等后遺癥。
該病的治療主要是根據腦脊液涂片和培養找到細菌,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抗生素使用要早,劑量要大,療程要夠,爭取減少后遺癥的發生。還要對癥處理高熱,控制抽風,減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還要使用激素減少顱內炎癥粘連。
由于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部分小兒可出現智力減退,另一部分小兒可出現失明,聽力減退,可以間接地影響小兒智力發育,所以要積極預防。小兒應加強營養,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腦炎流行期間少到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的小兒或成人,有感染時盡早到醫院治療,治療要徹底,防止發展成敗血癥,甚至引起化膿性腦膜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