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動力學
原理——建立數學模型并用速率論的理論來揭示外源化學物數量在生物轉運和轉化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
時量關系是毒物動力學研究的核心問題
毒物動力學研究的目的是
求出動力學參數,以闡明不同染毒頻度、劑量、途徑下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特征,為完善毒理學試驗設計提供依據
根據毒物時量變化規律與毒理學效應之間的關系,解釋毒作用機制,用于人的危險度評價
經典毒物動力學
⑴基本概念
①速率類型——按照化學物在體內轉運或轉化的速率不同可分為一級速率過程和零級速率過程。
一級速率過程指毒物在體內某一瞬間的變化速率與其瞬時含量的一次方呈正比。特點為:毒物的生物半衰期恒定;單位時間內消除毒物的量與體存量成正比;其對半數時量曲線為一條直線
零級速率過程指毒物在體內某一瞬間的變化速率與其瞬時含量的零次方呈正比。特點為:單位時間內消除毒物的量恒定,相當于機體的最大消除能力,而與體存量無關;其半對數時量曲線為一條直線。需要載體轉運或限速酶代謝的毒物在體內過程符合零級速率
②房室模型——指在動力學上相互之間難以區分的,轉運和轉化性質近似的組織、器官和體液。凡是轉運和轉化速率相似者,均可視為同一房室。如果毒物入血后能迅速而均勻的分布于全身并呈現出一致的消除過程時,可視為一房室模型。
⑵基本參數
表觀分布容積VD——是表示外源化學物在體內的分布容積的重要參數。該參數只有在外源化學物均勻分布于全身組織時才與其真正占有的生理容積相等,十分罕見。VD值越大,表示毒物在體內分布的范圍越廣。當VD分別為0.05,0.2,0.5時,表示毒物主要在血漿、細胞外液或全身分布
消除速率常數Ke——表示單位時間內外源化學物從體內消除的量占體存總量的比例。Ke越大,外源化學物從機體內消除的速度越快
曲線下面積AUC——指外源化學物從血漿中出現開始到完全消除為止這一時間過程內時量曲線下覆蓋的總面積。AUC越大,從機體消除的速度越慢
半減期
清除率
生物利用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