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原化學組成
大分子蛋白質,分子量大于10000者,可含有大量不同的抗原決定簇,是最強的免疫原。如異種血清蛋白、酶蛋白及細菌毒等,是強免疫原蛋白質的例子。
多糖是重要的天然抗原,純化多糖或糖蛋白、脂蛋白以及糖脂蛋白等復合物中的糖分子部分都具有免疫原性。在自然界,許多微生物有富含多糖的莢膜或胞壁,細菌內毒素是脂多糖,以及一些血型抗原(A、B、C、H)也是多糖。
核酸分子多無免疫原性,但如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為核蛋白則有免疫原性。在自身免疫病中,可見對天然核蛋白誘導的免疫應答產生的抗DNA或RNA抗體。
此外,多肽類激素如胰島素雖為小分子量(6000)亦具有免疫原性。來自一種動物的胰島素,如長期用于另一種動物,亦能誘導免疫應答產生抗體。
兒童行為指導技能
1.取得信任。與兒童建立良好關系,取得他們的信任與配合,是行為治療的基礎。態度要熱情、耐心,避免主觀武斷、講大道理,更不可對患兒加以訓斥。
2.了解兒童全面信息,包括心理衛生問題的發生經過、原因;兒童隹長發育現狀、家庭背景、學校生活情況;對指導者的態度及在現場所表現出的行為等。必要時輔以醫學檢查,確定有無生物性病因。
3.確定靶行為。通過行為分析,確定主要靶行為,作為主要矯治目標,制訂矯治計劃,堅持依計劃實施;及時進行效果評估,為調整矯治計劃提供依據。行為矯治不提倡面面俱到。
4.取得養育者的充分配合。要同時對兒童的主要養育者(家長、教師乃至保姆等)也進行指導,取得他們的配合,對治療效果的鞏固至關重要。
5.消除副作用。指導或治療本身不能有損兒童的心身健康,即: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不能大于問題行為本身;如果發現指導/矯治方法不適合,應立即停止。
6.遵循治療道德準則:①實施指導必須取得被矯治兒童父母的同意,讓他們了解實施程序和目的。實施計劃應符合常理,可公開。②慎重選用對兒童具有最大效果及最小傷害的方法。較適宜者為各種正向的強化法,盡量少用懲罰式方法。③指導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或取得相應的資格。這是保障矯治方案的實施有可行性、合理性的基本前提。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