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血壓注意事項
(1)血壓可隨季節、晝夜、環境、情緒等影響而有較大波動,有時相差甚大,因此連續觀察血壓升高幅度、波動范圍、變化趨勢才有較大臨床意義。
(2)低于12歲的兒童(特別是3~6歲以內)、妊娠婦女、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第四期(聲音突然變小而低沉)的汞柱數值較接近舒張壓值。
(3)血壓測量時柯氏音第二期有時為無聲,稱為“聽音間隙”,這種現象可導致高估舒張壓或低估收縮壓的錯誤。
(4)重復測量血壓時應將氣袖完全放氣2-3分鐘后再測或放氣后囑被檢者高舉上臂以減輕靜脈充血,這樣可避免“聽音間隙”所導致的錯誤。 (5)柯氏音第四期約持續5-10mmHg,若大于20mmHg時,應將變音時的汞柱數值和聲音消失時的汞柱數值分別記錄之,如160/90/68mmHg。若僅有變音而無聲音消失時,應以變音的汞柱數值為舒張壓。記錄形式應為110/75-0mmHg。
(6)血壓計氣囊的寬度應為被測肢體周徑的40%(測上肢血壓時成人用氣囊寬度一般為12~14cm);氣囊長度約為被測肢體周徑的80%(60%-100%)。氣囊太短或太窄易致血壓讀數偏高。
(7)某些情況下(如多發性大動脈炎等)應雙側上肢血壓對照檢查;主動脈縮窄時,應測下肢血壓;若疑有體位性低血壓時,在病人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測量其臥位、坐位和站立位時的血壓值,但應在體位變動2分鐘后測血壓;血壓計仍應與心臟在同一水平。
兒童行為指導方法
1.系統脫敏:簡常用兒童行為治療技術之一。“脫敏”指逐步消除兒童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反應的過程,常用于矯治各種神經官能癥、焦慮和恐懼情緒。
2.正性強化:當兒童出現所期望的心理目標,或表現出某種符合要求的行為時。通過獎勵加以強化,鼓勵該行為出現頻率增加。可用于矯治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習困難等行為問題,也可用于建立新的良好行為。
3.負性強化:通過讓兒童表現出某種良好行為,以擺脫某種不愉快刺激,也能促使良好行為出現頻率的增加,此即負性強化,可用于矯治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情緒障礙和多種行為問題。
4.感覺統合治療:“感覺統合”,指個體對進入大腦的視、聽、觸等各種感覺刺激信息,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形成有效組合的過程。若進入大腦的各種感覺信息不能在大腦皮層內形成有效組合,可導致心理發展缺陷,稱感覺統合失調。學齡兒童中約5%~l0%可因這方面的明顯缺陷,導致學習困難、情緒障礙、行為異常等問題。針對這些表現所沒計出的訓練方法,從負責身體平衡、方向和速度的內耳前庭系統、肌肉關節和皮膚等處輸入各種感覺,誘導兒童自己去統合這些感覺,促進腦的神經生理發展,以便表現各種適應性反應。訓練器具包括滑板車、平衡木、吊纜、秋千、大籠球等。通過特別設汁和安排的系列性游戲活動,可有效改善患兒的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軀體協調平衡能力差、自傷等癥狀。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