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6公衛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復習筆記匯總
空氣樣品采集
一般需要用空氣采樣器采集,用于檢測微生物或化學因子,包括毒物。空氣中細菌和真菌還可使用平板沉降法。空氣采樣器有不同的分類方法,種類繁多,如按流量的不同,采樣器可分為大、中、小三類:≥500L/min為大流量,499~11L/min為中流量,≤10L/min為小流量;根據采樣器所用介質性質可分為固體采樣器和液體采樣器;根據采樣器的工作原理可分為撞擊式、沉降式、過濾式、靜電吸附式、旋風式和離心撞擊式六種。平板沉降法由于方法簡單,不需要特殊設備,雖然準確性低于儀器法,但仍被廣泛應用,采樣方法是將瓊脂平板置于各采樣點,打開平皿蓋,扣放于平皿旁,暴皿于規定時間后立即蓋好蓋送檢;注意根據房間面積確定采樣布點,室內面積<30m2時,設內、中、外對角線3點,距墻壁1m,距地面高1.5ml;>30m2者,設4 角及中央5點,距墻壁1m,采樣高度距地面高1.5m處。
血氣分析的標本采集
(1)采血部位:血氣分析的最佳標本是動脈血,能真實地反映體內的氧化代謝和酸堿平衡狀態,常取部位是肱動脈、股動脈、前臂動脈等,也可用動脈化毛細血管血,只是PO2低于動脈血;靜脈血也可供作血氣測定,但與動脈血差別較大。
(2)抗凝集的選擇:因需測定全血血氣,所以必須抗凝,一般用肝素抗凝(最適用肝素鋰,濃度為500-1000U/ml)。
(3)注意防止血標本與空氣接觸,應處于隔絕空氣的狀態。與空氣接觸后可使PO2升高,PCO2降低,并污染血標本。
(4)標本放置時間:宜在30分鐘之內檢測,否則,會因為全血中有活性的RBC代謝,不斷地消耗O2,并產生CO2,而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如30分鐘內不能檢測,應將標本置于冰水中保存,最多不超過2小時。
(5)采血前應讓病人在安定舒適狀態,避免非靜息狀態造成的誤差。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