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Quchangwei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麻疹病情輔助檢查
(一)周圍血象:出疹期白細胞計數常降至4000~6000/mm3,尤以中性粒細胞下降為多。
(二)分泌物涂片:檢查多核巨細胞鼻咽、眼分泌物及尿沉渣涂片,以瑞氏染色,顯微鏡下可見脫落的上皮多核巨細胞。在出疹前后1~2天即可陽性,比麻疹粘膜斑出現早,對早期診斷有幫助。
(三)病毒學檢查:應用熒光標記特異抗體檢測鼻粘膜印片或尿沉渣,可在上皮細胞或白細胞內找到麻疹抗原,陽性有診斷價值。早期從鼻咽部及眼分泌物和血液白細胞中分離到麻疹病毒可肯定診斷。恢復期血清血凝抑制及補體結合抗體有4倍以上增高或發病1個月后抗體滴度大于1∶60,均有助診斷。特異性IgM測定也有早期診斷價值。
胸外心臟按壓方法
術者兩只手掌根重疊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處。肘關節伸直,借助身體之重力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壓。按壓應使胸骨下陷4-5cm(嬰幼兒下陷1-2cm)后,突然放松。按壓頻率l00次/分鐘。單人搶救時,每按壓30次,俯下做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30:2)。按壓5個循環周期(約2分鐘)對病人作一次判斷,主要觸摸頸動脈(不超過5秒)與觀察自主呼吸的恢復(3-5秒)。雙人搶救時,一人負責胸外心臟按壓,另一人負責維持呼吸道通暢,并做人工呼吸,同時監測頸動脈的搏動。兩者的操作頻率為5:1.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