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隊列研究
一、A1
1、在隊列研究中,結局的確切概念是指
A、統計檢驗結果
B、暴露屬性的分組結果
C、觀察中出現了預期結果的事件
D、觀察期限的終止時間
E、研究隊列中存在的混雜結果
2、區分歷史性隊列研究與前瞻性隊列研究的依據是
A、依據追蹤觀察的時間
B、依據所獲結果檢驗水平
C、依據暴露程度
D、依據研究對象進入隊列時間
E、依據論證強度
3、隊列研究設計在確定暴露因素時要全面考慮的問題有
A、定量指標、暴露水平、暴露時間、暴露連續性
B、定性指標、暴露早晚、暴露方式、暴露終止時間
C、等級指標、暴露先后、暴露主次、暴露起始期
D、量化指標、暴露有無、暴露來源、暴露間歇期
E、概率指標、暴露性質、暴露強弱、暴露組距長短
4、隊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尋找病因線索
B、探討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發病情況及其差別,并驗證病因假說
C、探討干預措施在干預組與非干預組的效果及差別,評價干預效果
D、探討病例組與對照組之間對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別,檢驗病因假說
E、描述疾病組與對照組的分布特征,進行臨床比較
5、隊列研究的研究對象是
A、患某病的人群
B、健康人群
C、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D、患某病且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E、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6、隊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A、調查者必須在研究人群發病或發生死亡前開始研究,并同時確定暴露情況
B、調查者必須根據疾病或死亡發生前就已經存在的暴露因素對研究人群分組,并追蹤該人群中的新發病例或死亡者
C、調查者必須在研究開始就分清人群隊列
D、調查者必須選擇病例和合適的對照,并確定暴露組發病的危險是否大于非暴露組
E、以上均不是
7、下列哪一條不是隊列研究的特點
A、主要的偏倚有選擇偏倚、失訪偏倚、信息偏倚和混雜偏倚
B、暴露人年的計算繁瑣
C、結果可靠,多用于稀有之病
D、能直接估計因素與發病聯系和相關程度,可計算發病率
E、因素的作用可分為等級,以便計算劑量-反應關系
8、評價某致病因素對人群危害程度使用
A、RR
B、AR
C、PAR
D、ARP
E、死亡比例
9、比較甲、乙兩地的死亡率大小,要用哪個指標
A、RR
B、AR
C、OR
D、SMR
E、AR%
10、相對危險度(RR)是隊列研究中反映暴露與發病(死亡)關聯強度的指標,下列說法哪一個是正確的
A、RR95%可信區間(CI)的上限>1,認為暴露與疾病呈“正”關聯,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險因素
B、RR95%CI的下限<1,認為暴露與疾病呈“負”關聯,即暴露因素是保護因素
C、RR95%CI的下限>1,認為暴露與疾病呈“負”關聯,即暴露因素是保護因素
D、RR95%CI包括1,則認為暴露因素與疾病有統計學聯系
E、RR95%CI包括1,則認為暴露因素與疾病無統計學聯系
11、在隊列研究中,對關聯強度進行統計學檢驗的無效假設是
A、RR=0
B、RR=1
C、RR>1
D、RR<1
E、RR>0
12、確定某因素與某病的聯系強度用
A、某人群中該病的發病率
B、某人群中該病的患病率
C、某人群中該病的死亡率
D、某人群中該病的暴露率
E、相對危險度
13、衡量某因素和某疾病間聯系強度的最好指標是
A、總人群中疾病的發生率
B、暴露者中疾病的發生率
C、因素的流行率
D、相對危險度
E、特異危險度
14、關于暴露人年的說法哪一種是正確的
A、一個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不滿一年的為1人年
B、兩個人暴露于研究因素半年為1人年
C、一些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一年為1人年
D、用人年無法計算發病率
E、人年只能每個人單獨計算,無可加性
15、特異危險度是
A、暴露組的發病率或死亡率與未暴露組的率之比
B、暴露組的發病率或死亡率與未暴露組的率之差
C、病例組有某因素的比例與對照組有該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組有某因素的比例與對照組有該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
16、在分析流行病學研究中,下列哪項是暴露的最確切含義
A、暴露是指一個發病因素
B、暴露是指多個危險因素
C、暴露是指研究對象具有某種疑為與患病與否可能有關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種疑為與患病與否可能有關的因子的影響
D、暴露是指接觸了危險因素
E、暴露是指感染了病原體
二、A2
1、某廠某年20~24歲年齡組工人死亡總數為500人,其中因肺結核死亡50人,全人口中該年20~24歲結核病死亡占全死因死亡的比例為5%,那么SPMR為
A、2.0
B、5.0
C、2.5
D、4.0
E、1.0
2、在一項研究某暴露因素和某病的聯系的調查中發現:暴露者中發生該病的相對危險度為2.9,據此可推斷
A、暴露者中病死率較高
B、暴露者中發病率較高
C、存在該暴露因素可以防止該病的發生
D、暴露組的發病率為無暴露者的2.9倍
E、相對危險度為2.9時意義不大
3、標化死亡比是根據一般人群的年齡、性別專率所計算出的預期死亡數除觀察死亡數,若該標化死亡比<1,則很可能是
A、被標化人群比一般人群的年齡偏小
B、被標化人群的性別比例與一般人群不同
C、被標化人群比一般人群的年齡偏大
D、一般人群的健康狀況好于被標標化人群
E、一般人群的健康狀況不如被標化人群
4、某廠20~24歲組工人500名,某年內2人死于肺癌,已知該年全人口20~24歲組肺癌的死亡率為1‰,則SMR為
A、2.5
B、2.0
C、4.0
D、5.0
E、10.0
5、某地的一項關于男性膀胱癌與吸煙關系的大規模研究得出,吸煙者膀胱癌的發病率為48.0/100000,非吸煙者的膀胱癌的發病率為25.4/100000,根據以上資料,因吸煙所致的相對危險度為
A、48
B、22.6
C、1.89
D、32
E、0.5
6、在結核病住院的婦女中,某醫師研究了經常性肺部X線檢查對繼發乳腺癌的影響,發現射線暴露組和非暴露組分別有25%和11.7%的人接受過雷米封化學治療。如果雷米封可誘發癌癥,在分析肺部X線檢查與乳腺癌發生的關系時,下列方法哪個可以排除兩組因服雷米封人數比例不同而造成的干擾
A、只在未用過雷米封的人中比較乳腺癌的發生率
B、將射線暴露組和非暴露組婦女分為用過雷米封組和未用過雷米封組
C、進行配比分析,病例對照的比值等于兩組中使用雷米封人數的比值,再計算比值比
D、對射線暴露組和非暴露組使用雷米封的分布情況進行校正,計算SMR
E、以上都不對
7、某地的一項關于膀胱癌與吸煙關系的大規模研究得出,吸煙者膀胱癌的發病率為50/10萬,非吸煙者的膀胱癌的發病率為25/10萬,根據以上資料,因吸煙所致的超額危險度(即特異危險度)為( )/10萬
A、6
B、8
C、25
D、32
E、0.5
8、100個患有某病的病例中,50個有暴露于A因子的歷史,而在200個未患該病的研究對象中,也有50個有A因子的暴露史,該研究中暴露于A因子的相對危險性約為
A、1.0
B、1.5
C、2.0
D、3.0
E、5.0
9、吸煙與肺癌關系的許多研究都是前瞻性隊列研究,最初調查過吸煙情況研究對象中有一部分后來失訪了,這些失訪者
A、應從研究中剔除出去
B、只在隨機化試驗中才影響結果
C、因為進入研究時存在選擇偏性,可得出不正確的相對危險度估計值
D、其被隨訪到的那段時間應包括在暴露人年中
E、只有當這些失訪者具有較高的肺癌危險度時,才會得出有偏差的相對危險度的估計值
10、在一所醫院的300名吸煙男醫師中,有100人自動戒煙,200人繼續吸煙,研究者進行了20年的隨訪觀察,以確定兩組肺癌的發生與死亡情況,這種研究屬于
A、實驗研究
B、病例對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隊列研究
E、理論性研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