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61.根據《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下列不屬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應當履行的義務是
A.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出入境檢驗機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指導
B.將感染或者發病的事實告知與其有性關系者
C.就醫時,將感染或者發病的事實如實告知接診醫師
D.醫師應對感染者病人的隱私予以保密
E.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62.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應采取下列措施,除外
A.對病人予以隔離治療
B.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C.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D.拒絕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E.采取緊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63.醫學上認為會影響結婚生育的傳染病不包括
A.乙肝
B.淋病
C.梅毒
D.艾滋病
E.麻風病
64.下列哪項不是醫院感染的特點
A.病原體的種類繁多,且來源也廣泛
B.易感人群的抵抗力較低,病死率也低
C.污染環節較多,控制難度大
D.在醫院內一旦發生感染很容易擴散
E.醫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有多重耐藥性
65.WHO建議的結核病病例發現途徑是
A.普查
B.因癥就診
C.篩檢
D.定期體檢
E.抽樣調查
66.下列哪項不是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A.性接觸傳播
B.醫源性傳播
C.血液感染
D.母嬰垂直傳播
E.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67.疾病監測最重要的目的是
A.及時掌握疾病的變化趨勢,采取控制措施
B.收集和分析健康資料
C.確定致病因素
D.向衛生官員報告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狀況
E.消滅傳染源
68.能中和HBV,具有預防乙肝感染作用的抗體是
A.抗-HBs
B.抗-HBc
C.抗-HBe
D.抗-HBcIgM
E.抗-HBcIgG
69.進行預防接種效果評價試驗,在選擇實驗現場時以下哪條是錯誤的
A.實驗地區或單位的人口相對穩定
B.實驗研究的疾病在該地區有較高而穩定的發病率
C.選擇近期發生過該病流行的地區
D.實驗地區有較好的醫療衛生條件
E.實驗地區(單位)領導重視,群眾愿意接受,有較好的協作配合的條件
70.影響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因素應包括
A.自然因素
B.社會因素
C.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
D.病原體毒力
E.以上均不是
71.關于我國預防控制策略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策略是指導全局的總體方針
B.疾病預防要貫徹現代醫學模式為指導的策略
C.要從醫學預防走向社會預防
D.為人民健康服務
E.以治療為主
72.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是
A.病人、傳播途徑、易感者
B.宿主、傳播途徑、體弱者
C.傳染源、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
D.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者
E.傳染源、肌體、自然環境
73.下列哪一種是用來防止傳染病由國外傳入的措施
A.檢疫
B.消毒
C.預防接種
D.疾病監測
E.衛生監督
74.確定對某傳染病接觸者留驗、檢疫或醫學觀察的主要依據是該傳染病的
A.傳染期
B.潛伏期
C.臨床癥狀期
D.恢復期
E.病原攜帶期
75.下列哪一項是“經空氣傳播傳染病”的流行特點
A.常有周期性
B.常有季節性
C.易暴發
D.A+C
E.A+B+C
76.下列哪一個措施不屬于三級預防
A.脊髓灰質炎后遺癥手術矯治
B.白內障手術復明
C.聾兒語言康復
D.抑郁癥患者心理康復
E.產前檢查發現胎兒染色體異常而終止妊娠
77.從現代流行病學的觀點出發,判斷研究因素與非傳染性疾病之間存在因果聯系必要的條件不包括
A.聯系的時間順序
B.聯系的強度
C.聯系的特異性
D.聯系的可重復性
E.聯系的合理性
78.缺乏某因素不會引起該病,這個因素被稱為
A.充分病因
B.必要病因
C.非充分病因
D.非必要病因
E.危險因素
79.下列哪種方法對減少或消除流行病學研究中的偏倚無效
A.增加樣本量
B.遵循隨機化原則
C.實施盲法
D.嚴格質量控制
E.選擇適宜的研究對象
80.約登指數愈大,則
A.特異度愈大
B.靈敏度愈大
C.真實性愈大
D.可靠性愈大
E.收益愈大
81.反映篩檢試驗陰性者不患某病可能的比例所用的指標是
A.陰性預測值
B.陽性預測值
C.誤診率
D.漏診率
E.特異度
82.篩檢試驗是
A.對人群中的早期病人作出診斷
B.早期發現病人或高危個體的一種措施
C.評價篩檢試驗的真實性
D.評價篩檢試驗的可靠性
E.了解篩檢試驗和金標準在診斷病人方面的符合程度
83.流行病學實驗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標是
A.引入率、患病率、病死率
B.生存率、治愈率、保護率
C.發病率、引入率、病死率
D.發病率、有效率、續發率
E.發病率、流行率、罹患率
84.流行病學實驗研究采用盲法的目的是為了
A.受試對象的安全
B.減少主觀偏倚
C.增加統計檢驗效力
D.減少樣本量
E.防止失訪
85.流行病學實驗研究中的臨床試驗和現場試驗的主要區別是
A.臨床試驗的研究對象是以個體為單位,現場試驗的研究對象是以群體為單位
B.臨床試驗的研究對象是以病人為研究對象,現場試驗的研究對象是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為研究對象
C.臨床試驗因醫德問題可不設對照組,現場試驗研究一定要設對照組
D.臨床試驗一定要在住院病人中進行,現場試驗研究一定在現場的疑似病人中進行
E.臨床試驗不可能進行雙盲法試驗,而現場試驗可進行雙盲法試驗
86.關于匹配的目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平衡配比因素對病例組和對照組的影響
B.平衡混雜因素對病例組和對照組的影響
C.控制混雜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D.提高研究效率
E.消除已知混雜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87.病例對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義是
A.病例組的發病率與對照組的發病率之比
B.病例組的發病率與對照組的發病率之差
C.病例組的暴露比值與對照組的暴露比值之比
D.對照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組的暴露比值
E.病例組的暴露比值與對照組的暴露比值之差
88.病例對照研究中,病例的選擇哪項是正確的
A.必須是住院病例
B.必須是新確診的病例
C.必須是研究總體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D.必須具有暴露于調查因素的可能性
E.最好選擇較典型的重病例
89.與病例對照研究相比,隊列研究的主要優點是
A.省錢省時省人力
B.易于獲得研究對象
C.因果順序合理
D.研究周期較短
E.適于罕見病的研究
90.指出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
A.在隊列研究中可用人年數來表示
B.由發病率可計算出危險度
C.隊列研究各種率都可作顯著性檢驗
D.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都主要用于檢驗病因假設
E.各種研究都要估算樣本含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