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苯丙酮尿癥新生兒篩查采用的是
A、尿有機酸分析
B、血氨基酸分析
C、尿蝶呤分析
D、尿三氯化鐵試驗
E、Guthrie細菌生長抑制試驗
2、典型的苯丙酮尿癥是因肝臟缺乏
A、酪氨酸羥化酶
B、谷氨酸羥化酶
C、苯丙氨酸羥化酶
D、二氫生物蝶呤還原酶
E、羥苯丙酮酸氧化酶
3、21-三體綜合征的特點不包括
A、眼裂小,眼距寬
B、張口伸舌,流涎多
C、皮膚粗糙增厚
D、常合并先天性畸形
E、精神運動發育遲緩
4、先天愚型最具有診斷價值是
A、骨骼X線檢查
B、染色體檢查
C、血清T3、T4檢查
D、智力低下
E、特殊面容,通貫手
5、D/G易位型21-三體綜合征最常見的核型是
A、46,XY(或XX),-13,+t(13q21q)
B、46,XY(或XX),-14,+t(14q21q)
C、46,XY(或XX),-15,+t(15q21q)
D、46,XY(或XX),-21,+t(21q21q)
E、46,XY(或XX),-22,+t(21q22q)
6、某母親為21q22q平衡易位攜帶者,則子代風險率為
A、1%
B、20%
C、50%
D、70%
E、100%
二、A2
1、男孩,6歲,因智力發育落后就診,頭發呈金黃色,皮膚色白,時有抽搐,不伴發熱,無腹瀉,為協助診斷,應首選
A、腦電圖檢查
B、Guthrie試驗
C、尿三氯化鐵試驗
D、尿蝶呤分析
E、血鈣、磷檢測
2、男,1歲。頭發稀黃,皮膚白嫩,頭不能豎起,間斷抽搐,尿有鼠尿味。診斷是
A、先天愚型
B、呆小病
C、先天性腦發育不全
D、苯丙酮尿癥
E、腦性癱瘓
3、患兒2歲,生后半年發現尿有霉臭味,且經常嘔吐,1歲時發現智力較同齡兒落后、目光呆滯、皮膚白晰、毛發淺黃,下列哪項對該患兒診斷最有幫助
A、頭顱CT
B、腦電圖
C、染色體核型分析
D、尿三氯化鐵試驗
E、血液T3、T4測定
4、患兒,男性,3歲,生后半年發現智能發育落后,反復驚厥,且尿有鼠尿臭味,體檢:目光呆滯,毛發棕黃,心肺正常,四肢肌張力高,膝腱反射亢進,尿三氯化鐵試驗陽性,該患兒可能診斷為
A、苯丙酮尿癥
B、半乳糖血癥
C、高精氨酸血癥
D、組氨酸血癥
E、肝糖原累積癥
5、4歲男孩,出生時正常,6個月后皮膚變白、頭發變黃。目前不會獨站,不會說話,偶有抽搐。身上有怪臭味,下列有助于診斷的化驗檢查是
A、腦電圖
B、血鈣測定
C、血鎂測定
D、尿三氯化鐵試驗
E、尿甲苯胺藍試驗
6、女孩,2歲,身長60cm,會坐,不會站,肌張力低,表情呆滯,眼距寬,鼻梁低,眼外側上斜,伸舌流涎,四肢短,手指粗短,小指內彎,最可能的診斷
A、佝僂病
B、苯丙酮尿癥
C、營養不良
D、21-三體綜合征
E、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7、10個月男嬰,不能獨坐,眼距寬,眼裂小,鼻梁低平,皮膚細嫩,舌伸出口外,通貫掌,可能的診斷是
A、呆小病
B、先天愚型
C、佝僂病活動期
D、苯丙酮尿癥
E、先天性腦發育不全
8、患兒6歲,精神運動發育明顯落后,只會說簡單話,兩眼外側上斜,兩眼距寬,鼻梁低平,經染色體核型分析,診斷為易位型21-三體綜合征,其母正常,其父為D/G易位,家長準備要第二胎來遺傳咨詢,應告訴再發風險率為
A、1%
B、4%
C、10%
D、20%
E、100%
9、女,2歲。因智力低下就診,查染色體核型為46,XX,-21,+t(21q21q),其母親核型為45,XX,-21,-21,+t(21q21q)。若再生育,其下一代發生本病的風險為
A、10%
B、25%
C、50%
D、75%
E、100%
10、患兒3歲,智能發育較同齡兒明顯落后,體檢:發育較小,兩眼距寬,鼻梁低平,雙眼外側上斜,外耳小,舌常伸出口外,臨床上擬診先天愚型,下列哪項最具有確診意義
A、智能低下
B、特殊面容
C、血清TSH,T4檢查
D、染色體核型分析
E、血漿游離氨基酸分析
二、A2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苯丙酮酸尿癥:本癥是遺傳代謝缺陷所致智力低下中較常見的類型,是一種遺傳性氨基酸代謝障礙,為常染色體隱性基因遺傳,因患者肝臟不能合成苯丙氨酸羥化酶,以致食物中的苯丙氨酸不能被氧化成酷氨酸,只能在腎臟中被轉氨酸變成苯丙酮酸。苯丙氨酸和其他代謝產物對神經細胞的發育具有毒性作用,而酷氨酸的形成障礙影響神經纖維在發育過程中髓鞘形成。其臨床特點為嚴重智力低下,以言語障礙最為嚴重,85%的患者處于白癡呆水平。伴有運動機能障礙,肌張力或高或低,不能坐下,不能行走,或走路時軀體搖擺。毛發色淺或黃,皮膚白晰,眼睛虹膜色素偏黃或淺藍色而呈典型碧眼癥。皮膚濕疹也較多見,尿有特殊鼠尿臭味。可有錐體束征及其他病理反射。大多數患者腦電圖異常。
苯丙酮尿癥的患兒出生時,與普通的小孩子并沒有區別,只是到3~4個月時,才出現癥狀。對于該病,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控制。苯丙酮尿癥是一種較常見的遺傳性氨基酸代謝病。較大嬰兒篩查時行尿三氯化鐵實驗。篩查陽性者必須查血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生化定量。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臨床表現
患兒出生時都正常,通常在3~6個月時初現癥狀,1歲時癥狀明顯。
1.神經系統 以智能發育落后為主,可有表情呆滯、易激惹,可伴有驚厥,如未經治療,大都發展為嚴重的智力障礙。BH4缺乏型神經系統癥狀出現早且重,常見肌張力減低、嗜睡或驚厥、智能落后明顯。
2.外觀 出生數月后因黑色素合成不足,毛發、皮膚和虹膜色澤變淺。
3.其他 尿和汗液有鼠尿臭味,由苯乙酸所致。常見嘔吐和皮膚濕疹。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慮患兒為苯丙酮尿癥,較大嬰兒和兒童可以選用尿三氯化鐵試驗2,4-二硝基苯肼試驗進行初篩。將三氯化鐵滴入尿液,如立即出現綠色反應,則為陽性,表明尿中苯丙氨酸濃度增高。此外,二硝基苯肼試驗也可以測尿中苯丙氨酸,黃色沉淀為陽性。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診斷的依據還有患者有智能低下,驚厥發作,及毛發棕黃(色素減少)這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尿有鼠尿臭味尿三氯化鐵試驗陽性是本病所特有的,也可以根據此診斷。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據典型臨床表現考慮為苯丙酮尿癥,根據典型臨床表現考慮為苯丙酮尿癥,較大嬰兒和兒童可以選用尿三氯化鐵試驗,2,4-二硝基苯肼試驗進行初篩。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21-三體綜合征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在面容上有相似之處,但21-三體綜合征舌頭常張口伸出,流涎多。四肢短、由于韌帶松弛,關節可過度彎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內彎曲,第一與第二足指之間較大,呈草鞋腳。
所以此題選21-三體綜合征。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21-三體綜合征(又稱先天愚型或Down綜合征)屬常染色體畸變,是染色體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母親年齡愈大,本病的發生率愈高。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頭圍小,骨齡落后于年齡,出牙延遲且常錯位。四肢短,手指粗短,小指向內彎曲。肌張力低下,韌帶松弛,關節可過度彎曲。運動發育和性發育延遲。特殊面容患兒出生時即有明顯的特殊面容。眼距寬,眼裂小,眼外眥上斜。鼻根低平,外耳小,硬腭窄小,舌常伸出口外。
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21-三體綜合征遺傳咨詢內容如下:
標準型21-三體綜合征的再發生風險率為1%,母親年齡愈大,風險率愈高。
易位型患兒的雙親應進行核型分析,以便發現平衡易位攜帶者:如母方為D/G易位,則每一胎都有10%的風險率;如父方D/G易位,則風險率為4%;絕大多數G/G易位病例均為散發,父母親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發現21/21易位攜帶者,其下一代100%患本病。故答案選擇B。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題選E
本題關鍵在于理解所問是“母親”再生育的發病率還是此“女孩”再生育的發病率。題意有一定歧義,但仔細看原題,發現所述為“若再生育”,考慮所指為此母親再生育(因此2歲女孩不可能有過生育經歷,自然也不存在“再生育”一說)。此母親核型為45,XX,-21,-21,+t(21q21q),無正常21號染色體,僅有易位染色體,所以再生育,此題中并沒有明確父親為多少,所育子女患病的概率為100%。
相關知識點:按染色體核型分析可將21-三體綜合征患兒分為三型。
1.標準型:最多見,核型為47,XX(或XY),+21。
2.易位型:發生在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的相互易位,其額外的21號染色體長臂易位到另一近端著絲粒染色體上。分為兩類:
(1)D/G易位:核型為46,XY,(或XX),-14,+t(14q21q),約半數為遺傳性,親代核型為45,XX(或XY),-14,-21,+t(14q21q)。
(2)G/G易位:多數核型為46,XY(或XX),-21,+t(21q21q)。
(3)嵌合體型:常見的嵌合體核型為46,XX(或XY)/47,XX(或XY),+21。
易位型患兒的雙親應做染色體核型分析,以便發現平衡易位攜帶者:如母方為D/G易位,則每一胎都有10%的風險率,父方為D/G易位,風險率為4%;絕大多數G/G易位病例為散發,父母親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21/21易位攜帶者,其下一代100%為本病。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先天愚型就是21-三體綜合癥。確診需要染色體核型分析,對于甲狀腺功能減低癥:任何新生兒篩查結果可疑或臨床可疑的小兒都應檢測血清T4、TSH濃度,如T4降低TSH明顯升高即可確診,血清T3濃度可降低或正常。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新生兒期篩查:采用Guthrie細菌生長抑制試驗可以半定量測定新生兒血液苯丙氨酸濃度。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典型PKU 是由于患兒肝細胞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 (PAH),不能將苯丙氨酸轉化為酪氨酸。苯丙氨酸在血、腦脊液、各種組織和尿液中濃度極度增高,同時產生大量苯丙酮酸、苯乙酸、苯乳酸和對羥基苯丙酮酸等旁路代謝產物并自尿中排出。高濃度的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謝產物可導致腦細胞受損。
非典型苯丙酮尿癥屬四氫生物蝶呤(BH4)缺乏型,是鳥苷三磷酸環化水合酶(GPU-CH)、6-丙酮酰四氫蝶呤合成酶(6-PTS)或二氫生物蝶呤還原酶(DHPR)缺乏所致,它們是合成或再生四氫生物蝶呤所必需的酶,而四氫生物蝶呤是苯丙氨酸、酪氨酸等在羥化過程中所必需的輔酶,缺乏時不僅苯丙氨酸不能氧化成酪氨酸,而且造成多巴胺、5-羥色胺等重要神經遞質缺乏,加重神經系統的功能損害。所以,D是非典型苯丙酮尿癥缺乏的,C是典型的苯丙酮尿癥缺乏的。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21-三體綜合征患兒的主要特征為智能低下,特殊面容和生長發育遲緩,并可伴有多種畸形。
1.智能低下所有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智能低下,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明顯。
2.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頭圍小,骨齡落后于年齡,出牙延遲且常錯位。四肢短,手指粗短,小指向內彎曲。肌張力低下,韌帶松弛,關節可過度彎曲。運動發育和性發育延遲。
3.特殊面容患兒出生時即有明顯的特殊面容。眼距寬,眼裂小,眼外眥上斜。鼻根低平,外耳小,硬腭窄小,舌常伸出口外。
4.皮膚紋理特征通貫手,手掌三叉點上移向掌心。
5.其他可伴有其他畸形,常見的有先天性心臟病,其次是消化道畸形,腭、唇裂,多指(趾)畸形等。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白血病的發生率增高。男孩有隱睪,小陰莖,無生殖能力。
皮膚粗糙,常見于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先天愚型診斷 病例根據其特殊面容、皮膚紋理特點和智能低下,不難診斷。確診需行染色體核型分析。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一)標準型
患兒體細胞染色體為47條,有一條額外的21號染色體,核型為47。XX(或XY),+21,此型占全部病例的95%。其發生機制系因親代(多數為母方)的生殖細胞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不分離所致。雙親外周血淋巴細胞核型都正常。
(二)易位型
約占2.5%~5%。多為羅伯遜易位,是只發生在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的一種相互易位,亦稱著絲粒融合,其額外的21號染色體長臂易位到另一近端著絲粒染色體上。其中,D/G易位最常見,D組中以14號染色體為主,即核型為46,XX(或XY)-14,+t(14q21q);少數為15號。這種易位型患兒約半數為遺傳性,即親代中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攜帶者,核型為45,XX(或XY),-14,-21,+t(14q21q)。另一種為G/G易位,是由于G組中兩個21號染色體發生著絲粒融合,形成等臂染色體t(21q21q),或一個21號易位到一個22號染色體上,t(21q22q),較少見。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易位型中,再發風險為4~10%,如果母親為21q22q平衡易位攜帶者,子代發病率為10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