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性口腔潰瘍
(一)皰疹樣阿弗他潰瘍應與原發性皰疹性口炎鑒別
原發性皰疹性口炎多發于嬰幼兒,好發于牙齦、腭及唇黏膜,并有明顯的發熱、全身不適等前驅癥狀。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在充血的黏膜表面出現多數粟粒大的水皰,密集成簇,或融合成片,破裂后遺留大小不等的糜爛面。血清學檢查若發現抗HSV-I抗體滴度升高,更有助于皰疹性口炎診斷的建立。
(二)重型阿弗他潰瘍應與癌性潰瘍、結核性潰瘍和創傷性潰瘍相鑒別
從年齡、性別、好發部位、潰瘍特征、病理及全身情況等進行鑒別。
印模制取操作步驟
l.調椅位調整患者體位和頭位,張口印模時最好保持卜下頜牙弓駘平面與地面平行,患者頭部高度與醫師手操作高度相適應,保證醫師用手崮定托盤時也能保持舒適姿勢。調整患者頭位,使患者自我感覺處于最放松舒適位,因為制取上頜印模時特別是用流動性較大的印模材,患者頭部不應過分后仰,否則印模材向軟腭流動,易引起惡心,造成患者緊張
2.選擇合適托盤托盤的選擇是否適合患者的口腔牙列、牙槽突形狀等,對能否制取一個高質量的印模非常重要。
選擇托盤的依據參數:①牙弓大小與形態;②牙弓高低;③缺牙數目與部位、修復方法。固定修復印模范圍應包括:基牙、鄰牙、系帶、對牙牙、缺牙區牙槽突及相關軟組織。可選擇部分牙列托盤,也可選擇全牙列托盤。
3.取印模將調好的印模材料放人選好的托盤內,醫師用左手持口鏡或以手指牽拉患者一側口角,右手將托盤輕輕旋轉式放入患者口內,托盤在牙列上就位時要以顫動方式將托盤向組織方向推進,直至托盤至口內最佳位置即托盤邊緣距黏膜2毫米左右,托盤柄要對準唇系帶。在印模材固化前,進行適當的肌功能整塑,然后用手固定托盤于穩定狀態,直至印模材完全固化后方可取出印模。
4.取出印模取出印模時應先取脫后部,再沿牙長軸方向取下印模。
5.檢查印模質量印模取出后應對照口內對印模進行檢查。檢查印模是否完整、清晰;修復覆蓋區域是否取全,邊緣伸展是否適度;與修復體有關的基牙是否清楚,邊緣是否清楚等。如發現印模有缺陷影響模型質量者,應重新取印模。
手用器械潔治術
手用器械潔治使用手用潔治器刮除牙石使用的是手腕和前臂的聯合力量,雖然比較費力、費時,但手用潔治是潔治術的基本方法,是口腔醫師的基本功之一。
手用器械的使用
(1)基本方法:只有放穩支點和正確地握持器械,才能在潔治用力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器械的穩定,不至于突然滑脫而損傷牙齦或口腔黏膜,同時在支點放穩后才能自如地應用手腕的力量將牙石刮除。
(2)器械的握持方法:為改良握筆法,即以中指的指腹放于潔治器的頸部。同時將中指或中指加無名指置于被潔治牙附近的牙為支點。
(3)工作端刃口:工作端前部的刃口約1~2毫米應放在牙石的根方且緊貼牙面,刀刃與牙面成80°左右,向牙面方向使用腕部發力,將牙石整塊從牙面刮下,要避免層層刮削。
(4)器械與牙面適合:拇指和示指將器械轉動,以保持工作端前部始終與牙面接觸,尤其是進入鄰間隙時,避免器械尖端刺傷齦乳頭。
(5)潔治動作:以垂直、水平或斜向等推拉進行,每刮一下應與前一動作有重疊,以免遺漏牙石。鄰面牙石常易被遺漏,應將潔治器從頰、舌兩側均深入鄰面越過—半,以保證刮凈鄰面的牙石。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