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1 |
第 3 頁:A2 |
第 4 頁:A3/A4 |
三、A3/A4
患者,男,60歲,全口牙列缺失一年,要求修復。
117、檢查見牙槽嵴上有尖銳的骨尖、骨突、骨嵴應做
A、牙槽骨整形術
B、上頜結節修整術
C、下頜隆突修整術
D、唇頰溝加深
E、唇、頰、舌系帶成形術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牙槽骨整形術:在牙槽嵴上有尖銳的骨尖、骨突、骨嵴或形成較大的倒凹,易導致壓痛.義齒摘戴困難,和義齒翹動,應手術去除。
118、對于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患者應采用
A、不作處理
B、口腔黏膜增厚術
C、牙槽骨整形術
D、牙槽嵴骨增量
E、唇、頰、舌系帶成形術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牙槽嵴骨增量:對于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患者,也可采取植入自體骨或人工骨替代材料等方式進行骨增量,以改善全口義齒的固位、穩定和支持。
患者,男,32歲,近兩日右上6冷熱刺激痛,夜間痛加劇。檢查:見右上6深齲洞,大面積缺損,部分缺損至齦下約0.5mm,溫度測試引起劇烈疼痛,叩痛(+),X線片顯示右上6未底穿。其它牙齒健康。
119、主訴牙診斷為
A、慢性牙髓炎
B、急性牙髓炎
C、可復性牙髓炎
D、急性根尖周炎
E、慢性根尖周炎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牙髓炎的臨床表現:溫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疼痛常在夜間發作或加重。
120、應對主訴牙進行
A、根管治療
B、安撫治療
C、充填治療
D、牙髓摘除術
E、直接蓋髓術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牙髓炎的治療方法為根管治療。
121、患者要求修復,最佳的修復方式為
A、錘造冠修復
B、嵌體修復
C、部分冠修復
D、樁核冠修復
E、拔出右上6,行固定橋修復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樁核冠適應證
①牙冠大部分缺損無法充填治療或做全冠修復固位不良者。
②牙冠缺損至齦下,牙周健康,牙根有足夠的長度,經牙冠延長術或正畸牽引術后能暴露出斷面以下最少1.5mm的根面高度,磨牙以不暴露根分叉為限。
③錯位牙、扭轉牙而非正畸治療適應證者。
④畸形牙直接冠修復預備固位形不良者。
122、行樁冠修復時一般要求根尖部保留根充材料
A、3mm
B、4~5mm
C、3~5mm
D、2~5mm
E、5mm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般要求根尖部保留3~5mm的充填材料作為根尖封閉。
123、樁的直徑應為根徑的
A、1/2
B、1/3
C、2/3
D、1/4
E、3/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樁的直徑和形態:樁的直徑應為根徑的1/3,從根管口到末端逐漸縮小呈錐形,與牙根外形一致,與根管壁密合。
124、殘冠預備時去除薄弱無支持的牙體組織,盡可能使牙本質肩領高度大于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2.5mm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殘冠預備:去除薄弱無支持的牙體組織,盡可能使牙本質肩領高度大于1.5mm。
患者,男,30歲,右下6因齲缺損,要求修復,檢查:牙體小,患者平時喜愛咬硬物,牙釉質磨損,(牙合)齦距離短,咬合關系深覆(牙合)。
125、應選用下列哪種修復方式最佳
A、塑料冠
B、烤瓷冠
C、鑄造冠
D、樹脂充填
E、嵌體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對于(牙合)齦距離短、牙體小、軸壁缺損大、對(牙合)牙為自然牙、患者(牙合)力大、牙周支持組織差者,應盡量增大預備體軸面高度或減小軸面的聚合度,以加大全冠的固位力。將全冠的邊緣設計到齦緣以下可以獲得更多的固位力。
126、(牙合)面預備量一般為
A、0.8mm
B、1.0mm
C、1.5mm
D、2mm
E、3mm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鑄造金屬全冠(牙合)面預備是為鑄造金屬全冠提供(牙合)面間隙,一般為1.0mm。
127、鄰面聚合度為
A、1°~2°
B、1°~4°
C、2°~5°
D、1°~5°
E、3°~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鄰面預備:鄰面預備的目的是消除患牙鄰面的倒凹,與鄰牙完全分離,形成協調的就位道,預備出全冠修復材料所要求的鄰面空隙。鄰面聚合度以2°~5°為宜。
患者,男,25歲,咬硬物導致右上1外傷,鄰面缺損累及切角劈裂,穿髓孔約為2mm,拍攝X線片顯示牙根未折斷,無明顯異常。
128、右上1應行
A、直接蓋髓
B、間接蓋髓
C、根管治療
D、根尖誘導成形術
E、觀察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基礎知識掌握。
129、右上1如選用修復治療最佳的是
A、嵌體
B、充填治療
C、鑄造冠
D、錘造冠
E、塑料冠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嵌體適應證:①各種牙體缺損已涉及牙尖、切角、邊緣嵴以及面,而不能使用一般材料充填修復者。②因牙體缺損的鄰接不良或食物嵌塞嚴重,需恢復鄰面接觸點者。③牙體雖有缺損,但仍存在有較大體積的健康牙體組織,可以為嵌體提供足夠抗力者。
130、如因齲造成,根據齲損所在牙面的部位屬于
A、Ⅰ類洞
B、V類洞
C、Ⅳ類洞
D、Ⅱ類洞
E、Ⅲ類洞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Ⅳ類洞:為發生于前牙鄰面并損傷切角的齲損所制備的窩洞。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鄰唇、鄰腭(舌)面洞。目前,Ⅳ類洞含義已延伸,包括因牙外傷引起切角缺損的洞。
患者女,45歲,將行全口義齒修復,現行殘根拔除術后1個月。
131、牙齒拔除后由于骨質的吸收不均,形成骨尖應
A、牙齦翻瓣術
B、前庭溝加深術
C、黏膜加厚術
D、牙槽嵴修整術
E、無需處理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消除有礙的骨突:牙齒拔除后由于骨質的吸收不均,常可形成骨尖或骨突。若經過一段時間后仍不消退,且有壓痛,或有明顯倒凹,妨礙義齒摘戴時,應進行牙槽骨修整,一般在拔牙后1個月左右修整較好。
132、雙側上頜結節過度增生形成較大的骨性倒凹應
A、牙槽嵴重建術
B、前庭溝加深術
C、上頜骨隆突修整術
D、消除有礙的骨突
E、無需處理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骨性隆突修整術:骨隆突系正常骨骼上的骨性隆起,組織學上與正常骨組織無區別。過大的骨隆突在義齒摘戴時,引起組織破潰疼痛,嚴重者義齒無法戴入使用。
133、如該患者牙槽嵴嚴重吸收,影響義齒的固位時應選用
A、牙槽嵴重建術
B、前庭溝加深術
C、骨性隆突修整術
D、消除有礙的骨突
E、無需處理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牙槽嵴重建術:該手術是治療無牙頜骨牙槽嵴嚴重吸收、萎縮的一種方法。20世紀60~70年代主要的重建方法為自體骨移植加高術,但由于移植骨不斷地吸收及重建牙槽嵴形態不理想而逐漸被棄用。20世紀70年代以來生物材料羥基磷灰石顆粒增高或重建牙槽骨成為較好的骨組織替代材料。
134、牙槽嵴過度吸收,導致唇頰溝過淺,影響義齒邊緣伸展時可施行
A、牙槽嵴重建術
B、前庭溝加深術
C、骨性隆突修整術
D、消除有礙的骨突
E、無需處理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前庭溝加深術:牙槽嵴過度吸收導致唇頰溝過淺,影響義齒的邊緣伸展,需要進行唇頰溝加深術。
一患者下頜8765│567缺失,左下8(牙合)面Ⅱ度齲壞,近中舌面傾斜、不松動,余留牙牙石Ⅱ度,左側下頜隆突明顯、倒凹大,上頜牙完全正常。
135、患者要求做的修復前準備為
A、拔除8
B、拔除8,牙周潔治剩余牙
C、充填8齲壞,牙周潔治剩余牙
D、拔除8,牙周潔治剩余牙,手術去除左側下頜隆突
E、充填8齲壞,牙周潔治剩余牙,手術去除左側下頜隆突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修復前準備包括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齒、殘根等、牙周潔治,若下頜隆突過大,影響義齒摘戴,則需要手術進行左側下頜隆突的磨除,消除倒凹。
136、根據Kennedy分類法,此患者屬
A、第一類
B、第一類第一亞類
C、第一類第二亞類
D、第二類
E、第二類第一亞類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根據肯氏分類:第一類:雙側缺隙位于余留牙的遠中,即雙側遠中游離缺失。第二類:單側缺隙位于一側余留牙的遠中,即單側遠中游離缺失。第三類:缺隙位于牙弓一側,缺隙前后均有余留牙,即單側非游離缺失。第四類:單個越過中線的缺隙,位于所有余留牙的近中。
137、設計可摘局部義齒時,基牙應選
A、4│4
B、43│4
C、43│48
D、4│48
E、4│34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基牙應該越分散越好,選用多個基牙時,彼此越分散越好。這可使每個基牙和就位道所成的交角較大,有種于增強固位。
女,38歲。上頜后牙食物嵌塞,要求進行冠修復。查:右上6MOD大面積銀汞合金充填,死髓牙,牙穩固,叩(-),近中與右上5接觸較差。
138、在臨床上造成食物嵌塞現象的常見原因不包括
A、牙間齦乳突萎縮
B、鄰間接觸不良
C、對(牙合)牙有充填式牙尖
D、(牙合)面解剖外形不良
E、(牙合)平面與鄰牙一致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臨床上造成食物嵌塞的原因有牙修復后形態不良,牙齦退縮,對(牙合)牙有充填式牙尖、拔牙后未能及時修復而導致鄰牙向缺牙間隙傾斜或對(牙合)牙下垂(或挺出)、牙齒邊緣嵴高度不一致、有鄰面齲等原因。故以上均是造成食物嵌塞原因,而(牙合)平面與鄰牙一致與食物嵌塞現象無關。
139、該病例的最佳修復設計方案是
A、根管治療后鑄造樁核+全冠修復
B、根管治療后銀汞合金充填+全冠修復
C、進行金屬全冠修復
D、進行PFM全冠修復
E、根管治療后嵌體修復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此患者右上6近中(牙合)面遠中大面積銀汞合金充填,死髓牙,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牙齒近中、遠中、(牙合)面大面積缺損,需使用樁冠修復,嵌體修復易造成剩余牙體折斷。
140、若采用樁核冠的修復形式,與鑄造全冠比較,其最大優點是
A、強度合適
B、生物相容性佳
C、固位好
D、抗力好
E、操作簡便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因為患牙的(牙合)面大面積齲壞,且去除腐質,全冠的形式進行修復時,剩余牙體組織較少,不能提供很高的固位力,而樁核冠除了冠部的固位形,還有根樁提供的固位力,所以與全冠的形式相比較,樁核冠的固位更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