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專項練習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1、恒牙易發生齲齒的部位如下,除外
A、(牙合)面點隙和裂溝
B、牙齒鄰面和牙頸部
C、扭轉和重疊的牙面
D、不易被清潔的牙面
E、牙尖和切緣
2、下列哪一項是復合樹脂與牙釉質表面的粘結方式
A、機械性鎖合粘結
B、機械性與化學性粘結
C、固位洞形
D、化學性粘結
E、粘結劑粘合
3、不屬于急性齦乳頭炎診斷的是
A、牙齦乳頭紅腫
B、易出血
C、可波及附著齦
D、有探觸痛
E、可查到局部刺激因素
4、以下哪些患者不宜進行潔治操作
A、藥物性齦增生的患者
B、青春期齦炎的患者
C、妊娠4個月的患者
D、急性白血病的患者
E、慢性齦炎的患者
5、以下不屬于牙周疾病促進因素的是
A、牙石
B、軟垢
C、不良修復體
D、飲料
E、異常大的咬合力
6、內分泌因素與牙周病的關系,正確的是
A、性激素可單獨引起牙周病
B、妊娠性齦炎在分娩以后可自行完全消退
C、內分泌的變化改變了牙周組織對病原刺激因素的反應
D、牙齦不是性激素的靶器官
E、青春期齦炎與菌斑無關
7、種植體周圍組織病變根據炎癥累及范圍分為
A、種植體周圍牙齦炎和種植體周圍黏膜炎
B、種植體周圍牙齦炎和種植體周圍牙周炎
C、種植體周圍黏膜炎和種植體周圍牙周炎
D、種植體周圍黏膜炎和種植體周圍炎
E、種植體周圍牙齦炎和種植體周圍炎
8、關于Ⅱ度根分叉病變的描述正確的是
A、可探及分叉外形,X線片顯示無異常表現
B、探針能通過分叉區,且無牙齦覆蓋,X線片示骨密度降低區
C、一側或雙側可探入分叉區,但不能穿通,X線片示骨密度略降低
D、探針能通過分叉區,有牙齦覆蓋,X線片示骨密度降低區
E、只有一側可探入分叉區,X線片示骨密度略降低
9、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最常見的破壞方式是
A、垂直型吸收
B、水平型吸收
C、弧型吸收
D、反波浪型骨缺損
E、燒瓶型吸收
10、慢性牙周炎早期的特點為
A、牙齒松動
B、牙齒移位
C、牙槽骨嵴頂吸收
D、伴發根分叉病變
E、可發生牙周膿腫
11、從感染部位區別牙周膿腫與牙槽膿腫,牙周膿腫多來自
A、醫源性感染
B、根尖周病變
C、牙周袋
D、牙髓病
E、外傷性感染
12、關于Ⅲ、Ⅳ度根分叉病變的治療錯誤的是
A、治療目的是充分暴露根分叉區,以利于菌斑控制
B、附著齦寬度足夠時采用袋壁切除術
C、附著齦寬度不足時采用根向復位瓣術
D、無治療價值,需拔除
E、常結合骨修整術
13、牙槽骨垂直吸收時伴隨的牙周袋多為
A、齦袋
B、復雜袋
C、骨上袋
D、骨下袋
E、假性牙周袋
14、參與牙周袋形成的因素,除外
A、細菌
B、白細胞
C、成纖維細胞
D、溝內上皮
E、成骨細胞
15、以下關于牙齦纖維瘤病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不發生在乳牙列期
B、可累及附著齦
C、可累及全口牙齦
D、牙齒常發生移位
E、牙齦顏色正常,堅實
16、急性齦乳頭炎的病因,除外
A、硬食物刺傷
B、局部用藥
C、充填物懸突
D、食物嵌塞
E、鄰面齲
17、藥物性牙齦增生的病因,不包括
A、成纖維細胞的分裂增加
B、合成蛋白膠原的能力增強
C、與患者的口腔衛生有關
D、膠原酶活性增強
E、膠原合成大于降解
18、慢性齦炎引起牙齦炎性腫脹的原因,除外
A、引起牙齦增生的藥物
B、錯(牙合)
C、不良修復體
D、菌斑和牙石
E、口呼吸
19、邊緣性齦炎的最主要治療原則是
A、調整咬合
B、藥物治療
C、去除病因
D、手術治療
E、調整激素水平
20、關于急性壞死性潰瘍性齦炎的典型臨床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牙齦乳頭呈刀削狀缺損,疼痛出血,腐敗性口臭
B、牙齦黏膜廣泛小皰
C、牙齦黏膜白色丘疹連成線條或網狀
D、牙齦紅腫、牙松動、牙周流膿
E、牙齦黏膜出現乳白、微凸小點或斑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