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A2型題
67.某醫院擬對該醫院所在的整個市區的居民進行一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以下哪項不屬于流行病學調查方法
A.觀察法
B.數理法
C.標準一致性檢驗
D.分析流行病學
E.實驗法
68. WHO擬定對全世界范圍內的HIV病毒感染者的情況作地域性分析,那么可以使用以下哪種統計圖表進行標注
A.直方圖
B.直條圖
C.普通線圖
D.餅式圖
E.統計地圖
69.15歲男性青少年,體重超出平均正常體重20%,對于此年齡身體活動量,應該每天至少累積多少分鐘的中等到高強度體力活動
A.30min
B.60min
C.90min
D.150min
E.240min
70.某研究組調查了城鎮25歲以上男性居民的吸煙情況,在北方城鎮調查了1450人,其中976人經常吸煙(日平均1支以上),在南方城鎮調查了1806人,有1052人經常吸煙,試計算南北方城鎮25歲以上男性居民的吸煙率
A.北方:40.25%;南方:50.30%
B.北方:67.31%;南方:58.25%
C.北方:60.00%;南方:60.25%
D.北方:32.33%;南方:31.30%
E.北方:70.25%;南方:72.01%
71.某患者全口義齒修復,在全口義齒排列時,上頜側切牙的切緣在排列時應
A.接觸(牙合)平面
B.高于(牙合)平面1mm
C.低于(牙合)平面1mm
D.高于(牙合)平面1.5mm
E.離開(牙合)平面1.5mm
72.48歲女性患者,由于牙齒缺失前來行修復治療,檢查時發現患者左上5缺失,左上4和左上6已經向缺隙側移位,對于這種牙缺失后長期未曾修復造成的缺隙兩側牙傾斜移位,應行
A.牙槽突修整
B.松軟組織修整
C.牙槽突修整術
D.前庭溝修整術
E.修復前的正畸治療
73.患者,男,55歲,患者要求美觀,前牙牙體缺損已行完善根管治療,選擇烤瓷全冠修復,牙周組織健康,唇側邊緣位置的最佳選擇是
A.齦上邊緣
B.齊齦邊緣
C.齦溝底部
D.齦下1mm
E.齦下0.5mm
74.患者,男,70歲,來口腔醫院做全口義齒修復;颊叨俗委熞紊希矸潘,兩眼平視,下頜處于生理休息狀態。測的鼻底至頦底距離為69mm。那么咬合垂直距離應為
A.72mm
B.71mm
C.70mm
D.68mm
E.67mm
75.患者女性,29歲,左上1缺失,左上2殘根短,設計為左上23右上1為固定義齒基牙修復,此設計的理由是
A.增加穩定作用
B.為了前牙的美觀
C.增加固位作用
D.增加義齒支持
E.增大前牙切割能力
76.患者,女,50歲,左上34缺失,現需固定修復。如果因為固位力不足,固定義齒易產生
A.基牙松動
B.遠中移動
C.固位體松動
D.齦向移動
E.唇頰向移動
77.某患者左下頜3456缺失,行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余留牙正常,針對最近基牙左下頜側切牙的切端設計切支托凹,切支托凹由唇舌兩個凹斜面構成,應預備
A.寬約2.0mm,深2mm
B.寬約2.0mm,深1.5mm
C.寬約2.0mm,深1.5——2mm
D.寬約2.5mm,深1——1.5mm
E.寬約2.5mm,深2.5mm
78.某患者前牙3/4冠修復,切端溝預備要求在切斜面內做一條切溝,以加強阻擋舌向脫位作用,并與兩鄰溝成三面環抱主要起
A.增強穩定作用
B.增強固位作用
C.減緩穩定作用
D.減緩固位作用
E.減緩脫位力作用
79.某患者前牙3/4冠修復時,“正中(牙合)及前伸(牙合)位,確保0.5——1mm以上的間隔”為牙體哪個面預備時應注意的要點
A.鄰面預備
B.切緣預備
C.舌面預備
D.鄰軸溝預備
E.切端溝預備
80.某患者右上1行3/4冠修復,切端溝的唇側壁高度是舌側壁的2倍,以保證唇側少露金屬,預備時切斜面磨切使用
A.肩臺形車針
B.尖頭形車針
C.方頭形車針
D.圓頭形車針
E.用短柱形車針的直角邊
81.患者,男,右上5牙體缺損,頰面是完整的,設計修復時要保留該面不用并且不會使修復體的固位與抗力不足,最佳的設計是
A.嵌體
B.部分冠
C.全冠
D.樁核冠
E.鑄造冠
82.某男性患者行全口義齒修復后,全口義齒初戴時的醫囑中,不正確的是
A.飯后需要清洗
B.睡覺時可以戴用義齒
C.不戴時浸泡在冷水中
D.出現疼痛,及時到醫院復診
E.有異物感、惡心、發音不清等
83.某患者,男性,下頜牙列缺損,家人陪同前來口腔醫院行修復治療,患者患有全身疾病,下列哪種疾病不適合做可摘局部義齒修復
A.關節炎
B.牙周病
C.癲癇
D.頭痛
E.齲病
84.患者,男,50歲,戴用全口義齒后發音不清,此現象最常出現在
A.講話時
B.說話快時
C.戴牙初期
D.戴牙2年后
E.戴牙1年后
85.患者,女,24歲,左上5近中頰大面積銀汞充填,根充完善,最佳的修復設計是
A.瓷嵌體
B.部分冠
C.塑料全冠
D.金屬烤瓷冠
E.錘造冠
86.某患者,左上頜4678缺失,右上頜56缺失,患者經濟能力差,余留牙均正常的患者適合做
A.固定義齒
B.即刻義齒
C.可摘局部義齒
D.種植義齒
E.活動橋
87.一位患者,48、47、46、45、35、36、37、38缺失,鑄造支架式義齒,44、34設計RPI卡環,舌桿大連接體。義齒戴用3周后,主訴義齒壓痛、基牙咬合痛。檢查:舌系帶根部潰瘍,34叩痛(++),義齒各部分磨合,咬合不高。舌系帶出現潰瘍的原因是
A.義齒前后翹動
B.義齒摘掉不易
C.舌桿位置過低
D.義齒下沉
E.舌桿未緩沖
88.患者男,61歲。戴全口義齒1周,上唇牽動時感覺疼痛,左側咬食物時義齒不脫位,右側咬食物時義齒脫位,有時將頰部軟組織咬出血腫,檢查見正中咬合接觸良好,上唇系帶處見2mm大小的潰瘍,左側第二磨牙區的頰黏膜見直徑4mm大小的血腫。上唇系帶處疼痛的原因是
A.上唇系帶附麗過高
B.上唇系帶過長
C.基托在上唇系帶處緩沖不足
D.基托在上唇系帶處太厚
E.基托在上唇系帶處不密合
89.患者,女性,57歲。初戴總義齒時發現上頜總義齒左右翹動,受力時患者有疼痛感?赡芤鹇N動的原因是
A.印模不準
B.基托伸展過長
C.進入倒凹區基托未緩沖
D.基托變形
E.與硬區相應的基托組織面未緩沖
90.某患者,幾日前行右下第一磨牙鑄造全冠修復,現出現右下第一磨牙周圍齦緣紅腫,檢查發現右下第一磨牙冠邊緣懸突,鄰接不良,該患者最佳的處理方法是
A.拆除修復體重做
B.局部牙周治療
C.口服止痛藥物
D.修復體邊緣拋光
E.不做處理,觀察
91.患者,男,60歲。全口義齒修復后,前伸(牙合)前(牙合)干擾,應選磨
A.上前牙切緣
B.下前牙的舌斜面
C.上前牙的唇斜面
D.下前牙的唇斜面
E.下前牙切緣
92.患者,男,63歲。全口義齒修復后,檢查:前伸(牙合)后牙(牙合)干擾,發生在上頜后牙遠中斜面與下頜后牙近中斜面,應選磨
A.上牙頰尖遠中斜面和下牙舌尖近中斜面
B.上牙頰尖近中斜面和下牙舌尖近中斜面
C.上牙頰尖遠中斜面和下牙舌尖遠中斜面
D.上牙頰尖近中斜面和下牙舌尖遠中斜面
E.上后牙頰尖和下后牙舌尖
93.患者全口義齒修復后,正中(牙合)早接觸,檢查:上牙頰尖和下牙的早接觸,按照BULL法則,應調磨
A.上后牙頰尖和下后牙舌尖
B.上后牙舌尖和下后牙舌尖
C.上后牙頰尖和下后牙頰尖
D.上后牙舌尖和下后牙頰尖
E.上后牙舌斜面
94.患者,全口義齒修復過程中,如果在取終印模時未做后堤區加壓完成邊緣修整者,可在工作模型上用刮除石膏的方法形成后堤區,用雕刻刀切一條V字形溝,此溝中間深度
A.0.5mm
B.1——1.5mm
C.2mm
D.1.5——2mm
E.2.5mm
95.患者,全口義齒修復,醫師調整體位,選擇托盤,上頜托盤的寬度應比上頜牙槽嵴寬2——3mm,后緣應超過顫動線
A.平齊
B.1——2mm
C.2——3mm
D.3——4mm
E.5mm
96.患者發“啊”音時,位于軟腭腱膜與軟腭肌的結合部位發生顫動,此區為一個弓形的區域,比硬腭黏膜有較大的彈性,此區域為上頜總義齒基托的
A.腭小凹
B.后緣封閉區
C.腭隆突
D.翼上頜切跡
E.翼下頜韌帶
97.患者女,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基托邊緣伸展過長,影響唇頰舌系帶及周圍肌活動,使義齒固位不好,應進行
A.重新制作
B.基托更廣泛的伸展
C.無需處理,逐漸適應
D.磨除下頜人工牙的舌面
E.基托邊緣磨短,系帶處基托讓開
98.患者女,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后,由于后牙游離缺失過久,缺牙數目較多,沒有充分發揮吸附力和大氣壓力的固位作用,邊緣封閉不好,應進行
A.重新制作
B.基托重襯處理
C.重新排列人工牙
D.修改卡環與支托
E.基托更廣泛的伸展
99.患者女,上頜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后,固位不良?ōh臂尖未進入基牙的倒凹區,而是抵住鄰牙。將發生
A.上下動
B.脫落
C.彈跳
D.擺動
E.翹動
100.患者男,上頜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后,佩戴感覺惡心,唾液增多,主要的原因是
A.基托后緣伸展過多
B.頰部軟組織向內凹陷
C.基托與基牙不密貼
D.卡環與基牙不貼合
E.基托伸展不足
101.醫師在為某患者制取可摘局部義齒印模時,為以容納印模材料,托盤與牙弓內外側應有的間隙是
A.2mm
B.2——3mm
C.3mm
D.3——4mm
E.5mm
102.患者,男,左上45缺失,右上56缺失,行可摘局部義齒修復,有關預備(牙合)支托錯誤的是
A.支托凹呈匙形
B.在缺隙兩側基牙(牙合)面的近、遠中面
C.前磨牙(牙合)面頰舌徑的1/2
D.磨牙(牙合)面頰舌徑的1/3
E.支托凹在基牙邊緣嵴處最寬
103.某患者,上頜雙側4567游離缺失,活動義齒修復,將在尖牙舌隆突上放置舌隆突支托,舌隆突支托凹位于尖牙舌隆突上,具體位置應為
A.舌面頸1/3和中2/3交界處
B.舌面冠1/3和中1/3交界處
C.舌面頸1/3和冠1/3交界處
D.舌面頸1/3和冠2/3交界處
E.舌面頸1/3和中1/3交界處
104.某患者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后,試戴自覺咬合有高點,檢查發現,(牙合)支托過厚,妨礙咬合。鑄造(牙合)支托的厚度應為
A.0.5mm
B.0.5——1mm
C.1mm
D.1——1.5mm
E.1.5mm
105.患者,女性,23歲,左上1缺失,患者要求美觀和舒適感高,經濟狀態好,要求種植牙修復。X線片顯示牙槽骨豐滿。種植義齒包括
A.基臺
B.螺絲
C.修復體
D.種植體
E.以上均包括
106.某患者女,25歲。牙體缺損,行鄰(牙合)面的嵌體修復治療,嵌體修復的材料,一般不使用
A.金屬金
B.鈷鉻合金
C.金屬銀
D.熱凝塑料
E.鑄造陶瓷
107.某患者牙體缺損,行鄰(牙合)面的嵌體修復治療,(牙合)面洞預備時,嵌體洞深為
A.0.5mm
B.1.5mm
C.1.7mm
D.2.0mm
E.至少2mm
108.某患者,男,45歲,主訴吃飯咀嚼無力,要求修復,檢查:下頜雙側567缺失,雙側8萌出正位阻生,不考慮8,此患者下頜屬于肯氏分類的
A.第一類的第一亞類
B.第三類
C.第二類
D.第四類
E.第一類
109.患者,右上45缺失,其余牙體健康,期望行固定義齒修復,咀嚼效率高。醫師應告知其弊端
A.自潔性很差
B.口腔異物感小
C.承受咬合力大
D.不能自行摘戴義齒
E.需要切割牙體組織
110.患者,男,72歲。全口義齒初戴時,用雙手交替加壓檢查,發現上頜義齒右左翹動,最常見原因是
A.牙槽嵴唇頰側有倒凹
B.腭部硬區相應基托組織面未緩沖
C.義齒邊緣過短
D.牙槽嵴頂有小瘤子
E.系帶附麗接近牙槽嵴頂
111.女,62歲,戴全口義齒一周,休息狀態時義齒固位好,但說話和大張口時義齒容易脫落。針對患者主訴,導致義齒脫落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基托邊緣伸展不夠
B.基托邊緣過厚
C.垂直距離恢復過高
D.不平衡,牙尖有干擾
E.基托邊緣過長
112.男,60歲。初戴全口義齒時,發現補償曲線曲度過小,該患者使用義齒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
A.義齒后緣壓痛
B.義齒后緣翹動
C.前牙開(牙合)
D.發音不清
E.面容蒼老
113.某患者戴全口義齒數天。主訴上前牙與下前牙有較大距離,后牙對(牙合)不好前來就診。檢查見上下前牙水平開(牙合),后牙為尖對尖關系,垂直距離過高。引起上述臨床表現的原因是
A.裝盒不慎造成
B.患者有后退咬合的不良習慣
C.記錄頜位關系時,下頜處于前伸位
D.排牙所致
E.患者咬合不恒定
114.患者,男,72歲,全口義齒戴用3周,下頜義齒舌側基托前磨牙區壓痛,正確的處理是
A.調(牙合)平衡
B.伸長舌側基托
C.磨短舌側基托
D.緩沖下頜隆突處基托
E.重襯
115.患者戴用全口義齒后感到牙槽嵴普遍疼痛,面部肌肉酸痛,上腭有燒灼感,每日僅能戴用數小時就需摘下,否則難以忍受。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不習慣
B.患者有口干綜合征
C.義齒垂直距離過低
D.義齒垂直距離過高
E.基托材料過敏
116.女性,73歲,上下無牙頜,下頜牙槽嵴低平。全口義齒修復時基托利用其頰棚區作為主承托區是因為此處
A.可形成良好邊緣封閉
B.黏膜厚韌
C.正好位于人工牙下方
D.骨質致密,骨面與咬合力平行
E.骨質致密,骨面與咬合力垂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