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是人認識客觀事物、積累經驗、運用以往經驗解決當前問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它是學習能力、概括能力、抽象思維和適應新環境能力的綜合。集中表現在反映客觀事物深刻、正確、完全的程度上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速度和質量上,往往通過觀察、記憶、想象、思考、判斷和概括等表現出來。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紀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
由于智能涉及多種心理過程,要確定人們智能如何很不容易。不同的作者根據不同的智能定義,設計了許多智力測驗方法。但是,沒有一種智力測驗與教育、社會文化無關。而且智能為掌握知識提供了條件,但知識并不等于智能,因此在判斷智力測驗結果時,依智商(IQ)高低,分級如下:
IQ>130 超常智能(非常優秀)
IQ 120 ~129 優秀
IQ 110~119 中上(聰明)
IQ 90~109 中等
IQ 80~89 中下(遲鈍)
IQ 70~79 臨界狀態(IQ70以下為智能缺陷)
據國際疾病分類第十次修訂版(ICD10,1986年草案,WHO),精神發育遲滯又分為如下等級:
IQ50~70 輕度智能低下
IQ35~49 中度智能低下
IQ20~34 重度智能低下
IQ<20 極重度智能低下
臨床上為了判斷智能有無障礙以及智能障礙的嚴重程度,常常根據病史提供的社會適應能力的狀況,結合檢查記憶、計算、常識、判斷、概括等多種能力綜合加以估計。
智能障礙的原因主要有三類:①各種原因引起的大腦發育遲滯;②腦部器質性病變;③環境剝奪或學習缺乏。上述原因中第3類與前2類不同,如果及時改善環境或學習條件,智能水平可以迅速提高,故有人稱為“低文化性精神發育不全”。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