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2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牙周夾板適應證:①牙周炎松動牙經牙周治療后,牙松動仍較明顯且有咀嚼不適等癥狀,如牙列完整,可作牙齒結扎以利牙周組織的修復再生。②松動牙在手術前需固定,以利于手術操作和術后的愈合。由于固定的力量不大,故只用于前牙。③因外傷而松動的牙,用夾板固定后,有利于牙周組織的修復,一般固定8周后便可拆除。牙周病導致牙齒Ⅲ度松動的牙齒為拔除的指征,不是牙周夾板的適應癥。
2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的另一個主要病理變化。由于牙槽骨的吸收,使牙齒的支持組織高度降低,牙齒逐漸松動,最終脫落或拔除。
2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牙齦的炎癥表現為鮮紅或暗紅色,在牙石堆積處有不同程度的炎性腫脹甚至增生,探診易出血,甚至流膿。
2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水平型吸收是最常見的吸收方式。牙槽間隔,唇頰側或舌側的嵴頂邊緣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
2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牙槽骨垂直吸收時,在X線片上顯示的是與牙根面之間形成的有一定角度的骨缺損。此時牙周袋的袋底位于牙槽嵴頂的根方(即下方),所以此種牙周袋稱為骨下袋。
2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牙周炎與牙齦炎最根本的區別在于牙周炎有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牙周支持組織的破壞,牙周袋形成和炎癥、附著喪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導致牙齒的喪失。
2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牙周炎病變呈現靜止期和活動期交替出現。牙周炎是慢性炎癥病損,不斷發生著修復過程,而不是漸進性。
2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牙齦卟啉單胞菌是牙周病、尤其是慢性牙周炎病變區或活動部位最主要的優勢菌。
2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牙周支持治療,也稱維護期,這是正規的牙周系統性治療計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牙周療效得以長期保持的先決條件。在第一階段治療結束后,無論是否需要手術和修復治療,維護期即應開始,其內容包括以下方面:定期復查:根據患者剩余牙的病情以及菌斑控制的好壞,確定復查的間隔期。治療剛結束時,復查應稍密集些,如1~2個月,以了解療效保持情況。若病情穩定后,可酌情延長間隔期。復查時間應根據每位患者的情況而確定。一般每3~6個月復查一次,約1年拍X線片,監測和比較牙槽骨的變化。復查內容:檢查患者菌斑控制情況及軟垢、牙石量,牙齦炎癥(探診后有無出血)及牙周袋深度、附著水平,牙槽骨高度、密度及形態,咬合情況及功能、牙松動度,危險因素(如吸煙、全身疾病)的控制情況等。
3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牙周病藥物治療的原則如下:①遵循循證醫學的原則,合理使用藥物。一般情況下,牙齦炎和輕、中度的牙周炎不應使用抗菌藥物。藥物治療應主要用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對常規牙周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及侵襲性牙周炎患者,必要時可以選擇聯合用藥。②用藥前應清除菌斑、牙石,“攪亂”生物膜的結構。③有針對性地用藥。應盡量作細菌學檢查及藥敏試驗,有針對性地選擇窄譜的抗菌藥物。④盡量采用局部給藥途徑,以避免和減少耐藥菌株和毒副作用的產生。對于那些用于全身嚴重感染的強效抗菌藥物,盡量不用于治療牙周炎,以保護這些藥物的有效性。
3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牙周炎的主要癥狀是牙齦的炎癥和出血、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松動和移位。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牙周炎都會有上述主訴癥狀。
3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牙周病的始動因子是牙菌斑,牙菌斑礦化形成牙石,所以齦下菌斑和齦下牙石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病因。
3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牙合)創傷的臨床指征:臨床上有(牙合)創傷的牙大多出現松動,松動程度往往與骨吸收程度、探診深度不成比例,牙松動度重于骨吸收程度和牙周袋深度,特別表現在單根牙,嚴重時可出現個別牙或一組牙的傾斜或移位。X線片可顯示近牙頸部的牙周膜間隙增寬、硬骨板消失,牙槽骨可出現垂直型吸收,而受牽拉側可顯示硬骨板增厚。
3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牙槽骨吸收的方式:①水平型吸收:是較常見的吸收方式。牙槽間隔、唇頰側或舌側的牙槽嵴頂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頂的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即牙周袋底在牙槽嵴頂的冠方。②垂直型吸收:也稱角形吸收,指牙槽骨發生垂直方向或斜行的吸收,與牙根面之間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損,牙槽嵴頂的高度降低不多,而靠近牙根側的骨吸收較多。③凹坑狀吸收:指牙槽間隔的骨嵴頂吸收,其中央部分破壞迅速,而頰舌側骨質仍保留,形成彈坑狀或火山口狀缺損。它的形成可能因鄰面的齦谷區是菌斑易堆積、組織防御力薄弱的部位,該處的牙槽骨易發生吸收。此外,相鄰兩牙間的食物嵌塞或不良修復體等也是凹坑狀吸收的常見原因。④其他形式的骨變化:由于各部位牙槽骨吸收不均勻,使原來整齊而呈薄刃狀的骨緣成為參差不齊。正常情況下牙間的骨隔較高,而頰舌側的骨嵴較低,呈波浪形。當牙間骨隔破壞而下凹,而頰舌面骨嵴未吸收時,使骨嵴呈現反波浪形的缺損。此外,由于外生骨疣或扶壁骨形成、適應性修復等而使唇、頰面的骨增生,使牙槽嵴呈“唇”形或骨架狀增厚。這些雖是骨組織對破壞的代償性修復的表現,但常造成不利于菌斑控制的形態改變。
3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慢性牙周炎的主要優勢致病菌為牙齦卟啉單胞菌,侵襲性牙周炎為伴放線放線菌。
3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用法:四環素口服劑量為每次250mg,每日4次,連續服用2周為一療程。
3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藥物在體內分布:分布廣,可存在于多種組織、器官和體液中,尤其對骨組織親和力強,在齦溝液中的濃度為血藥濃度的2~10倍。
3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四環素族藥物能抑制膠原酶及其他基質金屬蛋白酶的活性;其抑制膠原酶的作用不依賴于其抗菌性能。因此四環素族藥物可抑制結締組織的破壞,阻斷骨的吸收,促進牙周組織再生。
3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用于牙周病治療的大環內酯類藥物主要是螺旋霉素。對G+菌抑制力強,對G-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抑制黏性放線菌、產黑色素類桿菌群以及螺旋體等。
4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般而言,探診深度與牙槽骨吸收的程度是相應的,如牙周袋愈深,骨吸收的量愈多,牙周支持組織的破壞也愈嚴重,牙齒就難以保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