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2
1、女性,18歲,右上頜骨腫物1年。手術切除標本為囊性,剖開見囊壁附著于牙頸部的牙冠,發育不完整的牙根位于囊壁外。囊壁上皮薄,含2~3層細胞,病理診斷是
A、腺牙源性囊腫
B、含牙囊腫
C、成人齦囊腫
D、牙源性角化囊腫
E、根尖周囊腫
2、一男性患者,32歲,下頜后牙區近年來出現膨隆,并逐漸增大,至面部不對稱,鏡下檢查可見纖維結締組織囊壁內襯較薄的復層扁平上皮,僅由2~5列扁平細胞或矮立方細胞構成,無角化,沒有上皮釘突。患者可診斷為
A、含牙囊腫
B、萌出囊腫
C、根尖周囊腫
D、腺牙原性囊腫
E、發育性根側囊腫
3、男性,29歲,腭前部腫脹1個月,X線檢查見腭中線前部一圓形透射區。鏡下見襯里上皮為復層鱗狀上皮和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最可能的病理診斷是
A、鼻腭管囊腫
B、鼻唇囊腫
C、球狀上頜囊腫
D、根尖周囊腫
E、牙源性角化囊腫
4、女性,30歲,左鼻翼下方腫物3年,檢查見病變位于軟組織內。切除腫物為囊性,囊壁內襯上皮為假復層柱狀上皮,局部見復層鱗狀上皮。囊壁結締組織無明顯炎癥細胞。最可能的病理診斷是
A、鼻腭囊腫
B、鼻唇囊腫
C、鼻腭管囊腫
D、鰓裂囊腫
E、球狀上頜囊腫
參考答案
二、A2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含牙囊腫的病理特點是囊腫內含牙,囊壁附著于牙頸部。鏡下的特點是上皮較薄,有2~3層細胞,類似于縮余釉上皮。其他的備選答案中個別囊腫內也可含牙,但不附著于牙頸部。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含牙囊腫又稱濾泡囊腫,多發生于10~39歲男性患者,下頜第三磨牙區最常見。囊腫生長緩慢,早期無自覺癥狀。較大時可引起頜骨膨隆或面部不對稱、牙移位及鄰近牙的根吸收;X線表現為圓形透射區,邊界清楚,囊腔內可含一個未萌的牙冠。
肉眼見囊壁較薄,囊腔內含有牙冠,囊壁附著于牙頸部,囊液多呈黃色;鏡下見纖維結締組織囊壁內襯較薄的復層扁平上皮,僅由2~5列扁平細胞或矮立方細胞構成,無角化,沒有上皮釘突,類似于縮余釉上皮;纖維囊壁內炎癥不明顯。囊腫繼發感染時,上皮增生,上皮釘突明顯,囊壁組織內見大量炎癥細胞浸潤;約40%囊腫的襯里上皮可發生黏液化生,含產黏液細胞或纖毛柱狀細胞,少數情況還可見皮脂腺細胞;某些病例的襯里上皮還可發生區域性角化,一般為正角化;纖維囊壁中有時可見牙源性上皮島。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鼻腭管囊腫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男性較多見。臨床上最常見的表現為腭中線前部的腫脹,有時可伴疼痛或瘺管形成。X線照片上,常常難以區分鼻腭管囊腫和較大的切牙窩。鼻腭管囊腫可內襯復層扁平上皮、含黏液細胞的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立方上皮或柱狀上皮,這些上皮類型可單獨或聯合存在。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鼻唇(鼻牙槽)囊腫是一種發生于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軟組織內的囊腫,較為少見。發病年齡以30~49歲多見,女性多于男性。腫脹是常見的癥狀,囊腫增大可致鼻唇溝消失,鼻翼抬高,鼻孔變形。X線片不易發現,有時可見上頜骨表面的淺表性骨吸收。鏡下,囊壁多呈皺褶狀,襯里上皮一般為無纖毛的假復層柱狀上皮,含黏液細胞和杯狀細胞,也可見復層扁平上皮或立方上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