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三、A3/A4
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該題所考知識點是慢性牙周炎的檢查。牙周炎的一項重要指標是牙槽骨吸收及吸收程度,這是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能顯示牙槽骨吸收的檢查方法為X線片,因此正確答案是C。該患者沒有全身病史和其他全身癥狀,沒有必要查血,可排除B;其他的檢查項目A、D、E都不是臨床診斷所必需的,因此均可排除。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該題所考知識點是慢性牙周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從題干中可看到,臨床表現中有牙周袋形成、附著喪失和牙齒松動,可排除牙齦炎的診斷,即排除A、C和D;患者的年齡較大,牙周炎的病情為中度,表明進展較慢,臨床表現符合慢性牙周炎的表現,因此,可排除E,正確答案為B。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考查的知識點是慢性牙周炎的治療,首要的治療是去除病因,第一步是通過潔治術清除齦上牙石、菌斑,之后才能進行刮治以清除齦下牙石,因此正確答案為E,并可排除D。慢性牙周炎局部治療即可獲得療效,不需要全身用藥,因此可排除A;在沒有去除牙石前不用藥,可排除B;下前牙松動Ⅰ°,破壞程度尚未達到需拔除的程度,因此可排除備選答案C。
2、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查的知識點是慢性牙周炎的診斷。該病例的臨床表現符合慢性牙周炎。因有牙周袋和附著喪失,可排除A;沒有牙齦壞死表現,可排除8;根據患者的年齡和病情程度為中度,可判斷病情進展較慢,可排除D;牙齦有紅腫,并非為蒼白色的腫大,也無其他白血病的表現,因此備選答案E也是不正確的。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查的知識點是慢性牙周炎的治療。每位牙周炎患者都應接受牙周基礎治療和牙周維護治療,備選答案A、B、C都是牙周基礎治療的內容,E為牙周維護治療,都是應進行的治療;不伴有全身疾病的輕、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沒有必要使用全身藥物,因此治療的內容應不包括D,答案應選D。
3、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牙周炎主要進行檢查的是,牙周袋深度和了解牙槽骨吸收的程度。根據這些癥狀才能制定相應的診療計劃。選擇E.牙周袋探診+X線牙片。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備選答案中,牙齦卟啉單胞菌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變形鏈球菌是齲病的主要致病菌。多數考生會因對此知識點掌握不牢而答錯。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晚期感染癥狀加重,大量化膿,如果治療不及時則會膿液積聚產生膿腫。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首先要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也就是去除病因。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牙周治療效果的取得,是醫者和患者共同合作的結果,一般在治療已得到效果之后,有些患者自身護理的概念開始淡薄,菌斑控制也放松了,大大增加了疾病復發的機會。如果術者和患者能繼續保持聯系,共同加強維護牙周組織的健康,就能獲得長久的療效。牙周治療完成后,一般安排2~3個月后進行復查、復治。間隔期的長短取決于患者口腔衛生自身護理的能力、牙周病的嚴重程度以及復診時的病情。牙周維護在治療后的頭3年特別重要。綜上所述,本題的D答案正確。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改良Widman翻瓣術的正確切口有三步:內斜切口一溝內切口一水平切口,常不做縱切口。若考生對此知識掌握不牢會丟分。
4、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當牙周病經治療后效果不佳,就應該考慮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會出現頑固性牙周炎,結合病史“全身乏力,飲食量比一般人大,尿量也多�!�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當牙周病經治療后效果不佳,就應該考慮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會出現頑固性牙周炎,結合病史“全身乏力,飲食量比一般人大,尿量也多�!�
要有檢查血糖。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題干所給病例為典型的牙周炎表現,同時,全身乏力,飲食量大,尿量多為糖尿病的表現,因此該病例為牙周炎伴糖尿病,故采取的治療應為牙周局部治療,同時控制血糖。全身抗生素使用只能暫時控制急性牙周炎癥,是牙周炎的輔助療法,而不能治療牙周炎,所以,備選答案E不正確。部分考生因知識掌握不牢受到此項干擾而丟分。
5、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侵襲性牙周炎的診斷特點:①年齡一般在35歲以下,但也可超過;②無明顯的全身疾病;③快速的骨吸收和附著喪失;④家族聚集性;⑤牙周組織破壞程度與菌斑及局部刺激量不一致。
牙周破壞程度與年齡不相稱,即年齡在35歲以下和有重度牙周破壞,常是侵襲性牙周炎診斷的重要指征。應重點檢查切牙及第一磨牙鄰面,并拍攝x線片,咬合翼片有助于發現早期病變。有條件時,作微生物學檢查發現伴放線放線桿菌,或檢查中性粒細胞有趨化和各噬功能的異常,有助于本病的診斷,但不是診斷所必需的。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硝唑(滅滴靈):是目前治療厭氧菌感染的首選藥物,對牙周病有很好療效。
羥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為半合成的廣譜抗生素,與甲硝唑合用治療局限型青少年牙周病和快速進展性牙周病療效好,還可用于急性牙周膿腫切開引流后的輔助治療。口服每次500毫克,每日3次,飯后服,7日為1個療程。
螺旋霉素: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進入血液循環后,主要分布在齦溝液、唾液、牙齦和頜骨中,能有效抑菌,對牙周急性病癥、牙周溢膿、出血者療效優佳。
替硝唑:用于各種厭氧菌感染,及口腔手術等的術前預防用藥。
6、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臨床上看到,糖尿病主要是影響牙周炎的發病和進程,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其牙周組織的炎癥較重,齦緣紅腫呈肉芽狀增生,易出血和易發生牙周膿腫,牙槽骨破壞迅速,導致深牙周袋和牙松動。在臨床工作中對某些牙齦紅腫嚴重而廣泛、反復發生急性膿腫的牙周炎患者及對常規牙周治療反應欠佳的患者,應考慮其是否有合并糖尿病的可能性,并進行必要的內科學檢查。題干中的反復發作等臨床表現就是提示。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此題依據的是牙周膿腫的治療原則,此患者又患有糖尿病,需要注意預防感染。
1.急性牙周膿腫的治療原則是消炎止痛、防止感染擴散以及使膿液引流。
2.在膿腫初期膿液尚未形成前,可清除大塊牙石,沖洗牙周袋,將防腐抗菌藥引入袋內,必要時全身給以抗生素或支持療法。
3.當膿液形成且局限,出現波動時,可根據膿腫的部位及表面黏膜的厚薄,選擇從牙周袋內或牙齦表面引流。前者可用尖探針從袋內壁刺入膿腔,后者可在表面麻醉下,用尖刀片切開膿腫達深部,以使膿液充分引流。切開后應徹底沖洗膿腔,然后敷防腐抗菌藥物。過早的切開引流會造成創口流血過多和疼痛。切開引流后的數日隨應囑患者用鹽水或氯己定等含漱。
4.對于患牙挺出而咬合接觸疼痛者,可將明顯的早接觸點調磨,使患牙獲得迅速恢復的機會。
5.慢性牙周膿腫可在潔治的基礎上直接進行牙周手術。根據不同情況,作膿腫切除術,或翻瓣手術。有人報道在急性階段膿液引流后的短期內,可盡早進行翻瓣術,因為急性炎癥改變了組織的代謝,有利于骨的新生,此時進行手術有利于術后組織的修復和愈合,新附著的機會較高。
四、B
1、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易滲透進齦溝液,對抑制革蘭氏陰性厭氧菌和螺旋體特別有效的是甲硝唑。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四環素族藥物為廣譜抗生素。對G+菌、G-菌及螺旋體均有抑制其繁殖的作用,對多種牙周可疑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對伴放線放線桿菌(Aa)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侵襲性牙周炎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機械性控制菌斑的基礎上,配合化學制劑可有效地控制菌斑,達到預防和治療牙周病的目的�;瘜W制劑必須依靠一些載體,如含漱劑、牙膏、口香糖、牙周袋沖洗液、緩釋裝置等才能被傳遞到牙周局部,起到控制菌斑的作用。氯己定又稱洗必泰,化學名稱為雙氯苯雙胍己烷,系二價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常以葡萄糖酸洗必泰的形式使用。
2、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單個牙窄而深的局限性牙周袋常南于咬合創傷及牙髓牙周聯合病變所引起,因此答案為B。慢性牙周炎很少形成窄而深的局限性牙周袋。侵襲性牙周炎常見深牙周袋,但并不是單個牙的窄的局限性牙周袋。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侵襲性牙周炎的特點之一是早期牙齦炎癥較輕,但牙周袋深。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慢性牙周炎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和疾病的嚴重程度也增加,多大多數病人以成年人為主,常累計多數牙。
3、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局限型侵襲性牙周炎的特征是“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的鄰面有附著喪失,至少波及兩個恒牙,其中一個為第一磨牙。其他患牙(非第一磨牙和切牙)不超過兩個”。簡言之,典型的患牙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多為左右對稱。但早期的患者不一定波及所有的切牙和第一磨牙。 X線片所見第一磨牙的鄰面有垂直型骨吸收,若近遠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則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在切牙區多為水平型骨吸收。 因此選擇E。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水平型吸收:是較常見的吸收方式。牙槽間隔、唇頰側或舌側的牙槽嵴頂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頂的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即牙周袋底在牙槽嵴頂的冠方。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垂直型吸收:也稱角形吸收,指牙槽骨發生垂直方向或斜行的吸收,與牙根面之間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損,牙槽嵴頂的高度降低不多,而靠近牙根側的骨吸收較多。垂直型骨吸收大多形成骨下袋,即牙周袋底位于骨嵴頂的根方。骨下袋最常見于鄰面,但也可位于頰舌面。骨下袋和骨上袋的炎癥、增生和退行性變化都相同,它們的主要區別是軟組織壁與牙槽骨的關系和骨破壞的類型。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凹坑狀吸收:指牙槽間隔的骨嵴頂吸收,其中央部分破壞迅速,而頰舌側骨質仍保留,形成彈坑狀或火山口狀缺損。它的形成可能因鄰面的齦谷區是菌斑易堆積、組織防御力薄弱的部位,該處的牙槽骨易發生吸收。此外,相鄰兩牙間的食物嵌塞或不良修復體等也是凹坑狀吸收的常見原因。
4、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附著性菌斑:齦緣以下附著于牙根面的齦下菌斑,由齦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內。其結構、成分與齦上菌斑相似,細菌種類增多,主要為革蘭陽性球菌及桿菌、絲狀菌,還可見少量革蘭陰性短桿菌和螺旋體等。它與齦下牙石的形成、根面齲、根面吸收及牙周炎有關。
非附著性齦下菌斑它位于附著性齦下菌斑的表面,為結構較松散的菌群,直接與齦溝上皮或袋內上皮接觸,主要為革蘭陰性厭氧菌,如牙齦卟啉單胞菌,福賽擬桿菌和具核梭桿菌等,還包括許多能動菌和螺旋體,在牙周炎快速進展時,非附著齦下菌斑明顯增多,與牙周炎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被認為是牙周炎的"進展前沿"(advancing front),毒力強,與牙槽骨的快速破壞有關.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位于齦緣以下的牙菌斑。分布在齦溝或牙周袋內�?煞譃橐韵聝刹糠郑�
1.附著性菌斑,齦緣以下附著于牙根面的齦下菌斑,由齦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內。其結構、成分與齦上菌斑相似,細菌種類增多,主要為革蘭陽性球菌及桿菌、絲狀菌,還可見少量革蘭陰性短桿菌和螺旋體等。它與齦下牙石的形成、根面齲、根面吸收及牙周炎有關。
2.非附著性菌斑,齦緣以下位于附著性齦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與齦溝上皮、袋內上皮接觸的齦下菌斑,為結構較松散的菌群,主要為革蘭陰性厭氧菌,如牙齦卟啉單胞菌、福賽坦菌和具核梭桿菌等,還包括許多能動菌和螺旋體。在牙周炎快速進展時,非附著齦下菌斑明顯增多,毒力增強,與牙槽骨的快速破壞有關,與牙周炎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被認為是牙周炎的“進展前沿”。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非附著性菌斑 。齦緣以下位于附著性齦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與齦溝上皮、袋內上皮接觸的齦下菌斑,為結構較松散的菌群,主要為革蘭陰性厭氧菌,如牙齦卟啉單胞菌、福賽坦菌和具核梭桿菌等,還包括許多能動菌和螺旋體。在牙周炎快速進展時,非附著齦下菌斑明顯增多,毒力增強,與牙槽骨的快速破壞有關,與牙周炎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被認為是牙周炎的“進展前沿”。
5、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適應證:A.骨內袋:窄而深的骨內袋為GTR的適應證,骨袋過寬則效果差。三壁骨袋因牙周膜細胞來源豐富且易于提供牙周膜細胞生長的空間,故效果最好,窄而深的二壁骨袋也是較好的適應證。B.根分叉病變:Ⅱ度根分叉病變為適應證,但需有足夠的牙齦高度,以便能完全覆蓋術區;尤以下頜牙的Ⅱ度根分叉病變效果好。有人報道Ⅲ度根分叉病變的早期有一定的療效,但結果不確定。C.僅涉及唇面的牙齦退縮,鄰面無牙槽骨吸收且齦乳頭完好者。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Ⅱ度病變根據骨破壞的程度、牙周袋的深度以及有無牙齦退縮等條件,選用以下治療方法:
(1)對骨質破壞較輕,根柱較長,牙齦能充分覆蓋根分叉開口處的下頜磨牙Ⅱ度病變和上頜磨牙頰側的Ⅱ度病變,可行翻瓣術+植骨術,或引導性組織再生術。以期獲得根分叉處的牙周組織再生,形成新的附著。
(2)對于骨質破壞較多,牙齦有退縮,術后難以完全覆蓋分叉區者,可行根向復位瓣手術和骨成形術,術后使根分叉區充分暴露,有利于患者控制菌斑。一般不宜只做牙周袋切除術,因為會使該區的附著齦變窄,而且切除后牙齦因保持生物學寬度而仍易重新長高,使牙周袋復發而再度覆蓋根分叉區。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從患者自身口腔內獲取健康的帶有角化上皮的游離齦組織,移植到附著齦過窄的患區,從而是附著齦加寬、前庭溝加深的手術稱為游離齦移植術。 其適應證:1.附著齦過窄或無附著齦,同時伴有下列情況者:牙槽黏膜及肌肉的牽拉使齦緣與牙面分離;個別牙唇側齦退縮,退縮的根方無附著齦或附著齦過窄;前庭過淺,妨礙義齒的佩帶和口腔衛生的保持;固定修復體的邊緣欲放在齦下,但邊緣齦組織無附著齦或附著齦過窄。2.牙齦過薄。側向轉位瓣術為治療個別牙較窄的牙齦退縮,利用相鄰牙的健康牙齦形成帶蒂的齦黏膜瓣,向牙齦退縮病變區滑行轉移,以覆蓋裸露根面。
6、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懸吊縫合:是利用術區的牙齒來懸吊固定齦瓣。適用于頰、舌兩側齦瓣高度不一致時,使每側齦瓣分別在所復位的水平緊密地貼合予牙與骨面,不易發生松脫或過大張力。包括:單個牙的雙乳頭懸吊縫合、單側和雙側連續懸吊縫合。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水平褥式縫合:適用于兩牙之間有較大縫隙或齦乳頭較寬時,為使齦瓣能更好地貼合骨面,可做水平褥式縫合。此法可與連續懸吊縫合聯合應用。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是將最后一個磨牙遠中的齦瓣或缺牙隙處的齦瓣以錨樣的方式固定在鄰近的牙上。適用于最后一個磨牙遠中楔形瓣的縫合,或與缺牙間隙相鄰處的齦瓣閉合。注意進針處應盡量靠近牙齒,以使齦瓣緊貼牙面,避免愈合后在牙齒鄰面的牙齦形成“V”形缺口。
7、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慢性牙周炎微生物是引發慢性牙周炎的始動因子,堆積在齦牙結合部的牙面和齦溝內的菌斑微生物及其產物引發牙齦的炎癥和腫脹,使局部微生態環境更有利于一些在厭氧條件下生長的革蘭陰性牙周致病菌滋生,如牙齦卟啉單胞菌(Pg)、福賽坦菌(Tf)、齒垢密螺旋體(Td)等成為優勢菌,還有具核梭桿菌(Fn)、中間普氏菌(Pi)等形成致病性很強的生物膜,由齦上向齦下擴延。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大量的研究表明,伴放線放線桿菌(Aa)是侵襲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
8、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慢性牙周炎的起病緩慢,早期主要表現為牙齦的慢性炎癥�;颊呖捎兴⒀阑蜻M食時上網牙齦出血或口內異味,但一般無明顯的不適,不受重視。實際上此時已有牙周袋形成,且能探到釉牙骨質界,即已有附著喪失。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糖尿病患者易感染,因此伴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易于發生牙周膿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