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
【考綱要點】
1.發(fā)疹性疾病的種類、病因,皮疹特點及出疹規(guī)律,并發(fā)癥治療原則及預防。
2.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病因,臨床表現(xiàn)及分型、診斷、鑒別診斷、治療。
【考點縱覽】
1.麻疹:前驅期表現(xiàn),特別是Koplik斑是早期診斷關鍵。典型的為"燒3天、出3天、退3天",留有脫屑及色素沉著。接觸麻疹5天內肌注免疫球蛋白可預防發(fā)病。隔離期:一般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出疹后10天。
2.風疹:出疹期耳后、枕部、頸后淋巴結腫大伴觸痛,皮疹在淋巴結腫大后24小時出現(xiàn),24小時出全,一般3天,少有脫皮,較麻疹全身癥狀輕。隔離期:出疹后5天。
3.幼兒急疹:病原為人類皰疹病毒6型。突然起病,發(fā)熱3~5天,熱退疹出。
4.水痘:在同一部位丘疹、水痘、結痂同時存在,向心性分布。
5.猩紅熱:主要致病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發(fā)熱后第2天全身皮膚彌漫充血發(fā)紅基礎上存在密集均勻的紅色小丘疹,24小時布滿全身,皺褶處密集。疹退脫皮,無色素沉著。
6.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病原福氏志賀菌多見。有時在出現(xiàn)腸道癥狀或腹瀉之前先出現(xiàn)休克或腦病表現(xiàn)。懷疑中毒痢尚未排便,可用冷鹽水灌腸,取糞便檢查。
7.脊髓灰質炎:于體溫下降時出現(xiàn)非對稱性弛緩性癱瘓,逐漸加重,熱退癱瘓停止發(fā)展,無感覺障礙。
8.乙腦是病毒性腦炎中最重且預后差的一種,乙腦病毒系蟲媒病毒。
【歷年考題點津】(共28題)
1.目前國內最常見的細菌性痢疾病原菌是
A.福氏痢疾桿菌
B.宋內氏痢疾桿菌
C.鮑氏痢疾桿菌
D.舒氏痢疾桿菌
E.志賀氏痢疾桿菌
答案:A
2.猩紅熱患兒皮疹特點,以下哪項不正確
A.皮疹粗糙,砂紙樣
B.常有散在糠屑樣脫皮
C.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皮疹稀疏
D.常在24小時內遍及全身
E.疹間皮膚亦呈紅色
答案:C
試題點評:猩紅熱皮疹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易受摩擦部位更密集,可有皮下出血點形成紫紅色線條,即帕氏線。
3.細菌性痢疾病理改變的部位是
A.盲腸
B.回腸末端
C.直腸和乙狀結腸
D.升結腸
E.降結腸
答案:C
4.患兒1歲半。發(fā)熱4天,熱退后全身出現(xiàn)紅色斑丘疹。其診斷是
A.風疹
B.幼兒急疹
C.猩紅熱
D.麻疹
E.水痘
答案:B
試題點評:熱退疹出是幼兒急疹特點。
5.麻疹早期診斷最有意義的臨床表現(xiàn)是
A.發(fā)熱、流涕、咳嗽
B.有感冒接觸史
C.耳后淋巴結腫大
D.手、足出現(xiàn)紅色斑丘疹
E.科潑力克(Koplik)斑
答案:E
6.脊髓灰質炎的癱瘓?zhí)攸c是
A.對稱性遲緩性癱瘓,有感覺障礙
B.對稱性遲緩性癱瘓,無感覺障礙
C.不對稱性遲緩性癱瘓,有感覺障礙
D.不對稱性遲緩性癱瘓,無感覺障礙
E.雙下肢痙攣性癱瘓,無感覺障礙
答案:D
7. 2歲女孩,突起發(fā)熱,伴咽痛,稀便3~4次/天,3天后熱退。間隔2天又發(fā)熱伴頭痛、多汗,全身肌肉疼痛,持續(xù)3天熱退,繼之出現(xiàn)右下肢無力、肌張力減退、膝反射消失。應診斷為
A.風濕性關節(jié)炎
B.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C.脊髓灰質炎
D.化膿性關節(jié)炎
E.結核性關節(jié)炎
答案:C
(8~9題共用題干)
男,5歲,于夏季突然出現(xiàn)高熱,2小時后抽搐,面色灰暗,四肢涼,血壓下降,心肺未見異常,腦膜刺激征陰性。
8.最可能的診斷為
A.顱內出血
B.結核性腦膜炎
C.顱內腫瘤
D.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E.化膿性腦膜炎
答案:D
試題點評:兒童,夏季突然發(fā)病,抽搐,休克表現(xiàn),應首先考慮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9.為確診,應進一步檢查
A.血常規(guī)
B.糞常規(guī)
C.腦脊液
D.腦電圖
E.頭部CT
答案:B
試題點評:對疑似病例,可用冷鹽水灌腸,取便化驗。
10.男性,5歲,持續(xù)發(fā)熱15天,體溫39~39.5℃,伴腹瀉每日3~5次,體檢:神萎,心率72次/分,肝右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規(guī)檢查: WBC 3.0×109/L,中性粒細胞60%,淋巴細胞40%,嗜酸性粒細胞0,ALT 200U/L,血清抗-HBs陽性。該病例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傷寒
C.鉤端螺旋體病
D.急性血吸蟲病
E.急性細菌性痢疾
答案:B
試題點評:稽留熱,神萎,肝脾大,相對緩脈,嗜酸性粒細胞消失,是傷寒較典型的表現(xiàn)。
11.麻疹早期診斷最有意義的臨床表現(xiàn)是
A.發(fā)熱、流涕、咳嗽
B.有感冒接觸史
C.耳后淋巴結腫大
D.手、足出現(xiàn)紅色斑丘疹
E.Koplik斑
答案:E
12.細菌性痢疾病理改變最主要的部位是
A.盲腸
B.回腸末端
C.直腸和乙狀結腸
D.升結腸
E.降結腸
答案:C
13.中毒型細菌性痢疾多見于
A.2~7歲體格健壯的小兒
B.3~6個月體格健壯的嬰幼兒
C.低出生體重兒
D.8~10歲營養(yǎng)狀況較差的兒童
E.12~14歲青春期兒童
答案:A
相關推薦:
2014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兒科學》輔導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