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單元 其他細菌
第一節 流感嗜血桿菌
流感嗜血桿菌是革蘭陰性小桿菌,常呈多形態,無鞭毛,無芽胞。需氧或兼性厭氧,生長需要X和V因子。血液中V因子經加熱可釋放,故常用巧克力色培養基分離流感嗜血桿菌。
致病物質主要為莢膜、菌毛與內毒素。根據莢膜多糖,b型致病力最強。
所致疾病分原發感染和繼發感染兩類,前者為急性化膿性感染,如腦膜炎、鼻咽炎等,以小兒多見;后者常在流感、麻疹等感染后發生,臨床類型有慢性支氣管炎、中耳炎、鼻竇炎等,多見于成人。
第二節 百日咳鮑特菌
百日咳鮑特菌為革蘭染色陰性的短小桿菌,是人類百日咳的病原體。傳染源是病人,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病程分3期:①卡他期;②痙咳期;③恢復期。全病程較長。百日聽著就較長。百日咳桿菌一般不侵入血流。病后可獲得較為持久的免疫力,主要是局部粘膜免疫。
第三節 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呈弧形,s形或海鷗狀,有鞭毛,革蘭染色陰性。微需氧,營養要求高。
幽門螺桿菌尿素酶豐富,是鑒定的主要依據。
幽門螺桿菌與人類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第四節 嗜肺軍團菌
革蘭陰性需氧菌,為胞內寄生菌。
嗜肺軍團菌引起軍團病,該病流行于夏秋季,主要通過吸人帶菌飛沫而感染。常見的感染來源為污染的空調和供水系統。未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播。
軍團病主要有流感樣型和肺炎型兩種臨床類型,流感樣型預后良好,肺炎型死亡率較高(大于l5%)。
第五節假單胞菌屬
銅綠假單胞菌
銅綠假單胞菌為革蘭染色陰性的小桿菌,有些菌株能產生水溶性色素,包括綠膿素和青膿素。耐許多化學消毒劑寫抗生素。
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多見于皮膚粘膜的受損部位,如燒傷、創傷等,也見于因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臨床表現可為局部化膿性炎癥或全身感染,甚至進入血流導致敗血癥。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