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單元 病毒的基本性狀
病毒的大小和結構
1.病毒的定義
病毒是一種體積微小,可以通過濾菌器,結構簡單,只含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必須寄生在活的和敏感的細胞內,以復制的方式進行增殖的非細胞型微生物。
2.病毒體的概念
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
3.病毒的測量單位和病毒的形態
用于測量病毒大小的單位為納米(nm)。各種病毒體的大小差別懸殊,最大的約300nm;最小的僅20nm;大多數病毒體小于150nm;病毒體形態多數呈球狀或近似球狀,少數為桿狀絲狀或子彈狀,痘病毒呈磚塊狀,噬菌體則大多呈蝌蚪狀。
病毒的結構和對稱性
病毒體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核心為核酸,在核酸外圍有蛋白質外殼,稱衣殼。衣殼與核酸在一起稱為核衣殼。有些病毒在核衣殼外面有包膜包圍著。衣殼系由一定數量的殼粒組成。每個殼粒又是由一個或多個多肽分子組成。
根據殼粒的排列不同,病毒衣殼有下列幾種對稱類型:螺旋對稱型;20面體立體對稱型和復合對稱型。
包膜是病毒在成熟過程中以出芽的方式向宿主細胞外釋放時獲得的,故含有宿主細胞膜或核膜的化學成分。有些包膜表面有蛋白質性質的釘狀突起,稱為包膜子粒或刺突。
病毒的化學組成與功能
1.核酸
位于病毒體的中央,其化學成分為DNA或RNA,藉此分DNA病毒或RNA病毒兩大類。功能:(1)核酸構成病毒的基因組,為病毒的增殖、遺傳和變異等功能提供遺傳信息。(2)具有感染性:某些病毒的核酸有感染性。應用化學方法除去病毒衣殼蛋白后獲得的核酸進入宿主細胞后能增殖,有感染性,稱為感染性核酸。
2.蛋白質
(1)結構蛋白:由病毒的基因組編碼,組成病毒體的蛋白成分,如病毒體的衣殼蛋白、基質蛋白和包膜蛋白。
(2)非結構蛋白:由病毒的基因組編碼,但不參與病毒體構成的蛋白成分。可存在于病毒體內,如病毒的酶,也可存在于感染細胞。
(3)病毒結構蛋白有以下幾種功能:①保護病毒核酸,避免環境中的核酸酶和其他理化因素對病毒核酸的破壞;②參與病毒的感染過程,衣殼蛋白和包膜上的蛋白突起能吸附至易感細胞受體,引起感染;③具有抗原性,病毒基因編碼的衣殼蛋白和包膜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
3.脂類和糖
病毒體的脂質主要存在于包膜中。有些病毒含有少量糖類,也是構成包膜的表面成分之一。因包膜存在脂質,故脂溶劑可除去包膜,使病毒失去感染性。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