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免疫耐受
免疫無應答
【影響免疫耐受狀態建立的因素:】
1、抗原劑量:高帶耐受、低帶耐受
2、抗原類型及劑型:可溶性、單體(分子量小)的抗原更易誘導耐受
3、抗原進入機體的途徑:口服及靜脈注射易導致耐受
4、抗原存在的時間:抗原在機體內持續存在易導致耐受
5、抗原表位的性質:耐受原表位易導致耐受
6、機體本身因素:遺傳背景、年齡及發育狀態、生理狀態等
對于T細胞,一般來說具有低帶耐受和高帶耐受;而對于B細胞,一般來說只有高帶耐受,原因在于B細胞可以濃集抗原。
T細胞耐受發生快、持續時間久。
耐受分離(split tolerance):口服抗原,經胃腸道誘導派爾淋巴結及小腸固有層B細胞,產生分泌型IgA,發揮局部黏膜免疫效應,但卻導致全身的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的主要機制:】
中樞耐受:主要通過陰性選擇,借助克隆清除以建立對自身抗原的耐受
外周耐受:1、克隆清除:自身抗原高水平表達,且與TCR有高親和力(似于高帶耐受)
2、免疫忽視:自身抗原表達水平低(似于低帶耐受)
3、克隆失能:常由iDC提呈導致,共刺激分子表達水平低
4、免疫調節細胞作用:Treg通過直接接觸抑制或分泌細胞因子抑制免疫應答
5、免疫豁免部位:如晶狀體蛋白生理狀態下不致免疫反應
【小結】
自身抗原免疫耐受的打破,可導致自身免疫病;
人工建立耐受可使移植物存活;
恢復對自身抗原的耐受,可以治療自身免疫病;
打破免疫耐受,恢復免疫應答,在抗腫瘤、抗感染中有重要意義。
例題:
1.免疫耐受的誘導
A.可在胚胎期 B.可在新生期
C.可在新生期后甚至成年期 D.上列A和B兩項
E.上列A、B和C三項
2.關于免疫耐受描述錯誤的是
A.具有免疫特異性,只對特定抗原不應答
B.一般情況下不影響適應性免疫應答整體功能
C.不同于免疫缺陷
D.不同于藥物引起的對免疫系統的普遍抑制
E.只能在中樞免疫器官內發生
3.對抗原致免疫耐受描述錯誤的是
A.抗原劑量太高或太低都可導致免疫耐受
B.單體抗原較其聚體容易導致免疫耐受
C.特殊的抗原表位及抗原表位的變異均可導致免疫耐受
D.不易被Mφ處理提呈的抗原易致免疫耐受
E.靜脈注射單體抗原不易致免疫耐受
參考答案
1.E 2.E 3.E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