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1) 心絞痛 :心肌急劇的、暫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典型表現為陣發性心前區疼痛或壓迫感,可放射至心前區域、左上肢,持續數分鐘,可因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劑而緩解消失。
2) 心肌梗死(重點) :指冠狀動脈供血中斷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有劇烈而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類不能完全緩解。心肌梗死可分為心內膜下心肌梗死和透壁性心肌梗死。
a) 心內膜下心肌梗死(subendocardial myocarthial infaction)
特點:①主要累及心室壁內層1/3的心肌,及肉柱和乳頭肌
、诜譃槎喟l性小灶狀壞死,大小約為0.5~1.5cm
③嚴重者壞死可累及整個心內膜下心肌――環狀梗死
、茉驗楣跔預病變嚴重而彌漫
b) 透壁性心肌梗死 (transm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為典型心梗類型
病因及發病機制:① 冠狀A血栓形成;② 冠狀A痙攣;③ 心肌供血不足:過度負荷
好發部位及范圍 :與冠狀A粥樣硬化的供血區域一致。#FormatImgID_0#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室間隔前2/3―左冠脈前降支供血區;左心室后壁、室間隔后1/3及右心室――右冠脈供血區;左心室后壁――左冠脈左旋支供血壓
病理改變
肉眼:與一般梗死肉眼改變相似;6h后肉眼可辨認,呈蒼白色;8~9h后呈黃色或土黃色,干燥、堅硬、失去正常光澤;第4天:壞死灶周邊出現充血、出血帶;2~3周后:肉芽組織增生;5周后:瘢痕化,呈灰白色。
鏡下:呈凝固性壞死改變,部分心肌細胞呈空泡變性
合并癥及后果(選看)
、 心臟破裂:少見,但后果嚴重,發生于心梗后1-2W
原因:炎C的蛋白水解酶及心肌溶酶體酶使心肌溶解
后果:心包填塞(積血)→急死;室間隔缺損→右心功能不全;瓣膜關閉不全(二尖瓣)→左心功能不全
、 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im):發生率10~38%,多見于愈合期;心室局部向外膨出而形成(瘢痕組織彈性差所致);多位于心尖部,可致心功能不全及附壁血栓形成
、 附壁血栓形成:梗死區內膜粗糙等原因所致,可機化、脫落引起栓塞等
④ 心外膜炎:為無菌性纖維素性心外膜炎
、 心功能不全:可分為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為最常見死亡原因之一。
⑥ 心源性休克:當梗死區>40%時,可出現。
、 機化瘢痕形成:一般在梗死后2W左右形成;大的梗死灶4~6W機化
c) 心肌纖維化 :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引起心肌纖維持續性缺血、缺氧所產生的后果。為廣泛性、多灶性心肌纖維化,伴鄰近心肌纖維萎縮或肥大。
血壓病(心、腎、腦、眼)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原因未明的、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收縮壓≥140mmHg(18.4kPa)和(或)舒張壓≥90mmHg(12.0kPa)]為主要表現的獨立性全身性疾病,以全身細動脈硬化為基本病變,常引起心、腦、腎及眼底病變并有相應的臨床表現。高血壓病分緩進型和急進型二類。緩進型高血壓又稱為良性高血壓,多見于中、老年人,病程長,進展緩慢,最終常死于心臟病變。
【緩進型高血壓病】(良性)
1.功能障礙期 全身細小動脈間歇性痙攣,血壓升高,常波動,全身血管和心、腎、腦等器官無器質性病變。
2.動脈病變期
(1) 細動脈:由于持續痙攣、缺氧,使內膜通透性增高,血漿蛋白不斷滲入內皮下間隙,并凝固成均質的玻璃樣物質,這種玻璃樣變性使管壁增厚、變硬、變脆、管腔狹窄。
(2) 小動脈:可發生內膜纖維組織及彈性纖維增生,中膜平滑肌細胞增生和肥大,結果也導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
3.內臟病變期
(1) 心臟:血壓長期升高,左心室因負荷增加而代償性肥大,心臟重量增加,左心室壁明顯肥厚,早期心腔無明顯擴張,稱為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晚期失代償,出現肌源性擴張而致左心衰竭。這種由于高血壓病引起的心臟病變稱高血壓性心臟病。
(2) 腎臟:由于:①腎小球入球動脈硬化,管腔狹窄,腎小球因缺血而發生壞死、纖維化和玻璃樣變。②相對正常的腎單位代償性肥大。③腎間質纖維化和淋巴細胞浸潤等,使兩側腎臟對稱性縮小,重量減輕,表面有彌漫分布的細小顆粒,稱為原發性顆粒狀固縮腎。晚期隨著纖維化腎單位的增多,腎小球濾過率逐漸減少,可出現腎功能衰竭,嚴重者可致尿毒癥。
(3) 腦
高血壓腦病:頭痛、頭昏、眼花。
高血壓危象:明顯CNS癥狀:意識模糊、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視力障礙等。
、 A病變:細小Af化、玻璃樣變,嚴重者可有f素樣壞死,并發血栓及微A瘤。
、 腦較化:A硬化→局部缺氧→壞死灶(軟化灶)
③ 腦出血:最嚴重的并發癥,常致死亡。易發生于內囊、基底部, 其次為大腦白質,橋腦,小腦,局部腦組織完全破壞,形成囊腔,內充滿血液。
原因:細小A本身硬化, A從大腦中A直角分出→高壓力血流沖擊,血壓突然↑↑(如情緒激動等)
臨床:突然發生昏迷,呼吸加深,大小便失禁,肢體偏癱,失語等,甚至死亡。
風濕病rheumatism(關、心、環、皮、舞)
癥狀:關節和心臟損害、環形紅斑、皮下小結、舞蹈病
風濕病是與A組β型(又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
一、基本病理變化(重點)
1.變質滲出期:病變區的結締組織基質形成黏液樣變性和即纖維素樣壞死。周圍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病變持續一個月。
2.增生期又稱肉芽腫期:特征性病變是在心肌間質、心內膜下合皮下結締組織中形成風濕小體,屬肉芽腫性病變。鏡下可見風濕小體的中央為纖維素樣壞死,周圍是增生的組織細胞即Aschoff細胞、成纖維細胞和少量浸潤的炎細胞。風濕小體是風濕病的特征性病變,具有診斷意義
3.纖維化期又稱愈合期(瘢痕期):風濕小體纖維化,最后變成梭形小瘢痕。
二、心臟的病理變化
1.風濕性心內膜炎 主要侵犯心瓣膜 ,以二尖瓣受損最多見,其次為二尖瓣和主動脈瓣聯合受累。三尖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極少受累。早期,瓣膜結締組織發生黏液樣變性和纖維素樣壞死
例題:
1、關于高血壓病的敘述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E】
A、常引起左心肥大
B、可導致心力衰竭
C、可引起小動脈硬化性萎縮腎
D、腦出血為常見致死原因
E、常引起下肢壞疽
2、關于高血壓病腦出血下列哪項是不確切的【D】
A、以基底節內囊部多見
B、內囊處豆紋動脈與大腦中動脈呈直角分支,受血壓沖擊易破裂
C、小動脈痙攣,可引起漏出性出血
D、腦出血原因都是內囊區小動脈痙攣引起
E、微動脈瘤破裂
3、下列哪項是惡性高血壓病的腎臟特征性病變【B】
A、腎小球纖維化
B、腎細動脈壁纖維蛋白樣壞死
C、腎小葉間動脈內膜增厚
D、腎小球毛細血管內血栓形成
E、腎小管上皮變性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