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
1.按病因分類:
①機械性腸梗阻:最常見,機械性腸梗阻又以腸粘連最常見;
②動力性腸梗阻:分麻痹性(病因是低鉀)、痙攣性(病因是鉛中毒);
③血運行腸梗阻:根據有無血運障礙分為:單純性腸梗阻、絞窄性腸梗阻。
梗阻與解剖結構、異物堵塞有關的為機械性腸梗阻;
梗阻與肌肉、神經有關的為動力性腸梗阻。
④腸梗阻病人關注的重點:部位不重要、原因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無血運障礙。
2.按梗阻部位分:
①高位梗阻:梗阻發生在空腸;嘔吐頻繁、腹脹不明顯;X線呈魚骨刺狀改變。
②低位梗阻:梗阻發生在回腸末端和結腸;腹脹明顯、嘔吐糞臭樣物;X線呈階梯狀液平。
3.臨床表現:
①痛、吐、脹、閉 + 腹部體征。這四個字的意思就是腹痛、嘔吐、腹脹、便閉。這是各類腸梗阻的共同表現;
②低鉀低氯性堿中毒(高位腸梗阻)或代謝性酸中毒(低位腸梗阻)等;
③腹部隆起不對稱,說明發生了絞窄性腸梗阻;
④急性體液丟失可導致休克;
⑤出現腹膜刺激征或出血表現,說明發生了絞窄性腸梗阻,必須手術治療。
4.腸套疊:
①好發于2歲以內小孩;
②腹痛、血便、腹部包塊(臘腸樣腫塊);
③果醬樣大便;
④X線:杯口狀(結腸套疊)或彈簧狀(小腸套疊);
⑤早期(48小時內)鋇劑(空氣)灌腸,但如有血運障礙、腹膜刺激征時必須手術。
5.腸扭轉:
①乙狀結腸扭轉:多發于老人、有便秘史;X線見馬蹄狀、鳥嘴狀改變;
②小腸扭轉:多發于年輕人、飽餐或劇烈運動時發生。
腸套疊和腸扭轉均屬于絞窄性腸梗阻,均需手術治療。
6.單純性與較窄性的腸梗阻的鑒別
①單純性腸梗阻:
陣發性腹痛,伴有腸鳴音亢進;嘔吐物為胃腸液;觸診無腹膜刺激征,能摸到腫脹的腸袢;腸鳴音亢進、呈氣過水音;X線可見液平;
②絞窄性腸梗阻:
持續劇痛,無腸鳴音;嘔吐物血性液;觸診有腹膜刺激征,摸不到腫脹的腸袢;腸鳴音減弱或消失;X線有孤立、脹大的腸袢。
7.治療:
①禁食、胃腸減壓;
②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
③看是否有血運障礙,絞窄性腸梗阻必須手術;沒有血運障礙的保守治療。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