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知識點 |
第 3 頁:例題 |
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診斷】
1.癥狀 可有頭頸部搏動感、心悸等。出現左心功能不全后,病情進行性加重,可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難,以至肺水腫,最后也可出現右心衰竭。部分病人有心絞痛,多在夜間發生。
2.體征 心濁音界向左下擴大。在胸骨左緣Ⅱ~Ⅲ肋間及主動脈瓣區有舒張早期潑水樣雜音。明顯時可出現Austin-Flint雜音。周圍血管體征包括:①收縮壓增高,舒張壓減低,脈壓差增大;②水沖脈;③頸動脈搏動增強;④口唇及指甲毛細血管搏動;⑤動脈有槍擊音;⑥用胸件稍加壓,可出現雙期血管雜音,叫Duroziez征,常并有瓣膜狹窄體征。
3.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X線左心室增大,心影呈靴形,主動脈弓凸出,有明顯搏動。
(2)超聲心動圖
①M型 左心室及流出道增寬,主動脈內徑增大。
②二維超聲 主動脈根部內徑增大,主動脈瓣一葉或數葉增厚,回聲增強,瓣葉縮短。左心室增大。
③多普勒超聲 主動脈瓣下測出舒張期湍流頻譜。
(3)心電圖 左心室肥大及勞損。電軸左偏。
【鑒別診斷】
1.升主動脈擴張的相對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多為單純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發病年齡大,多見于男性,升主動脈明顯擴張,超聲波及心血管造影均有助于鑒別。
2.感染性心內膜炎 本病急性起病,無器質性心臟病基礎,突然出現主動脈瓣區舒張期雜音。雜音多變,不伴其他瓣膜病變,有感染的臨床征象有助于鑒別。
3.相對性肺動脈瓣關閉不全 多繼發于肺動脈高壓,雜音于吸氣時明顯,不伴有周圍血管體征,超聲波亦可協助鑒別。
【進一步檢查】
1.心血管造影 升主動脈造影可估計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程度,了解主動脈根部情況,對確定手術方案有幫助。
2.肝腎功能、電解質等。
【治療原則】
1.內科治療 適當限制體力活動。在口腔治療、器械檢查或手術前后應注意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積極治療心律失常、心絞痛。預防風濕熱復發。
2.外科治療 瓣膜置換術的適應證:①心功能Ⅲ~Ⅳ級;②X線、心電圖、超聲波顯示左心室有進行性增大;③急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并出現心功能不全;④舒張壓<5. 2kPa (40mmHg);⑤超聲波示左心室收縮末內徑>55mm。
四、主動脈瓣狹窄
【診斷】
1.癥狀 輕者可多年無癥狀。嚴重狹窄者可有暈厥、心絞痛或心衰。
2.體征 左心室肥厚明顯時,出現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主動脈瓣區有4/5級噴射性收縮期雜音,向頸部傳導;伴有收縮期細震顫,為本病的典型體征。
3.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X線 早期或輕度狹窄者心影正常,后期有左心室增大。
(2)心電圖 左心室肥厚及勞損。
(3)超聲心動圖 主動脈瓣增厚,開放速度減慢及幅度較小,左心室室壁增厚。
【鑒別診斷】
1.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
2.老年性變性性主動脈瓣鈣化所致的主動脈瓣狹窄。
3.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有以下特點可助區別:①收縮期噴射性雜音部位較低,多在胸骨左緣第Ⅲ~Ⅳ肋間最響;②主動脈第二心音正常;③無收縮期噴射音;④超聲心動圖示在心室室間隔與游離壁厚度之比>1.3: 1,左心腔變小,左心室流出道狹窄(<20mm);⑤心血管造影,左心室腔顯示倒錐形改變。
【進一步檢查】
1.心血管造影 左心導管示左心室一主動脈間壓力階差增加。左心室造影顯示主動脈瓣口狹窄程度。
2.肝腎功能、電解質等。
【治療原則】
1.內科治療 限制體力活動,以防止暈厥、心絞痛和猝死。各種器械檢查、手術前后,應注意防治感染性心內膜炎。及時處理心房顫動或心動過速。以主動脈瓣狹窄為主的青年患者,瓣膜活動度好,無鈣化,可考慮先行經皮穿刺導管球囊擴張成形術。
2.外科治療 瓣膜置換術的適應證:①有暈厥或心絞痛的病史;②心電圖示左心室肥厚和勞損;③心功能Ⅲ~Ⅳ級;④左心室一主動脈間壓力階差>6.65kPa (50mmHg)。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