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知識點 |
第 3 頁:例題 |
第十二節 心瓣膜病
一、二尖瓣狹窄
【診斷】
1.癥狀
(1)呼吸困難、咳嗽、咯血。
(2)右心衰竭表現,如肝腫大、下肢水腫和尿少等。
2.體征
(1)視診 二尖瓣面容。心前區隆起見于久病兒童患者。
(2)觸診 心尖區可有舒張期細震顫。
(3)叩診 心界于胸骨左緣第Ⅲ肋間(心腰部)向左擴大。
(4)聽診
①心尖部拍擊性第一心音亢進。
②舒張早期二尖瓣開放拍擊音,在胸骨左緣第Ⅲ~Ⅳ肋間心尖區內上方最清楚。
③心尖部可有舒張中、晚期隆隆樣雜音,并有收縮期前加強,在左側臥位或活動后聽診較明顯。
④肺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與分裂。肺動脈環擴張,可出現相對性肺動脈瓣關閉不全,在肺動脈瓣區域,胸骨左緣Ⅱ~Ⅲ肋間聽到舒張早期潑水樣雜音,深吸氣時加強,稱為Graham-Steell雜音。
3.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X線
①左心房增大,肺動脈干突出。
②右心室增大,與左心房增大呈雙重影。
③左前斜位可見食管后移,有左心房壓跡。
④慢性肺靜脈高壓及肺淤血時,血管影明顯,血流重新分布,肺上部血管影較下部多。在右肺下葉肋膈角有水平走向的Kerley B線。
(2)超聲心動圖
①M型 二尖瓣前葉活動曲線在舒張期雙峰消失,形成城墻樣改變,二尖瓣后葉在舒張期向前活動,與前葉同向運動。
②二維超聲心動圖 直接觀察,二尖瓣活動度,瓣口狹窄程度,瓣膜增厚情況,左心房、右心室腔的大小及以心壁厚度,并可直接檢查左心房有無血栓存在。
③多普勒超聲 在狹窄的二尖瓣口下有舒張期湍流頻譜。
(3)心電圖 竇性心律時,左房增大圖形。肺動脈高壓時有右心室肥厚,晚期常有心房顫動。
【鑒別診斷】
1.功能性二尖瓣狹窄。
2.左心房黏液瘤。
3.先天性二尖瓣狹窄。
【進一步檢查】
1.心導管檢查。
2.肝腎功能、電解質等。
【治療原則】
1.內科治療
(1)積極預防及治療風濕活動,并防治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2)二尖瓣狹窄出現心房顫動時,易于誘發心力衰竭,可先用洋地黃制劑控制心室率,必要時亦可用藥物或電復律。
(3)出現栓塞情況時,除一般治療外,可用抗凝治療或血栓溶解療法。
(4)出現心衰時,應用強心利尿藥,并加用血管擴張藥。
(5)經皮穿刺導管球囊擴張成形術。
2.外科治療手術 手術有分離術和置換術兩類。
二、二尖瓣關閉不全
【診斷】
1.癥狀 無癥狀期較長,一旦出現左心衰竭,有乏力、易疲倦、心悸及呼吸困難,病情急劇進行惡化。也可合并心房顫動。肺水腫及咯血較二尖瓣狹窄為少見。
2.體征 心尖搏動向左移位,心尖部可觸及抬舉性沖動,心濁音界向左下移位。心尖部有3級及以上全收縮期雜音,向左下及背部傳導,可伴有收縮期細震顫,心尖部第一心音正常或減弱,少數病例有第三心音及短促的舒張期雜音,此雜音由于舒張期左心房血流快速通過二尖瓣口進入左心室產生。肺動脈瓣區第二音亢進及分裂。
3.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X線 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以后可有肺動脈干凸出,肺血管影增多,右前斜位可見食管因左心房增大向右向后移位。
(2)心電圖 左心室肥大,電軸左偏,P波雙峰及增寬。
(3)超聲心動圖
①M型 仍呈雙峰,但EF下降較快,左心房前后徑增大。
②二維超聲 瓣膜及腱索增厚,回聲增強,收縮期前后葉不能閉合完全,左心房、左心室內徑增大。
③多普勒超聲 在二尖瓣上可測出收縮期湍流頻譜。
【鑒別診斷】
1.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由于感染性心內膜炎致的瓣膜破裂、穿孔,急性心肌梗死致的乳頭肌功能不全,或者外傷等原因引起。臨床上多為突然發病,心尖部新近出現收縮期雜音,嚴重者有急性左心衰竭。
2.二尖瓣脫垂綜合征 常由于二尖瓣后葉組織黏液性變,使二尖瓣在收縮期突入左心房,而產生二尖瓣關閉不全的相應雜音,并有收縮期喀喇音。
3.乳頭肌功能不全 其臨床特征為心尖部有全收縮期雜音;雜音不恒定,隨體位、呼吸變化。
【進一步檢查】
1.心導管檢查。
2.肝腎功能、電解質等。
【治療原則】
1.內科治療 對中度、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病例,主要注意預防風濕活動復發,進行手術和器械操作前后及時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內膜炎。有心房顫動及心衰時,應用洋地黃及血管擴張藥。
2.外科治療 可行二尖瓣置換術或成形術。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