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知識點 |
第 2 頁:例題 |
第二十節 急性胰腺炎
【診斷】
1.臨床表現 腹痛、惡心、嘔吐及腹脹、發熱、低血壓或休克、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代謝紊亂。
2.體征
(1)輕癥急性胰腺炎 體征較輕,與主述腹痛不一致。
(2)重癥急性胰腺炎 上腹或全腹壓痛、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移動性濁音可陽性。并發膿腫時可觸及包塊。Crey-Turner征、Gullen征。
3.白細胞計數 多有白細胞增多和粒細胞核左移。嚴重病例由于血漿滲出可有血液濃縮,血細胞比容可高達50%。
4.淀粉酶測定 淀粉酶測定是診斷胰腺炎的重要方法。于起病6~12h血清淀粉酶開始上升,48h開始下降,持續3~5天。血清淀粉酶升高超過正常值3倍可確診。
5.血清脂肪酶 對早期診斷價值不如淀粉酶,但其特異性優于后者,可持續升高7~10天,對較晚就診者有意義。
6.C-反應蛋白(CRP) 有助于評估與檢測嚴重性,在胰腺壞死時CRP明顯升高,
7.生化檢查 部分重癥患者血糖升高。血鈣可偏低,若低于1. 75mmol/L,則為重癥胰腺炎。血清AST、LDH可增高。
8.腹部平片、B超與CT檢查 部平片可排除其他急腹癥,如內臟穿孔等。“哨兵袢”和“結腸切割征”為胰腺炎的間接指征。B超與CT可見胰腺普遍增大,輪廓及周圍模糊不清,壞死區呈低回聲或低密度圖像影等。對急性胰腺炎及其局部并發癥,如胰腺膿腫或胰腺假性囊腫有診斷價值。
【鑒別診斷】
1.消化性潰瘍急性穿孔。
2.膽石癥和急性膽囊炎。
3.急性腸梗阻。
4.急性心肌梗死。
【進一步檢查】
1.腹部平片可排除其他急腹癥。
2.B超與CT。
【治療原則】
1.輕癥急性胰腺炎治療。
(1)禁食、胃腸減壓。
(2)抑酸治療。
(3)靜脈輸液,補足血容量,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注意熱能供應。
(4)止痛,可予以哌替啶。
(5)抗生素。
2.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除輕癥胰腺炎處理外還應進行以下治療。
(1)內科治療 監護、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保持血容量、營養支持、抗菌藥合理應用、減少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
(2)內鏡下Oddi括約肌切開術(EST) 適用于膽源性胰腺炎合并膽道梗阻或膽道感染者。
(3)中醫中藥 可用柴胡、黃連等。
(4)外科治療 腹腔灌洗、手術治療。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