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l型選擇題 |
第 12 頁:A2型選擇題 |
第 13 頁:B1型選擇題 |
A2型選擇題(111,120題)
111.在霍爾姆斯編制的生活事件量表中,生活事件變化單位(LCU)可用于評估社會心理刺激的質和量。最大的生活事件為配偶死亡(LCU=100),最小的為微小的違規行為(LCU=11)。如果一個人在一年中經歷了配偶死亡和退休兩種生活事件,則其累計LCU單位為
A.大于100,小于111
B.大于111,小于200
C.等于111
D.小于100
E.大于200
(答案:B)退休的生活事件單位應大于11,故該人這一年的LCU單位累計為B。
112.某冠心病患者想接受冠脈搭橋治療但又擔心術中出現意外,這屬于
A.雙趨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雙重趨避沖突
E.多重趨避沖突
(答案:C)雙趨沖突是指兩種對個體都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標同時出現,而由于
條件限制個體無法采取兩種行動所表現出的動機沖突。雙避沖突指個體回避一個威脅性的目
標的同時又面臨另一個威脅性目標的出現。趨避沖突指個體的動機為滿足某一需求,指向一
個目標的同時又產生了一個受威脅的目標而需要回避。
113.來訪者詢問:“我該與誰結婚?”治療師不予明確答復,這屬于心理治療原則中的
A.回避原則
B.靈活原則
C.耐心原則
D.綜合原則
E.中立原則
(答案:E)心理治療的原則主要包括信任、保密、計劃、針對性、綜合、靈活、
中立、回避。題中所述屬于心理治療中的中立原則。
114.一位女醫生聲調柔和,目光親切,講話面帶微笑,她在下列哪方面做得好
A.言語溝通
B.非言語溝通
C.言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
D.目光溝通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醫患交往的兩種形式:言語形式的交往和非言語形式的交往。前者顧
名思義,是用語言傳遞信息,后者包括語調、表情等。依題意,這位女醫生是非言語形式的
交往做得好。
115.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發現以下情況,必須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的時限向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報告疫情
A.甲類、乙類和丙類傳染病病人
B.甲類、乙類和丙類傳染病病原攜帶者
C.甲類、乙類和丙類傳染病疑似傳染病病人
D甲類、乙類和監測區域內的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見《傳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
116.根據《母嬰保健法》規定,經產前診斷,下列情形醫師應當向夫妻雙方說明情況,并提出終止妊娠的醫學意見的是
A.胎兒患嚴重遺傳性疾病
B胎兒患遺傳性疾病
C.胎兒有缺陷
D孕婦患傳染病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見《母嬰保健法》第十八條第一款。
117.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患者或其家屬應當自其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多長時間內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申請
A.15日 B.3個月 C.6個月 D.1年 E.2年
(答案:D)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
118.黃某2001年10月因醫療事故受到吊銷醫師執業證書的行政處罰,2002年9月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重新注冊。衛生行政部門經過審查決定對黃某不予注冊,理由是黃某的行政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答案:B)見《執業醫師法》第十五條關于不予醫師注冊的規定,其中包括受吊銷執業證書的行政處罰,自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至重新申請注冊時不滿2年的;同時還規定,受刑事處罰的,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重新申請注冊時不滿2年的也不予注冊。必須注意前者為“自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后者為“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
119.最近報道一女青年接受X線檢查時,對醫生讓其脫掉上衣不解,甚至認為醫生
這樣做是非常無禮的,并因此發生糾紛。此案例說明的核心倫理學問題是
A.患者的思想太封建了
B.醫生沒有任何可指責之處
C.應有女護士在患者旁邊陪伴
D.醫院應該在x線檢查室門口出示須知
E.醫生沒有完全盡到讓患者知情同意的義務
(答案:E)此案例能說明很多問題,既有患方的因素,也有醫方的因素。但從核
心角度說,從客觀發生的結果看,患者沒有完全理解這樣做的原因,沒有完全知情。即使她
配合脫衣檢查,也不一定就說明她是真正的完全的自愿同意。所以,醫生應該事先充分履行
讓患者知情同意的義務,也是對患者的尊重。醫院可以通過在檢查室門口掛出須知等利于患
者配合和理解的做法,來預防和減少類似事件的發生。
120.一位醫生在為其患者進行角膜移植手術的前一夜,發現備用的眼球已經失效,于是到太平間看是否有尸體能供角膜移植之用,恰巧有一尸體?紤]到征求死者家屬意見很可能會遭到拒絕,而且時間也緊迫,于是便取出了死者的一側眼球,然后用義眼代替,尸體火化前,死者家屬發現此事,便把醫生告上法庭。經調查,醫生完全是為了患者的利益,并沒有任何與治療無關的動機,對此案例的分析。哪個是最恰當的
A.此案例說明我國器官來源的缺乏
B.此案例說明我國在器官捐贈上觀念陳舊
C.此案例說明醫生為了患者的利益而摘取眼球在倫理學上是可以得到辯護的
D.此案例說明首先征得家屬的知情同意是一個最基本的倫理原則
E.此案例說明醫院對尸體的管理有問題
(答案:D)本案例涉及的是器官移植中的倫理問題。由于我國尚沒有器官移植的統一準則,醫生符合倫理的行為應該是遵循國際器官移植的準則和堅持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在本案例中,醫師在進行器官移植時,摘取的是尸體器官,對尸體器官摘取,如果死者生前沒有捐贈意愿,應該堅持親屬的知情同意,這是本案例應當首先堅持的一個最基本的倫理原則。所以D是恰當的選項。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